•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江西新闻 > “高精尖”蓄起新势能
  • “高精尖”蓄起新势能

    时间:2019-08-25 11:51:44  来源:中国江西网  作者:刘佳惠子

    本报记者 刘佳惠子

    从打通全自主知识产权产业链的LED产业,到可实现90%以上零部件本地配套、成为全国最重要生产基地之一的智能终端产业,再到腾空而起的以C919国产大飞机为核心的航空产业,“南昌制造”在越来越多的领域有了令人刮目相看的实力。

    2016年1月8日,2015年度唯一一个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花落南昌。正是依靠独步世界的硅衬底LED技术,近年来,南昌借助打造南昌光谷的机遇,逐鹿全球半导体照明产业。

    南昌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刘德辉告诉记者:“在科技创新方面,我们的一些技术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比如,硅衬底LED技术开辟了全球第三条蓝光LED技术路线。这两年,我们又在‘黄光及下一代无荧光粉LED照明’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使我国LED产业技术从跟跑、并跑,变为全球领跑。”

    南昌工业历史悠久,这里诞生了新中国第一架飞机、第一枚海防导弹、第一辆军用边三轮摩托车、第一台轮式拖拉机。如今,南昌正以技术产业革命为契机,持续培育发展新动能。

    2018年8月16日,承载江西“航空梦”的标志性工程――南昌瑶湖机场正式启用;当年10月27日,瑶湖机场正式成为C919国产大飞机的核心试飞基地。2019年1月6日,瑶湖机场完成夜航首秀;1月8日,获得由中国民用航空华东地区管理局颁发通用机场使用许可证,成为我省首个4D级A类通用机场……

    两个月后,2019世界VR产业大会将再次相约英雄城。作为这一盛会的永久举办地,南昌正全力推进大会的各项筹备工作,力争奉献一场更加精彩的VR盛宴。一年来,VR技术带来的“换道超车”机遇,让南昌在强产业、兴城市上借势发力。

    近年来,南昌全面落实工业强省战略,以构建新型产业体系为支撑,以主导产业、龙头企业、重大项目为抓手,加快构建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现代产业体系。咬定“工业四年倍增”目标不松劲,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走出一条“增量崛起”与“存量变革”并举的路子,工业高质量发展动能加速集聚。

    南昌提出构建“4+4+X”新型工业产业体系,即重点打造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装备等四大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以及绿色食品、现代针纺、新型材料、机电装备制造四大特色优势传统产业,配套发展工业设计、金融服务、众创开发、智慧物流等若干个生产性服务业。在产业布局上,按照国家级开发区重点发展1个首位产业、2至3个主攻产业,省级工业园区重点发展1个首位产业、1至2个主攻产业的原则,做优国家级开发区、做强省级工业园区、做大省重点产业集群。

    目前,全市形成了三个千亿元产业,分别是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和绿色食品产业;两个500亿元以上产业,即新型材料产业和机电装备制造产业。

    为高位推动科技创新,该市专门成立了市科技创新领导小组,并制定出台了支持新型研发机构的一揽子政策。一方面,引导企业自主创新。当前,全市拥有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2家、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10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8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93家;另一方面,加快产学研协同融合。深入实施“一产一院”“一产一校”,重点推进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南昌研究院、天津大学南昌微技术研究院、哈工大机器人(南昌)智能制造研究院、中山大学(南昌)产业研究院、南昌同济大学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创新研究院等产学研平台建设。重点推进硅衬底半导体照明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加速创建国家VR制造业创新中心。并以此为契机,汇聚国内LED和VR两大产业的主要创新资源,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引导企业主导或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增加国际标准话语权,提升南昌市LED和VR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数字是铿锵的音符。2018年,南昌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395.4亿元,同比增长15.2%,总量继续保持全省首位。

    今年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列全国省会城市第二位;实现营业收入3238.3亿元,同比增长10.7%,总量占全省比重达到21.3%,占比比去年同期提高1.7个百分点。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