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江西新闻 > 跨越“转型的火山”
  • 跨越“转型的火山”

    时间:2018-12-08 18:01:06  来源:中国江西网  作者:黄继妍

    正邦集团加快推进转型升级,在市场竞争中劈风斩浪,一跃成为江西实力最强的民营企业。图为正邦集团在吉林的生猪养殖基地。

    2018世界VR产业大会期间,游客在南昌绿地国际博览中心体验江西科骏实业有限公司研发的VR产品。本报记者 洪子波摄

    具有LED硅衬底自主知识产权的晶能光电公司生产线。 杨紫韬摄

    本报记者 黄继妍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消费结构全面升级、需求结构快速调整,对供给质量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企业站在了新一轮转型升级的十字路口――

    11月26日,2018江西民营企业100强名单出炉。正邦集团、方大特钢、晶科能源、济民可信……这些位于“雁阵头阵”的民营企业,无一不在市场的跌宕起伏中顺势而为、锐意进取,从而稳步转型、发展壮大。

    当前,我们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经济扩张速度放缓,民营企业站在了新一轮转型发展的十字路口。摆脱“不转型等死”“转型找死”的困境,仅靠拥抱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还远远不够。观念的转变、产业的升级、配套的完善、服务的提升,无不关系民营企业生死。

    形成政企合力,推动民营企业主动转型、加快转型,才能激发更强活力,更好地建设富裕美丽幸福现代化江西。

    企业转型首先是“掌门人”经营思想的转型

    “外部环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企业要更好地生存下去,就必须转型。”11月29日,正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总裁林印孙接受采访时开门见山,“转型要有前瞻性,要快――慢了肯定不行。”

    正邦集团是中国企业500强,也是江西排名第一的民营企业。22年来,正邦集团在市场竞争中劈风斩浪,靠的就是审时度势、创新变革。

    推进科技转型升级,正邦构建科研体系,承担了30多个国家及省级科研项目;

    推进养殖业转型升级,正邦大力推动生产由规模化向智能化转型,集中力量打造高端品牌;

    推进由制造商向服务商转型升级,正邦依托物联网、大数据,构建网上网下融为一体的全国服务体系,并发起设立江西省首家民营银行――裕民银行;

    …………

    正邦的成功,在于见势与决断,更在于行动力、执行力。“要敢于投资,抢占先机”,林印孙坦言。从一个只有60多人、年产值600万元的小厂,发展壮大到一个拥有5万多人、产值近700亿元的集团公司――林印孙寥寥数语,看似平淡无奇,却经千锤百炼。

    市场是残酷的,既见证辉煌,更多的是存照失败。“和浙江、江苏相比,江西的很多民营企业家,缺乏创业进取精神。”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麻智辉调查发现,我省不少民营企业家受教育程度较低,“小富即安”“小富即满”,缺乏创大业的气魄。加上转型压力大、困难多,不少民营企业家存在畏难情绪,最终在徘徊中丧失机遇、在犹豫中坐失良机。

    企业家能看多远,企业才能走多远;企业家胸怀有多大,企业的舞台才有多大。

    近年来,我省立足推动民营企业加速转型,不仅大力表彰优秀民营企业家,鼓励先进、激发干劲,而且率先在全国打造创业大学,形成了“1所省级创业大学+11所市级创业大学”的联动格局,每年企业家学员超过1.1万人。

    目前,我省正紧锣密鼓地制定企业家教育培训计划、组建企业高端智库群、加快建立多层次的企业家培训体系,深入实施“百名领军型企业家、千名成长型企业家、万名企业家经营管理人才”的民营企业家素质提升“百千万”培训工程,全面增强企业家发现机会、整合资源、持续创新、创造价值、回馈社会的能力。

    转型的根本是培育竞争力

    “我从事服装行业26年,今年是最难做的一年。往年这个时候,共青城服装企业活多得干不完,今年有部分企业处于停产状态。”11月21日,共青城忠业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忠道告诉记者,“因为中美贸易摩擦,国外订单相对减少。另一方面,国内去产能、抓环保,羽绒服加工成本最少上涨了30%。”不过,忠业服饰的订单并没有下降,除了更努力地跑客户以外,最重要的原因是,企业不是纯加工型的OEM企业,而是有研发能力的ODM企业,抗市场风险的能力比别人强。

    “转型并不是转行,转型的根本是培育竞争力。”省工信厅中小企业处处长杨金娥说,从我省产业结构上看,很多民营企业要么是劳动密集型,要么处于产业链低端。比如电子信息产业基本上是民营企业,但是,生产新型显示、集成电路、芯片等产业高端产品的企业,微乎其微。大量的民营企业,都是从事电子元器件的封装,处于产业链低端。

    江西林恩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袁利人说:“我们要认识一个趋势,就是产品成本在价值链成本中变低了。我们不能过分追求产品成本无休止地压缩,而要不断创新,通过服务链、价值链的分享,让你的产品有价值,达到企业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目的。”

    创新是产业升级的根本动力。我省民营企业转型的最大痛点,就是技术不高不新、产品不精不优。为此,我省出台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1+8”行动计划,启动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省级试点,推动民营企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从产业链低端向产业链高端转型。

    今年,我省对新认定的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新认定或复评优秀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给予一次性奖补,其中为民营企业发放补助资金2640万元。

    截至目前,我省为推动钢铁、建材、食品、纺织等产业转型发展,支持非公工业技改升级,已建成400多个“数字化车间”及“智能工厂”。

    我省认定“专精特新”中小民营企业1015户,对262个“专精特新”中小民营企业实施“一企一技”技术创新示范项目进行了奖补,资金总额6920万元,带动企业技术创新投入7亿多元,加快了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必须看到,政府支持非常重要,但企业内生动力才是市场竞争的决胜因素。创新变革、转型发展,才是市场王道。”杨金娥认为。

    以产业链加速转型――“做大一个、跟进一批、带动一片”

    南康家具产业聚集了数千家民营企业――家具板材生产企业800多家,油漆化工、木工机械、小五金、产品包装等家具配套企业400多家,就连300多家物流企业,都涉及配送、仓储、配货、包装等多个分工。一张实木床,床头、床边、床尾由不同的家具制造企业生产,五金配件来自小五金配件企业,床板来自板材生产企业。精细化分工,为南康民营企业抱团发展提供了沃土。现在,南康拥有中国驰名商标5件,其中家具类有4件。

    但在全省,像南康家具这样产业链条完整、产业分工细致的产业集群很少,影响了民营企业做强做大。

    “我不想永远做代工,我想做品牌,但是当地没有面辅料大市场,没有成衣批发市场,我如何做品牌?”徐忠道直言,共青城有400多家民营服装企业,做品牌的非常少,几乎都是加工企业。现在,徐忠道有两个自主品牌公司,但因为市场销售不稳定,量不敢做大,怕卖不掉。他说:“转型升级要政企合力,企业要练内功,政府要搭舞台,要花力气去延链、补链和强链。”

    江西华伍制动器股份有限公司也有同样的困扰。“如果在河南焦作生产制动器,所有零件都能找到配套企业,但在丰城就找不到。”华伍总经理曹明生告诉记者,因为本地没有配套,企业只能全产业链生产,比如压铸、铸造,模具、电机等配套,都要自己做,配套车间有11个。

    江西科骏实业有限公司是南昌VR产业的龙头企业。早在2015年底,南昌VR产业发展初期,科骏就把重心放在打造增强现实产业园上,聚集和培育VR产业上下游企业,汇集VR产业人才和资源,形成VR产业发展合力。如今,科骏增强现实产业园成功孵化企业50余家,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众创空间。

    “集群式发展,是中小民营企业成长的最佳土壤。”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我省大力实施技改三年行动计划,打好“众创业、个转企、小升规、规转股、股上市、强龙头、育集群”组合拳,推进民营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各地根据自身特色优势,科学确定3至5个主导产业,对首位产业进行首位培育、首位支持,实施集群式发展、产业链招商,加速形成产业集群。鼓励支持龙头企业将优势车间、生产线独立注册,带动协作配套项目跟进,形成“做大一个、跟进一批、带动一片”的集群效应。

    立足延链、补链和强链,有针对性地制定产业政策,确定首位产业、引导产业招商,是各地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营商环境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我们自主创新,在前期投入非常多的研发成本,结果‘山寨’产品免费‘搭车’。”晶能光电(江西)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无奈地说,“2013年时,晶能光电一颗灯珠能卖3元钱,现在一颗灯珠只能卖五六角,就是因为大量‘山寨’出来了。我们的精力都在开拓市场上,现在又要去打击假冒产品,要花精力、花时间、花钱,真是力不从心。”

    “人才非常缺,招不来、留不住。”一位民营企业家透露,同样一个技术员岗位,在县里招聘只收到不到10份简历,在上海招聘,一下子能来上千份。企业还曾经从长沙招来一对研究生夫妻,并把孩子老人带到县里一起生活,结果不到半年就走了,原因是学校环境不好、看病太折腾。

    江西绿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勇说:“我们的生态陶瓷透水砖是一个专利新产品,在杭州G20峰会、厦门金砖会议、南昌世界VR产业大会的相关工程建设中都使用了。我们参与政府采购,按规定,专利产品可以用竞争性谈判的方式。但是,一般地方政府总是要求走公开招标程序,要有3家企业参与招标,否则就要流标。我希望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明确产学研创新产品能优先使用。”

    为了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我省始终坚持国企、民企一视同仁,坚决打破各种各样的“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为民营企业打造公平竞争环境。今年,全省各地推出了一系列更有针对性、更有特色、更有吸引力的“人才新政”,以最大的诚意和热情,向海内外优秀人才伸出了橄榄枝。同时,我省出台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实施意见,推进产权保护法治化。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激发优秀企业家精神的实施意见》,营造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的法治环境、促进企业家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尊重和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社会环境。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发展的福地,是真正的‘聚宝盆’。”麻智辉说,“近年来,我省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和狠抓作风建设,营商环境有了明显进步,但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专家观点】

    鼓励民营企业走“专精特新”路子

    省工信厅中小企业处处长 杨金娥

    在我省一万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98%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中99.9%是民营企业。我省民营企业转型发展,大不是唯一的出路,但一定要有竞争力,一定要做优、做强。在产业中,不可能所有的企业都是大企业,而是有大树,也有灌木、有小草,铺天盖地的是中小企业。

    我们都知道,全世界3000多家“隐形冠军”企业,德国有1300多家。日本百年以上的小企业有5万多家。借鉴德国、日本成功经验,我认为,大多数民营企业应该走“专精特新”的路子,做专业化“小巨人”“单打冠军”。这样的企业也许不起眼,但是只要专精主业,就可以为大企业、大项目和产业链提供高品质的零部件配套,还能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专业化、精品化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独领风骚。

    集群式发展,是中小企业成长的最佳土壤。我省要坚定不移抓集群,在一个地方形成一个首位产业。集中资源、搭建平台,让想成为龙头企业的民营企业,拥有完善的产业配套,有能力去谋划长远。一家龙头企业起来了,产业链上配套的大批民营企业就跟着起来了。这样,产业集群才有活力,民营经济才能可持续发展。

    【记者手记】

    坚定破解难题的信心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新旧动能转换的背景下,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确实暂时面临压力。但看问题不能“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把眼前的困难无限放大,而应该观大势、看大局。

    当前,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部分民营企业遇到困难和问题是难免的,是客观环境变化带来的长期调整压力。从我省来看,很多民营企业都处于低端产业和价值链的低端环节,转型升级的任务紧迫而繁重。推动我省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就要把重点放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民营经济做实做强做优,努力改变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低端产业多,高端产业少;资源型产业多,高附加值产业少;劳动密集型产业多,资本科技密集型产业少的状况,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新体系。各级政府应引导民营企业树立主动转型升级意识,大力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等实际问题,为企业转型升级创造良好条件。企业必须把握好战略定力、练好内功,加快转型升级,才能化挑战为机遇,迎接下一个经济发展高潮来到。只要政府搭把手、企业努把力,“转型的火山”绝非难以逾越的障碍,更阻挡不了我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脚步。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