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江西新闻 > 大跨越 高质量
  • 大跨越 高质量

    时间:2018-11-13 18:13:02  来源:中国江西网  作者:刘小荣 何深宝

    本报记者 刘小荣 何深宝

    九江市工业发展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形势喜人: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工业上缴税金全省第一,工业用电量全省第一,工业利润总额全省第一……

    九江市工业发展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生机勃勃:有江西最大纳税企业――中石化九江分公司,亚洲最大、全球第三的有机硅单体生产企业――江西蓝星星火公司,江西最大台资企业――江西亚东水泥公司,江西最大港资企业――江西理文造纸和化工公司……

    作为我省老工业基地,九江曾经自豪过:我省第一根火柴、第一颗钉子、第一块肥皂和第一艘轮船,都在这里诞生。然而,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九江老工业有的停产、有的倒闭,出现了“九江石化一咳嗽,九江全市都感冒”的“一企独大”尴尬局面。

    工业兴则九江兴,工业强则九江强。该市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以工业升级带动产业升级,做大做强实体经济,支撑率先发展。

    经过40年砥砺奋斗,九江工业总量不断扩大,质量明显提升,一批投资大、科技含量高的工业企业纷纷落户,呈现出“多业齐飞”的发展局面。同时,发展方式由简单粗放型向规模集约型、由产品单一型向门类齐全型、由污染高耗型向绿色生态型转变。“九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由1978年的292户增加到2017年的1607户,主营业务收入由1978年的5.4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5603亿元;利润总额由1978年的3700万元增加到2017年的474.3亿元。”九江市工信委新闻发言人丁格非说。

    国有企业“老树发新枝”,迎来艳阳天

    国有老企业不是包袱,而是财富。该市通过重组、腾笼换鸟、嫁接改造等方式,对国有老企业进行改制,让“老树发新枝”。

    巨石集团九江有限公司的前身是九江玻璃纤维厂,为九江市属的一家国有大中型企业。2001年初,面临破产危机的九江玻璃纤维厂被巨石集团重组,更名为巨石集团九江有限公司。2008年5月,巨石集团与九江市政府就再投资43亿元建设35万吨玻纤生产基地签约,企业退城进园,在九江出口加工区新建厂房,企业重新焕发生机。去年,该公司出口创汇6100万美元,上缴税金1亿元。公司党委副书记吴秀琴说:“目前,我们公司年产能达到35万吨,成为国内第三大玻纤生产基地。”

    如今,九江钢厂、江州造船厂等一批国有老企业,像九江玻璃纤维厂一样,通过改制后都已走出困境,迎来一片艳阳天。

    引进现代企业,新型工业应运而生

    “做大九江,关键是做大经济总量;做大经济总量,核心是做强工业特别是新型工业。”这种发展理念在九江市干部群众中形成了广泛共识。为此,全市干部群众同心协力,甩开膀子加油干,千方百计引进新型工业。

    该市先后引进了总投资165亿元的江西理文造纸和化工公司,总投资120亿元的赛得利(中国)100万吨纤维素纤维项目,总投资80亿元、年产水泥1400万吨的江西亚东水泥公司……在引进的一批重大工业项目中,总投资百亿元以上的就有10个,促进了石油化工、钢铁有色、现代轻纺、装备制造、电力能源五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仅今年,该市就举行了三批重大工业项目集中开工仪式,集中开工的项目共有340个,总投资1464.64亿元。

    “通过招商引资,九江市新型工业越来越多。目前,全市主营业务收入过100亿元的企业有2家,50亿元至100亿元的企业有3家,10亿元至50亿元的企业有87家,1亿元至10亿元的企业有889家。”丁格非说。

    产业带动人才集聚。该市已建立院士工作站29家,总量全省第一。同时,产业工人数量大增,有32.11万人。2017年,九江市中心城区人口首次进大于出,出现了正增长。

    大力培育新动能,提升工业经济质量

    该市以创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为契机,大力培育新动能,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五大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升工业经济质量。

    九江石化高标准建成年产800万吨油品质量升级改造工程,并入选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目前,九江石化每天产油2万吨,销售收入1亿元,缴纳税金3000万元,利润500万元。

    该市加大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思科产学研创新孵化中心等项目建设力度,力争早日投入运营。同时,抓好“一南一北”两大平台建设,即共青城国家级高新区和鄱阳湖生态科技城,在科技创新、高新产业、绿色生态等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此外,每个县(市、区)都建设一个面积至少1平方公里的科技创业园,为工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今年1至9月,该市完成工业税收208.1亿元,增长25.7%。

    改革开放40年,是九江市工业快速发展的40年。目前,该市有高新技术企业166家,国家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145家,正在大力培育一批百亿元龙头企业,精心打造五大千亿元产业集群,努力形成万亿元临港经济带。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