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湖南新闻 > 【镇起风云・湖南特色产业小镇巡礼】铜官――开辟一条复兴之路
  • 【镇起风云・湖南特色产业小镇巡礼】铜官――开辟一条复兴之路

    时间:2018-09-04 18:34:14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周云武

    8月28日,长沙新华联铜官窑古镇。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郭立亮 摄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周云武

    记者曾经在一篇报道中写道:“铜官,铜字有口,官字有双口;古街有街口,有巷口;码头有风口,船头有浪口;古窑有窑口,陶器有壶口。但铜官静静地坐卧在湘江岸边,不说话。”

    这一次,铜官又开始说话了。铜官一开口,就是气吞江河,撼动万里!

    8月28日,在长沙市望城区铜官街道,神秘的铜官窑古镇正式开门迎客。这个投资上百亿元的项目,由于再造了一个110万平方米的古镇,引来全国各地及东南亚等地近5万人云集,铜官再次让世界注目。

    9月1日,记者驻足新建的铜官港口码头,望着缓缓北去的湘江,心潮随碧波涌动:铜官,从来就与众不同,说它独一无二也不为过。

    辉煌不是基础,而是过去

    提到铜官,谁也绕不开“黑石号”。

    关于“黑石号”的故事,记者这里只摘录两个片段:

    2017年3月7日,美国纽约举办了一次题为《海洋的秘密:唐代沉船与亚洲早期贸易》的展览,展会评价:用长沙铜官窑所产的瓷器,向美国人讲述航海大发现之前数百年就已存在的“全球化”故事。

    2017年12月9日,在“黑石号”文物专家鉴定会上,北京故宫博物院器物部主任、研究员吕成龙举起手中的一件陶器说:“我手里拿的这件文物,名叫青釉褐斑模印花壶,上面的花纹是西亚地区的椰枣树叶,不是国内的树种,反映了当时铜官窑瓷器外销这一典型特点。”

    提到铜官,谁也绕不开陶瓷。

    长沙铜官窑被挖掘发现之前,史学和陶瓷界普遍认为:唐代越窑青瓷与邢窑白瓷是唐代陶瓷的代表。铜官窑遗址被确认为世界釉下彩瓷的发源地之后,打破了邢越二窑双足鼎立的格局,成“南青北白长沙彩”三足鼎立,在世界陶瓷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提到铜官,谁也绕不开制造工厂。

    让国人一直引以为豪的“中国制造”,其实以铜官为基地早就名扬海外了,“黑石号”证明了一切。据专家统计,铜官陶瓷从古至今已发展成为7000多个品种,分为日用陶瓷、建筑陶瓷、工业陶瓷、艺术陶瓷、炻瓷5个大类。

    这里我们单说说炻瓷。

    上世纪70年代,铜官展开了炻瓷大会战,多方参战,反复试制,获得成功。1975年批量投产,当年出口50万件,并首家打入美国市场。1985年产量达7000万件,千年古镇的陶瓷产业再现辉煌!1987年,借着强劲的发展势头,实行“并购重组”,成立“湖南省铜官窑陶瓷总公司”,下辖8个工厂,职工逾6000人,成为我省最大的集体企业之一。

    然而,市场的运转从来就不讲情义。金属制品、塑料制品横扫城市乡村,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铜官陶器产业满载千年沧桑凄然退潮……留给未来的,是一条漫漫的复兴之路。

    复兴不是走老路,而是创新之路

    历史的机缘巧合常常令人无法解释。

    于是,有思想的哲人便给出了这样一个答案:上帝关了一扇门,一定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

    正是铜官陶器走向萧条的时候,1998年,“好事者”在印尼勿里洞岛海域打捞出“黑石号”,船上竟然有67000件中国唐代陶器,其中56500余件来自铜官。

    历史给铜官打开的这一扇窗,惊艳世界!

    “我们要对得起老祖宗!”这是现任铜官街道党工委书记周志国多次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话,好几位目前在铜官创业的陶瓷大师也这样跟记者说过。

    复兴,首先就是从这一批大师手上干起来的。

    雍起林,上世纪60年代起在铜官陶瓷总公司研究所从事艺术陶瓷设计制作,作品多次获全国大奖。铜官沉寂,让他心痛流泪;“黑石号”的消息,又令他振奋不已,彻夜难眠。

    “陶瓷不能沉默,铜官不能沉默,我这把老骨头还能做点什么。”退休后,他亲手创作了大型艺术煨缸,比同行的缸类容量大出4倍以上,被誉为“中国第一缸”!2011年10月,尽管已75岁高龄,他依然“赶潮”成立了雍起林陶艺园工作室。既然日用陶瓷没有市场,那就闯出一条创新之路。如今,工作室以伟人毛泽东为主要系列的红色题材陶瓷作品,受到国内外广为青睐。

    还有一批,辉煌时曾在铜官从艺,萧条后不得不外出谋生,后来又回到家乡创业的大师。

    当年的陶瓷总公司是没有了,8个厂也支离破碎。但这一批大师回来了,外地的大师也慕名入驻,更多的年轻技师成长起来了。在他们的带动下,大大小小的陶瓷企业已注册150余家,陶瓷年产量又恢复到了1000万件。

    更为可喜的是,这1000万件已不再是当年简单的日用品,而是以艺术陶瓷为主体的创新产品。

    铜官陶瓷的复兴之路,已迈开了创新发展的时代步伐!

    复兴的不仅仅是产业,更是文化

    铜官之所以如此受国人关注和牵挂,是因为文化。

    铜官有两项国粹级文化:陶瓷不说了,另一个是书法。现今书法大家到铜官的书堂山来,是要朝拜的。这里是楷圣欧阳询的故乡。

    铜官文化之厚重,可见一斑。

    当地人将铜官文化挖掘收集整理,归纳成11种文化,颇有代表性的如地域文化、古迹文化、红色文化、陶瓷文化、书法文化、诗词文化等。其中有一些,已经成文章,成书本,成歌曲,成舞剧,成电影。但是,文化的复兴,光有概念、理念、体系、形式还不行,还得有平台,有载体,融入产业,进入百姓生活。为此,无论是望城区委、区政府,还是铜官街道党委政府,可谓是不惜一切,排除万难。

    台湾莺歌镇,被誉为“台湾的景德镇”,已有200年制陶历史。这里的陶瓷,闻名世界。

    从2012年开始,省、市、区、镇层层出动,促成铜官与莺歌缔结友好文化古镇。

    2014年5月8日,来自海峡两岸的文创名人、陶瓷专家会聚铜官,由铜官和莺歌两位陶艺大师取自两地陶土合作而成的“浴火凤凰”惊艳亮相,湘台文化创意产业园也在铜官正式落地。

    这个产业园由4部分构成,今年8月28日开园的长沙铜官窑古镇是其中的一个部分。仅这个部分就有8大博物馆、5大演艺中心、3个星级酒店、20家民宿客栈、18处人文景点、4大亲子游乐项目,还打造了5D影院等6大娱乐体验项目。

    ■点评

    周云武

    铜官的起落沉浮,让人荡气回肠。

    一个地方,一个企业,一项事业,乃至一个民族,总是起起伏伏,波浪式前行的,这是历史的规律,任何力量也改变不了。就像陶瓷,曾经是生活的必需品,金属、塑料制品来了,它就要退潮;就像书法,曾经是华夏读书人的必备技能,电脑来了,写字的人便少了。

    但是,先人的智慧不能白费,民族的精华不能断送,而传承又不能勉强、僵硬地为传承而传承,继承和发扬总是分不开的。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扬弃,也有一个时代的需求。就像日常陶瓷进入冬季,艺术陶瓷的春天却来了;就像作为传递信息的书法没有了,作为文化艺术的书法却复兴了。

    所以,复兴之路,更应该是创新之路、求变之路、改革之路,沿着时代的潮流踏浪前行。

    相关专题:“镇”起风云――湖南特色产业小镇巡礼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