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湖南新闻 > 【张家界脱贫故事】桑植县利福塔镇白龙村:修路兴产上项目 日子越过越红火
  • 【张家界脱贫故事】桑植县利福塔镇白龙村:修路兴产上项目 日子越过越红火

    时间:2020-09-02 18:00:31  来源:红网张家界站  作者:秦勤 何绍群

    村民在莓茶园采摘莓茶.邵颖-摄.jpg

    村民在莓茶园采摘莓茶。邵颖 摄

    红网时刻张家界8月31日讯(通讯员 秦勤 何绍群)一直以来,交通不畅、出行不便是桑植县利福塔镇白龙村最大的痛点。没有路,如何与外界联通?如何兴建产业?如何把最好的“土货”运出去?修建扩宽公路成了这里村民们的共同期盼。就连桑植县政府办驻白龙村第一书记刘绍军都说:“我第一次来村里,路又窄又颠,最宽的一截路都只有3.5米宽,遇上在窄的地方会车就要倒出好远,有了岔路才会得过去。”而对于现在目之所及的变化,村民们都说,没想到盼了好多年的大马路真的有一天能成为现实,还能在家门口赚钱。“以路兴产,以产增收”的好日子随着一条条平整的马路,一个个兴起的产业,走进了每个村民的心中,镌刻在每个人的笑脸里。

    村民在莓茶园采摘莓茶。邵颖-摄.jpg

    村民在莓茶园采摘莓茶。邵颖 摄

    白龙村位于利福塔镇西南部,由原白蛇溪村和三岔湾村合并而成,是桑植县政府办驻点帮扶村。工作组来之前整个村里只有一条主干道,并且只有2、3米宽,组与组之间完全没有通路。就是这仅有的一条路还常年失修,路面破损,特别糟糕。村民们走走亲戚、在外的村民回家看看,走的都是大家双脚踩出来的泥巴路,或是从岩石缝或者杂草丛中钻。面对老大难问题,驻村帮扶组来了以后第一件事情就是进村入户,询问每个村民,怎么能规划好村村通的线路,怎样才能占地占得最少,然后再联系相关部门进行测绘取点,再开始着手修路。

    可一开头就碰了一鼻子灰。驻村工作组发现,除了路没通,最重要的是这里民心没通。第一次召开大会,和大家讨论修路的事,大家懒懒散散,积极性普遍不高。“修路是好事,为啥大家这种反应?”帮扶组的工作人员心里犯嘀咕。在深入调查后,一切水落石出——这是村民们在多次遇到“狼来了”后的失望。因为之前村里也动过心思修路,但是由于没有资金,计划一次又一次地搁浅,以至于大家都不抱希望了。

    “村民们这是被‘骗’怕了!”工作组的人员都说,虽然大家看起来漫不经心,其实每个人的愿望非常强烈,大家不仅希望村与村、组与组之间能全部打通,更希望如果能够入到每一户。

    “那我们就先修个样子让大家看看!”

    村道的整修相对简单,资金到位后马上就开工。但是道路入组谈何容易,与修村道不同,组与组之间通路势必会损伤到道路旁住户的利益。山多田地少,本来能种植的土地就不富余,一些人到村委会扯皮。刘绍军说:“我们给大家做思想工作不分白天晚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大政方针到通路后的直接受益,一遍一遍地沟通。同时村办工厂在招人时,也会优先出让自家土地修路的村民入厂做工。所幸村民们都很通情达理,路,也就顺利开修了。”

    村民们都说:“我们也知道修路好,但是家里的土地真的很不够,让出来修路了我们全家的生活就成问题,我们不是不愿意让,实在是让不了啊!”对于这种真正让不了的,工作组人员与村委会商量,将村里的公有土地补偿给他们一部分。在多方的努力下,组与组之间10多公里的道路慢慢地都拉通了。

    六年来,桑植县政府办驻村工作组投入资金1793.87万元,全面开展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道路建设资金1387.5万元,新修道路12条共19.77公里,硬化道路6条共16.94公里。

    一路通而百业兴。通到家门口的水泥路就像是村民们的脱贫致富路,东西运得出去了,大家看到了希望,发展的劲头就更足了。更重要的是,驻村工作组搭建好了与村民之间的融合之路。

    “第一炮”打响后,工作组干劲十足。大家认为,只解决基础设施问题还远远不够,产业支撑才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

    村里多数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只剩下一些老年人和孩子留守家中,他们除了养一点猪和鸡外,实在没有更多的收入。而去年猪的养殖也是遇到了太多的突发状况,原始的养殖完全抵挡不了疫情的冲击,发展村集体经济便成了首要问题。只有村里有自己的经济来源了,有小金库了,就能实现“想法自由”,想干个啥就有钱能干个啥。

    白龙村的莓茶加工厂正在加工-莓茶。邵颖-摄.jpg

    白龙村的莓茶加工厂正在加工莓茶。邵颖 摄

    工作组来之前,白龙村的村集体经济几乎为零,和村民们一商量,大家一致同意发展莓茶产业,并要求村里的贫困户全覆盖。刚开始吃大锅饭,每人每户保底分红只能分到300块钱,为了激励大家的积极性,村支两委和帮扶组便制定了新的奖励机制——谁家收益高,便按照付出相应给予奖励,去年每人每户提升到了500元,如果今年村集体收益进一步提高,那么每家每户能分到的钱就更多了。这样一来,大家都开始认真干,努力干,大家都说:“这是富了村里富了个人双重盈利的事情,我们没有理由不攒劲。”

    为了让贫困户享受到更多的优惠政策,村集体产业优先让他们来就近做工,这样让他们既能照顾到家里,又能在家门口赚点钱。65岁的贫困户樊春旺,在村民樊桂林承包的家庭农场做工,她每天在莓茶园里摘莓茶,摘下来的茶叶马上就可以卖给加工工厂,现摘现卖,每天有80块钱的收入,一个月算下来也能拿到小两千。说起这个,她高兴地说:“自从屋门口可以做工了,我手头也活泛好多了,能自己赚点钱贴补家用,日子也比以前过得好多了。”

    白龙村的莓茶品质不错,口感好,不少外地老板被优质的莓茶吸引,纷纷过来订货;货卖出去了村里有钱了,想干嘛就能干嘛;村里有钱了基础设施建设能做得更完善了,大家生活品质更进一步提高了。这样的良性循环实实在在提升了白龙村的村民们幸福感。现在白龙村的莓茶以其上好的口感和良好的口碑已经销往了全国各地,订单更是像雪片一样从各地飞了过来。

    白龙村莓茶加工厂加工好的莓茶正在装袋。邵颖-摄.jpg

    白龙村的莓茶加工厂正在加工莓茶。邵颖 摄

    2017年以前,村集体经济非但没有收入,还有一大笔村集欠款。

    2018年开始,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零的突破。

    2019年,为了进一步保证产业的连续性,保证村里的产业“造血功能”不间断,帮扶组又开始推进了果木基地的建设,大家算了一笔账,现在莓茶产业每年能为村里上缴5万元左右,两年后果木基地每年也能收入个5万元左右,一年下来村账户上便有了10多万元的可支配收入。

    翻看了一下工作组的记事本,发现几年前很多贫困的家庭每户每人年收入仅有3000来元,现在达到了5000元以上。村里有个残疾人陈云华,父子两人都是二级残疾,父子俩每年的康复治疗费用都要5万多块,日子过得是抠抠索索,紧紧巴巴。工作组来了以后,他告诉驻村干部,他想发展养殖业。刘绍军说:“只要他们想,又是我们利力所能及,一定鼎力支持!”工作组首先就将公路修到了他的家门口,然后帮助他提供技术支持,联系购买单位,帮助他壮大产业,现在每年收入达到了10多万元,除去父子俩的治疗费用,每年还能存下个几万元。现在销路稳定了,日子好了,家里又生了第二个孩子,一家人过得其乐融融。

    工作组进村六年来,共争取各类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538.17万元,投入资金61.26万元用于大力发展莓茶和果木基地,流转了土地219.13亩,建立81.74亩莓茶种植基地,建立129.9亩杨梅、贡柚、黄桃等果木种植基地,创造劳动岗位24个,村民务工收入8.8万元,土地流转收入7.41万元,贫困户分红收入2.52万元,村集体收入自2018年以来稳定超过5万元标准。

    现如今,白龙村的路通了、灯亮了、水净了、新房盖起来了,村民们对驻村工作组喜笑颜开地竖起大拇指,他们相信,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前方。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