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湖南新闻 > 湖南考古融入国家重大课题
  • 湖南考古融入国家重大课题

    时间:2019-01-17 09:59:40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吴岱霞

      湖南考古融入国家重大课题

      看2018年湖南考古人探索长江中游文明,许多发现与城有关

    2018年,湖南考古出土的部分古文物。记者 吴岱霞 摄

    七星墩、孙家岗址、鸡叫城……这些遗址星星点点散布在洞庭湖畔。1月16日,记者从2018年湖南考古汇报会上了解到,2018年湖南考古工作围绕国家重大课题“考古中国长江中游文明进程”展开了一系列主动性考古并取得重要成果。作为考古中国重大研究工程三大课题之一的“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项目的牵头单位,湖南省考古研究所参与了该课题立项报告的起草与申报,而围绕这些遗址展开的考古研究正是湖南考古人在探索长江中游文明进程。

    ■记者 吴岱霞

      华容七星墩遗址:

      一座史前城址

    华容七星墩遗址是长江中游一处重要的屈家岭、石家河文化时期遗址,于2018年2月初开始进行调查勘探和发掘。七星墩遗址考古领队王良智介绍:考古发掘证实了七星墩是一座史前城址。七星墩遗址由内外两圈城壕构成,是湖南规模最大的新石器时代城址,有着内外双重城壕结构,在湖南地区尚属首次发现,在长江中游地区也不多见,对研究史前城址的发展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王良智介绍:城墙材质为花土,分层明显,建筑方式推测为夯筑和堆筑相结合。初步判断城墙始建年代约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使用时间延续至公元前2000年左右。长江中游地区的史前城址大多在石家河文化晚期废弃,七星墩城址废弃时间更晚,对研究长江中游史前考古学文化兴衰、文明进程等有重要意义。

      澧县孙家岗遗址:

      碎器为底、携玉而葬

    考古领队赵亚锋介绍,孙家岗遗址位于澧阳平原以西,遗址本体位于一略呈东南-西北向、比周围相对高出1~2米的长椭圆形岗地上,主体文化堆积的时代在距今3800~4200年间,属后石家河文化。2018年,对遗址的墓葬区再次进行大规模的发掘,已揭露面积300平方米,再次揭示出48座新石器时代土坑墓,出土一大批陶器、玉器。孙家岗遗址出土器物中最显著的标志是各类精美玉器的流行,同时,陶器中广肩斜腹小平底带领罐占大宗,或是彼时中原文化南下的产物。“我们推断下葬方式是先在墓底垫放破碎陶器(多为罐类、打碎放入,或放入后敲碎),之后放入葬具,玉随尸体在葬具内。”

    这一历史过程涉及湖湘地区从史前文明高地向华夏边缘转变的初始进程,也事关早期华夏认同文化圈的构建与形成,孙家岗遗址可以说是为我们了解这一历史过程提供了一个管窥之孔。

      澧县鸡叫城:

      澧阳平原中心的“聚落集群”

    鸡叫城遗址考古领队范宪军介绍,2018年对鸡叫城进行了初步勘探,鸡叫城是屈家岭至石家河文化时期澧阳平原上的一座城址,平面呈圆角方形,面积约15万平方米。范宪军说:“鸡叫城遗址建城以前,内部存在带有环壕的早期聚落,通过勘探已基本判断出环壕的范围和走向;初步判断出城墙和护城河的位置,并在西北、西部和南部发现三处疑似城门;同时在城内发现多处密集红烧土堆积,可能与建筑遗迹有关。”范宪军介绍,这些新材料和新认识对于下一步的考古发掘提供了方向标。

    鸡叫城作为澧阳平原的中心,在长江中游文明进程中扮演重要且独特的角色,其对于国家起源和文明进程研究的意义亦是显而易见。

      链接

      什么是“考古中国”

    “考古中国”项目是“十三五”期间国家文物局提出的重大研究工程,通过对古文化遗址有重点地进行系统考古发掘,不断加深对中华文明悠久历史和宝贵价值的认识,提升考古在文物保护中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介绍,目前,“考古中国”已经形成“河套地区聚落与社会研究”“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研究”等重点项目。以持续、系统的考古工作推动相关领域研究,建立中国境内人类起源、文明起源和中华文明形成的年代框架,分析多元一体中华文明格局的形成动因、构成要素和发展规律等。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