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湖北新闻 > 航天朝阳产业可催生“化学反应” | 长江评论
  • 航天朝阳产业可催生“化学反应” | 长江评论

    时间:2021-01-26 11:23:00  来源:长江日报-长江网  作者:杨于泽

    长江日报-长江网评论员 杨于泽

    据新华社近日报道,一条批产卫星智能生产线已在武汉新洲双柳的航天产业园投入试运行,这条生产线可年产240颗以上的小卫星。此前还有报道,火箭产业园已完工验收,具备年产20发固体运载火箭的能力,且武汉生产的快舟一号火箭已实现多次成功发射。

    这意味着,中国航天产业在武汉走向产业化,而武汉的航天产业已经开花。年产240颗卫星意味着什么?根据公开的中国卫星发射统计表,上世纪90年代,中国发射卫星大概是40多颗。现在单单武汉一地就能年产240颗卫星,生产出来后自然是要发射到太空去的。单从航天器生产数量来说,武汉的航天产业已迈出坚实步伐。

    年产240颗卫星看似只是一个数量问题,其实背后是中国航天产业、航天应用质的飞跃。火箭是航天装置的发射载具,卫星也只是某种技术应用平台,使这些平台大规模产业化,不仅代表着科技进步,而且意味着相关技术和产业发展上有质的飞跃,代表着各领域对卫星系统平台的需求在增长。卫星平台可以进行细分,北斗已经自成系统,发展出一个庞大的导航产业;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正在组网一个天基物联网星座,到2023年前后将发射80颗低轨通信卫星,实现真正的全球万物互联。

    将中国的航天科技及其应用大规模产业化是武汉发展的一大机遇,且才刚刚开始。武汉航天产业园规划面积68.8平方公里,已经试运行的卫星产业园规划用地426亩,还有一个占地500亩的火箭产业园,围绕火箭、卫星生产,这里还可以布局新材料、电子、AI、大数据及相关应用的上下游产业链。事实上武汉在空间测绘、地理信息系统等领域拥有强大科研和产业化能力,如果这种能力与航天产业结合,这些科研、产业、应用能力完全可能发生“化学反应”,实现新的创新突破,实现更高水平的创新,推动更高水平的产业化。

    也就是说,我们不能满足于现有的航天产业化,而要瞄准航天科技、航天产业应用与发展的新方向,更加重视航天领域创新能力建设。武汉作为产业承接地,不仅要提供项目落地的配套服务,还要协调和推动航天产业及相关应用的前瞻性研究,倒过来推动相关科技进步,为相关产业与应用提供助力、注入活力。

    中国航天在世界上大有后来居上之势,这对于武汉航天产业来说是大利好。根据公开统计资料,2018年中国航天发射39次、美国31次;2019年中国34次、美国21次;2020年中国39次、美国44次,足见世界航天领域竞争之激烈。2020年,美国以44次发射入轨航天器916个,而中国只入轨85个,表明我国航天产业化水平仍远不及美国。差距正是中国努力的动力,更是武汉做大做强航天产业的历史性机遇。

    人类发现宇宙“新大陆”之旅要尽早开启,武汉航天产业绝对是“朝阳产业”,前途不可限量。

    【编辑:丁翾 付豪】

    (作者:杨于泽)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