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河南新闻 > 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 由博物到博“悟”
  • 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 由博物到博“悟”

    时间:2020-10-26 20:58:18  来源:大河网  作者:

    □河南日报记者 周晓荷

    “小学期间,我最喜欢、也是收获最大的课外活动,就是去河南博物院当‘国宝讲解小明星’。每次去讲解这些文化瑰宝的时候,我都觉得作为一个河南人特别骄傲。”10月20日,省实验小学毕业生王奕心告诉记者。

    近日,围绕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教育部、国家文物局联合下发文件,进一步健全馆校合作机制。文件强调推动博物馆教育资源与学校教育需求有机衔接,贯穿中小学教育教学的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将丰富的博物馆资源有效转化为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

    我省是文化大省,历史悠久,博物馆资源丰富。2017年,河南博物院、黄河博物馆、省地质博物馆等博物馆已被列为省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传承文明的殿堂与课堂紧密牵手,让孩子们有机会通过特色课程、研学活动等方式,身临其境地感知传统文化的魅力。

    省实验小学的孩子们,对贾湖骨笛、杜岭方鼎等河南博物院的“镇院之宝”耳熟能详。该校从2016年起,就联合河南博物院实施“传统文化育苗工程”项目,开展“‘国宝讲解小明星’专属课堂”“中原历史文化进校园系列宣讲”等活动,将博物馆资源与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双方还围绕河南博物院馆藏编排了“鸮傲江湖”“博·戏”等体育操舞台剧。

    河南博物院还是郑州市金水区文化路一小的孩子们最喜爱的“打卡地”。该校结合孩子们的认知规律,推出《走进博物院》系列课程。从三年级开始,萌娃们就会领到一个主题研究项目——“参观博物院”。此后还有“探宝博物院”“导游博物院”等项目等待他们去完成。大家组成研究小队,带着问题去博物院找答案,在“古今穿越”中增长见识、增强本领。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越来越多的博物馆线上资源被学校加以开发和利用。今年上半年,郑州市的文化路一小、纬五路二小等学校纷纷开设“云”游博物馆等在线课程,增强了历史文化教育的趣味性、互动性和体验性。

    短评

    让“课堂”走进“殿堂”

    □丁新科

    走进博物馆,感知文化魅力。我省多所中小学开展走进博物馆活动,这是利用博物馆资源推进中小学教育教学创新的务实之举,也是传承弘扬优良传统文化的积极探索。

    文化从来不是沉睡的资源,而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我省博物馆类型多样,馆藏资源丰富。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蕴含大别山精神密码,河南博物院绽放中原文化精华,黄河博物馆呈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古风古貌,可于此感知“最早的中国”……这些博物馆能为中小学教育教学尤其是课外实践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激发中小学生爱国热情;进行优良传统文化教育,可滋养中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认同,促进革命文化、中原文化、黄河文化代代相传,薪火相续。

    利用博物馆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有其特殊性与规律性,要周密组织,真正把好事办好。要结合中小学生成长规律,量身定做讲解内容,集趣味性、互动性、体验性于一体,提升研学质量。建立常态化、制度化的合作机制,既可以让学生走进博物馆,也可以请博物馆研究人员走进课堂传授专业知识,让“课堂”与“殿堂”充分融合。多措并举,让走进博物馆的独特经历,真正成为孩子健康成长过程中重要一课。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