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河南新闻 > 争做出彩河南人|情系狮子口——记新蔡县狮子口村第一书记原玉荣
  • 争做出彩河南人|情系狮子口——记新蔡县狮子口村第一书记原玉荣

    时间:2019-07-10 19:37:26  来源:大河网  作者:


    麦收时节,原玉荣帮狮子口村民抢收小麦。宋超喜摄

    编者按

    她是同事眼中的“拼命三郎”,与群众零距离打交道,被群众称为“狗不咬书记”,省委领导曾对她的事迹给予高度评价。

    一名普通的驻村第一书记,为何让群众心心念念,让省委领导给予充分肯定?因为,原玉荣干了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事。当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正在全党开展,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本报特派记者赴新蔡县狮子口村,跟踪采访原玉荣的感人事迹,激励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坚守人民立场,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增进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切实办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今日特推出长篇通讯《情系狮子口》,敬请关注。

    □河南日报记者 杨晓东 孙勇 本报通讯员 宋超喜 周由

    焦麦炸豆。

    6月5日,不到6点,新蔡县狮子口村村委会,风风火火冲出一大姐,脚蹬小电驴,手握小喇叭,臂戴红袖箍,一个刹车停在十字路口。她按下开关,小喇叭开始广播:老少爷儿们都知道,三夏防火最重要;天干风大莫抽烟,麦茬千万不能点;秸秆禁烧记心间,为了头上天更蓝……

    村民韩梅的孙子,一骨碌从床上坐起来,“奶,原书记叫咱起床了,恁今天不说早点去编藤椅吗?”

    “乖,咱看今儿个能收麦不,不收麦就去厂里上班。”

    村民时培兵老远瞅见原玉荣喊:“原书记,刚刚我下地看了,湾地里的麦,今天还割不成。”

    “好嘞。”

    小喇叭越播越起劲:

    小秸秆,真是好,利用好了就是宝;小秸秆,真不赖,统一回收挣外快;你不烧,我不烧,狮子口百姓素质高……

    寂静的村庄被小喇叭唤醒,逐渐热闹起来。

    原玉荣骑着电动车,沿着村子走走停停,问问老人,逗逗孩子,见了男娃喊小名,见了闺女喊妞,快人快语,风风火火,一抖落一串儿。村委会老通讯员时保新说,全村4000多口人,刨去常年在外的,她能叫出千把人的名字。

    8点整。一晃两个小时过去了。

    时光如水,日日年年。一天,两天,三天,四天;一年,两年,三年,四年。转眼间,原玉荣在狮子口驻村一驻就是四年。

    春夏秋冬,严寒酷暑,奔前跑后,找资金要项目,走家串户,访贫问苦,嗓子嘶哑了音,脚底磨破了皮,汗水湿透了衣,汇成串,落地锵然,摔成八瓣……原玉荣像个不知疲倦的陀螺飞快地运转,眼瞅着狮子口一天天变得干净、富裕、祥和,群众眉眼里笑容渐多,原玉荣说:“值!”

    (一)

    “这闺女不是浮漂草,根扎得牢靠,事办得瓷实,她把咱老百姓的事当成天大的事”

    狮子口,相传明朝年间小洪河突发大水,从上游冲下来一对石狮子,被村民打捞安放在村口,自此这里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们将这归功于石狮的保护与庇佑,遂将村名改为狮子口。

    新蔡历史上水害频仍,狮子口的美丽传说,寄予了人们祈愿灾害不兴、物阜民丰的美好愿望。

    愿望是美好的,但“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好日子终究要靠勤劳的双手去奋斗。

    祖祖辈辈的新蔡人,看惯了洪水来了去、去了又来,像老愚公那样,铁下心要子子孙孙与困难抗争。洪水过后,他们擦干泪水,重新播下希望,收拾满目疮痍的家园,从“洼地”里一次次挺起脊梁。压不垮,摧不折,打不倒,不抛弃,不放弃,浴苦难而重生,成为新蔡人的脾性和风骨。

    有人感叹,是洪水造就了新蔡人的脾性。如果新蔡人没有这样的脾性,就难以在往昔“十年九涝”的恶劣环境下生存。

    如今,夺取脱贫攻坚胜利的新蔡人,将这种脾性发扬光大并注入新的内涵:实干干实的新蔡气质。

    原玉荣,土生土长的新蔡人,身上这种气质尤为突出。

    新蔡县委宣传部部长李振南说,现在新蔡的基层干部都有一种无形的压力——谁干了多少事,都要与原玉荣比一比,这就是标杆的力量。

    狮子口村党支部书记李新瑞说,原玉荣从不揽功诿过,她常讲,“我就是个跑腿的,工作都是大家干的。”

    一句话,暖了人心,鼓了干劲。不求名来名自扬,群众送原玉荣一个“跑腿书记”的美名。

    给村委会守半辈子大门的时保新见过很多干部,他说:“这闺女不是浮漂草,根扎得牢靠,事办得瓷实,她把咱老百姓的事当成天大的事,谁家灶台门朝哪边儿,她一清二楚。”

    四年前,县交通局领导把原玉荣叫到办公室说:“你代表咱交通人的脸面,干吧,狮子口就交给你了,干得好,咱都有光彩,干不好咱都灰头土脸。”

    原玉荣的回答干脆利落:“有多大劲使多大劲,一定干好!”

    就这样,原玉荣来到狮子口。

    村科技专干时新建还记得,原玉荣刚到村不久召开村民代表座谈会时的情景。好家伙,原玉荣拿着一本厚厚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的有数字、有草图。

    “不外出不远走,工厂办在家门口。能打工能挣钱,家里有事不作难。能顾家不误田,一家老少都喜欢”“贫困户不用愁,腰里揣满百块头,又娶媳妇又盖楼”“美丽乡村靠大家,农村不比城里差”……原玉荣描绘着狮子口未来发展蓝图,时新建和村两委干部听得热血沸腾。这些想法一桩桩一件件都实现了,那该是个啥光景?

    有的村民半信半疑,能有这样的好事?也有人泼冷水:“多少大男人都没把狮子口干成景,她个妇道人家能干出来个啥?”

    生就个倔强性子的原玉荣偏要干出一番名堂。这个在城里穿高跟鞋的女人,从此只穿平底鞋,一年穿破十几双。

    为群众跑腿,给百姓打工,原玉荣带领狮子口的干部群众,甩开膀子一路奔跑,从天蒙蒙亮,到天麻麻黑,日日行,常常做,狮子口人的腰板一天天硬朗起来……

    狮子口故事多,故事里有原玉荣的酸甜苦辣。一条路的故事。

    向南去县城的出头路是狮子口人心头的痛,小洪河像一条锁链从三面将狮子口卡得喘不过气,只有一条年久失修的老路通向北边的李桥镇。若要去县城,就得绕道临近的砖店镇,多走30多里的冤枉路不说,遇上三夏大忙,眼瞅着小洪河南岸的收割机过不来,群众急得直跳脚。就连卖粮食,狮子口也因为交通偏僻,一斤麦比外边少卖一毛钱。

    要想富,先修路。来到狮子口的原玉荣二话不说,争项目要资金,在县交通局的大力支持下,6米宽的水泥路,向南跨过小洪河,直通新蔡县城,一尺一米延伸,日复一日不停歇,施工队在前面干,上了年纪的村民每天都眼巴巴地到工地上看进度。原玉荣守在工地上跑前忙后,路通了,人瘦了一圈。

    多少年三面环水如孤岛,如今通天大道将狮子口与外面的世界紧紧相连。通车那天,狮子口人忙不迭给施工队员一一拿糖敬烟,说着笑着闹着就红了眼圈。

    路通了,心不堵了。一双双布满老茧的大手,争先恐后地握住原玉荣,搓得原玉荣手疼,她感到那是群众心里笑开了花。

    会开着开着,路走着走着,人们看着看着,村子的俏模样就出来了。

    标准化卫生室、党员群众服务中心、老年日间照料中心、乡村文化广场、三个宽敞明亮的扶贫车间、光伏扶贫项目、有机蔬菜大棚、艾草园、黄桃基地……接二连三建了起来。

    产业有了,环境也得跟上。

    原玉荣组织村民志愿者清淤坑塘,种上荷花,薅去路边杂草,栽上樱花树、万寿菊、格桑花……

    满村花香三面水,美丽乡村入画来,引来画家、摄影爱好者纷纷采风。

    六旬退休干部耿喜彬喜上眉梢,从城里搬回村里老家住,自撰一副对联,贴在门上:“春光高照文明花,富水长流幸福家”,横批“永跟党走”。

    群众认干不认说,群众说好才真好。

    (二)

    “格桑花开粉艳艳,驻村干部带着咱群众干,新修的大道宽又亮,好政策帮咱奔小康”

    一曲信天游的故事。

    夜幕下的狮子口,文化广场上的灯亮了起来。哎,开心的锣鼓敲出年年的喜庆……今天是个好日子,心想的事儿都能成……

    听见音乐响起,吴桂花按捺不住,猛喝一口水,揣上两个花卷,跟丈夫说:“当家的,我跳舞去了。”

    这个唱着信天游长大的陕西妹子,自打嫁到狮子口这个穷窝窝,日子过得紧巴巴,咋也高兴不起来,像丢了魂的百灵鸟。

    村里建起了扶贫车间,吴桂花没想到在家门口变成了拿月薪的工人,还当上了村里的保洁员和腰鼓队领队。

    脱了贫,吴桂花的音乐细胞悄然复活,爱说爱唱的百灵鸟又回来了。

    “格桑花开粉艳艳,驻村干部带着咱群众干,新修的大道宽又亮,好政策帮咱奔小康,一个个村村一个个家,咱们的干部决心大,进村入户哎嗨哎嗨哟,访贫问苦哎嗨哎嗨哟,快把咱亲人迎进门……”

    吴桂花自编的一曲信天游唱出了狮子口人的心声。

    村民时地好说:“以前是泥巴墙,趴趴房,支口锅来铺张床;如今小青瓦,白粉墙,布艺沙发弹簧床。吃不愁,穿不愁,还有好戏送村头。”

    让吴桂花自豪的是,在去年的全县脱贫文艺大汇演上,她领队的狮子口代表队,夺得了第三名,是全县唯一参加比赛的村级代表队。“原书记跟我们说,好日子咱要唱着过。”

    路通了,灯亮了,景美了,人心思变。村里人寻思,生活向镇里城里一步步看齐,也得向城里人学学换个活法。

    路通到家家户户门口,摩托车、电动车、小轿车在新路上开心得要飞起来,站在路边戴红领巾的小学生对着他们挥手,开车的人儿一瞬间就羞涩了,他们放慢速度,小朋友你先走……“小手拉大手”“乱扔垃圾,污染环境”“焚烧秸秆,造成雾霾”“随地吐痰不卫生,痰液带着坏细菌”……孩子们将原玉荣讲的,老师在学校教的,讲给大人听,大人听了在理,比着做,照着行,好风气习惯成自然。

    原玉荣从网上淘来格桑花种子,分给每家每户,村民撒在房前屋后。一场细雨过后,村里人惊喜地发现,一棵棵小苗顶破泥土,迎风生长。

    拾掇惯庄稼的汉子上了心,像照顾婴儿般给花苗松土除草上肥。五黄六月,格桑花渐次开放,村子变成了大花园,村民们看着心下欢喜,原想把垃圾扔在路边,可咋看和漂漂亮亮的花草不搭调。有村民不乐意,找到村委会,要求给每家配上垃圾桶,还自告奋勇当村里的保洁员,从此村里有了保洁队。

    尝到文明甜头的狮子口人,选村里最好的一块风水宝地,建起民俗博物馆。村民把以前用的老物件,纷纷捐献出来,老石磨、旧轱辘,破斗笠,锈犁铧……一一摆进陈列室。

    见过世面的村民还砌起一道时光墙,将腌菜的粗瓮、用坏的电子琴、黑白电视机、双喇叭录放机、下岗多年的缝纫机、28大杠的自行车,还有大红的福字一起嵌到墙里,让富起来的村民和外来游客看得见乡愁,教育年轻人珍惜今天的好日子。

    时新建说,以前村民没事干,聚在树底下,打牌搓麻将,东拉西扯,搬弄是非,搞得鸡飞狗跳,邻里不和;现在,家家有事做,人人有活干,哪还有空说人长道人短,关系和谐多了。

    村妇女主任时小玲说,前些年,很多婆媳兜里空空,为一分钱能捏出血沫子,你掐我,我掐你,水火不容;如今媳妇去车间挣钱,婆婆帮带娃看家,军功章婆媳各一半。村里评好婆媳,办孝道大餐,媳妇给婆婆戴上大红花,亲手把饺子送到婆婆嘴边,婆婆感动得直抹泪。

    脱了贫的时培兵爱在抖音上玩直播,他说,过去听谁说句普通话,被人取笑鸡皮疙瘩落一地。现在,村民微信群里找人张口闭口,“亲,您好,在哪儿?”还带着鼻音儿。

    狮子口人的精神世界变得舒展了,饱满了,丰润了。

    一把吉他的故事。

    麦收正紧。一个赤红脸膛的精瘦汉子,抱着一把吉他,摇头晃脑地在收割机旁,自弹自唱搞起了直播。

    原玉荣远远看见时培兵,喊:“培兵,国庆的曲子你练咋样了,文艺汇演指着你露一手呢。”

    “原书记,我弹你听听咋样。”伴随着收割机的轰鸣,一个沧桑的男中音和不太流畅的吉他伴奏传来:“共产党好,共产党好,共产党是人民的好领导,说得到,做得到,全心全意为了人民立功劳……”

    自打脱了贫,村里人说,时培兵变“嘚瑟”了,连走路都带着风,春上穿个红毛衣,骚气得很。去年放暑假,上大学的女儿带了把吉他回家,时培兵听女儿弹得好听,也要跟着学。

    腰包空空,面容囧囧。两年前,时培兵可不像现在这样神气活现,见人要么躲着走,要么不搭理。

    原玉荣还记得第一次去时培兵家走访的情景,这哪像一个家啊!玉米秆充院墙,土坯房伸手能摸到房檐,房顶长满了苔藓,进屋映入眼帘的是,土屋子,土台子,里面佝偻着几个土孩子。

    更让原玉荣揪心的是,时培兵爱人患有精神疾病,小儿子是先天性脑瘫,三个姑娘一个正上大学,一个读高中,一个上初中。

    全家六张嘴,都指望他一个人,生活的重担,压得时培兵直不起来腰。上天无门下地无路,老时一度破罐子破摔,掂个酒瓶子在村里成天晃荡,“像个醉刘伶,别说人家,自己看自己都碍眼。”

    “是原书记给俺这个家带来了希望和笑声。”自打遇上原书记,时培兵的人生开了花:原玉荣找来了施工队,把经风历雨30多年的土坯房扒掉,3间砖墙红瓦房建起来,亮得晃眼。崭新的院墙拉了起来,院里打起了水泥地坪,摸着高高的新大门,时培兵死劲掐大腿根,声音发颤地问:“原书记,俺不是做梦吧?”

    原玉荣说:“培兵,好日子还在后头哩,你攒着劲干吧。”

    扶贫输的血,让老时一家有了生机。接触多了,原玉荣发现,时培兵是个伶俐人,院里一棵果树,他自学嫁接,能结三种果子,只是苦于无资金,无技术,浑身劲不知往哪里使。

    原玉荣深知“输血”虽来得快,“造血”才是根本。她动员时培兵上完村里种植合作社的培训课,又帮老时找来一笔“创业资金”,时培兵和外甥合伙种起了草莓,当年收入近3万元。大学毕业的大闺女时琼琼当上了教师,每月有了稳定收入,老时将贫困户的“帽子”扔进了小洪河。

    日子一天天好起来,时培兵说话的底气也足了。原玉荣问他今年种草莓收入咋样,时培兵笑而不答。

    村民时付森逗他:“培兵,你咋变低调啦,不是你风格啊。”

    原玉荣常叮嘱时培兵,攒金攒银不如攒学问。这两年,时培兵攒着劲要攒一肚子学问,跟着农业局组织的观摩团学技术,跑到省农科院追着专家请教,坐着农资公司的大巴北上山东学种植蔬菜草莓……只要能报上名的农业技术培训,时培兵几乎场场不落。除了种草莓、拾掇蔬菜,他还托管了亲戚家的十多亩地。从“土里刨食”到“土里掘金”,时培兵种地着了魔,越种越有劲。

    戏没赖戏,地没赖地;戏在人唱,地在人种。一亩小麦,需要多少氮磷钾,时培兵张口就来。谁家麦子“一喷三防”,少一道程序,他能看个八九不离十。慢慢地,村民种什么,怎么种,都愿意找时培兵唠唠,让他这个“田秀才”给掌掌眼。

    原玉荣趁机给时培兵打气:“培兵,你争取拿咱村第一个新型职业农民的证,新时代当农民也得有技术范儿。”

    时培兵是顺毛驴:“原书记,有你撑腰,你点将,我绝不含糊。”

    (三)

    “初心需要的是公平无私地付出,使命就意味着我们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咱老百姓”

    一盆饺子的故事。

    6月6日,原玉荣的日程同样安排得满满当当,早上7点赶进城,连跑完5个局委,11点40分,坐上回狮子口的车。

    半路上,有村民打来电话,劈头盖脸地吼:“我去银行取补贴钱,银行不给取,说你和支书不让取!”

    原玉荣轻声细语:“高山,你又咋啦?你去取款机上查查,是不是钱还没到?”

    “钱到了,就怪你们不让我取!”那头气呼呼地撂了电话。

    原玉荣无奈地笑笑,打电话的叫张高山,40出头,智力相当于五六岁的娃娃,惹毛了,撒泼打滚是分分钟的事。

    高山爹去世得早,留下娘儿俩相依为命,娘也总是糊涂,生活都由政府兜底。每月钱打到卡上,高山娘儿俩都没个算计,成天也不咋做饭,饿了要么在家泡方便面,要么上街买着吃。“一准是卡里钱花完了,银行的人怕和他搅缠不清,就哄他说取钱要支书同意才行。”原玉荣说。

    平常,原玉荣格外顾惜这娘儿俩,娘儿俩没油了,原玉荣给捎一桶送去;没面了,原玉荣给扛上一袋。惦记着张高山的事,原玉荣回村决定上门看看。

    进门原玉荣喊高山妈,高山妈说:“上午去银行没取到钱,他气得把手机摔了。”

    原玉荣说:“高山,你气性别恁大好不好?你不是今天值班保洁吗?路上咋不见你人呢?”

    “我明天才值班,你记错了。”高山脾气大有时也认理,保洁干得可勤快,在苗圃除草生怕伤了花,用螺丝刀在草根扎个洞,然后才小心翼翼地拔起来。

    原玉荣问:“高山,还记得我前几天给你安排的活不?”

    “记得,跟俺妈好好种花。”

    “你咋应得不朗利呢?还跟我置气啊?”

    “俺疼。”张高山撸起袖子,“你瞅瞅,上次胳膊摔的地方鼓包了。”原玉荣说:“等收了麦,我带你到骨科医院找医生再看看,这两天你先歇着。手好了,你把花栽得齐齐整整的,我表扬你。”

    原玉荣回到村委会的住处,累得不想做饭,躺下歇息。

    不知过了多会儿,张高山端来一盆热腾腾的饺子,高山娘嗔怪:“这傻孩子,包得不成形状,听说你没吃饭,非要送过来。”

    原玉荣一看,可不是,歪歪扭扭,皱皱巴巴,大小不一,与其说是饺子,不如说是面糊糊。可原玉荣说,这是她吃过的最好吃的饺子。

    张高山听了,开心地笑了。一亩半地的故事。

    老党员时培智的小院,石榴花开得火红。院里开了片菜园子,垒半人高的青砖当栅栏,拾掇得利利亮亮。紧挨着栅栏,螺蛳壳里做道场,时培智种了三行小麦,早上刚割完,麦茬还是新鲜的。

    时培智识文断字,年轻时当过海军,要不是放不下家里几亩薄田,闹着转业,早在部队提了干。

    时培智脑瓜子够用,精明,跟人打交道,从不做吃亏的买卖,人送绰号“老猴精”。天长日久,大名湮没无闻,问起老猴精,老少皆知。

    当年修路,脖子就卡在征地上,涉及占地的十余户村民,就数时培智的地最多,他家满打满算五亩地,修路得占去一亩半。占地不说,还给时培智剩下两个边角,一块在路东,一块在路西,种不好种,收不好收。老猴精合计来合计去,咋想咋亏,可自己又是党员,其他户都睁大眼盯着呢。带头割肉吧,心疼得难受;不带这个头吧,自己心里又有愧。思前想后,老猴精就撺掇别人出面反对,自己藏在背后出主意,要求改线。

    原玉荣深知农民对土地的深厚感情,也号准了时培智的脉,一次次上门,反复做工作,承诺等集体有了收入,每年会给一定的补贴。时培智到底还是没忘自己是名党员,终于在征地协议上签了字。

    村里人说:“老猴精这辈子都没吃过这么大的亏。”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拴在肋巴骨上呢,动谁的地谁疼。时培智说,路通的时候,虽然当时心里滴着血,但咱是党的人,不能拖集体的后腿,脸上还是带着笑。

    “前些年村里穷得人心都散了,想干点事儿聚不成堆,拢不起人气。现在原书记把群众心里的火苗子点旺了,很多事都好办了。”时培智认原玉荣,更信赖原玉荣。

    上级组织来村里考核,请老党员谈话,时培智第一个站出来表态,愿以党籍保证,原玉荣塌心为群众办事,成绩有目共睹,没有任何水分。

    从此,村里党员干部对“老猴精”刮目相看。时培智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光靠露水添不满锅,出彩的事还得靠大家一起出力。

    基层干事苦,苦中也有乐,百姓的认可就是幸福。新蔡县委书记王兆军感慨地说:“对基层党员干部来说,初心需要的是公平无私地付出,使命就意味着我们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咱老百姓。”

    (四)

    “狮子口勾走了她的魂,我和女儿都靠边站,她啥事都紧着狮子口”

    一桌年夜饭的故事。

    丈夫魏华开玩笑说,自打原玉荣驻了村,就成了一个基本不回家的人。有次回来,我还在睡着,她硬是把床上的褥子抽了出来,送给了贫困户。我拿她没办法,开玩笑俺家出了个家贼。狮子口勾走了她的魂,我和女儿都靠边站,她啥事都紧着狮子口。

    女儿魏曼在中科院读博士,寒暑假难得回家,原玉荣也抽不出时间陪陪自己的“小棉袄”,女儿撒娇:“有妈的孩子也像根草,你的亲们都在狮子口,原大书记,猜你妞最想当你的啥?”

    原玉荣猜不出。女儿戳戳原玉荣的脑门子:“当你的贫困户啊。”

    有次中秋节,原玉荣说给贫困户送完月饼就回家,父女俩摆好了月饼,洗好了水果,看着皎洁的圆月,盼她早点回来。可等啊等,直等到月上中天,还不见原玉荣的影子,女儿生气了,跟爸爸说,咱再也不理她了……

    月儿偏西,疲惫不堪的原玉荣回来瘫坐在沙发上,哼着累死了,脚也疼死了。当丈夫的心马上软了,为她打来了洗脚水,卷起那沾满尘土的裤腿,把那双劳苦的脚放进温暖的水里……

    今年春节,原玉荣和贫困户李党恩的女儿李文凤约好了,到她家过年。

    李党恩患有严重强直性脊柱炎,拖着半瘫的身体在家里卧病,妻子看生活无望,便扔下他和年幼的女儿小文凤一去不还。

    原玉荣还记得那年冬天走访李党恩家的情形:墙上挂着几棵白菜,掀开锅,里面是半碗没吃完的咸菜。原玉荣掏出钱包,把钱全都取出来塞给李党恩。李党恩推着不要,原玉荣就把钱放在正趴在椅子上写作业的小文凤面前。原玉荣说,老李,我们来晚了。孩子正长身体,营养太差了不行。谁一辈子没有三灾八难的?不要怕,有困难找村里,大家一起想办法。一席话未了,李党恩眼窝子湿润了。

    年三十寒风刺骨,李家平房里,父女俩围着火炉相对无言,连火炉的火苗也是沉默的,小文凤忽然想起了妈,眼泪止不住流下来。万家团圆的时刻,什么也抵不上一个圆满的家来得幸福。

    这时候,原玉荣一家带着丰盛的年货来了。小文凤高兴得像只小鸟,飞出来,一手拉着原玉荣,一手拉着魏曼。

    丈夫魏华帮贴对联,挂上喜庆的红灯笼。原玉荣和女儿,忙着择菜、洗菜、切菜,文凤负责烧火。

    香喷喷的年夜饭做好了,饺子下到热腾腾的铁锅里,坐在轮椅上的李党恩眼里泛出感激的泪花。“一家人”说着笑着,其乐融融。看着李党恩和文凤开心的模样,原玉荣打心眼儿里高兴。

    这已是她在贫困户家中过的第三个年了。

    去年春节,原玉荣到贫困户时伟杰家过的年。时伟杰爱人患胆管癌刚去世不久,巨额医疗费让这个曾经的小康之家欠下一屁股债。时伟杰儿子小雪昊听力有障碍,原玉荣为雪昊申请了低保和残疾补贴。为让时伟杰既能照顾家又能挣到钱,原玉荣还帮他在县城找了一份工作。到户增收、光伏带动、合作帮扶……一项项暖心的措施,让这个日子惨淡的家,慢慢恢复生机和活力。

    朴实憨厚的时伟杰,记着原玉荣的好,将原玉荣每次来的照片和视频,做成一条抖音传到网上,“点击量上千,弹幕有几百条,都是为原书记点赞的!”

    明年春节,原玉荣打算将村里贫困户,接到新蔡县城,大家一起过个热闹年。

    ……

    一串串意蕴深远的故事,让平凡砥砺了初心,让岁月擦亮了使命。

    (五)

    “只有把一颗滚烫的心捧出来,奉献给群众,群众才会把真心交给你”

    有多少付出就有多少感动。

    村民瞅见她喜欢跟她唠两句,放学的孩子看见她,也要打个招呼,原书记好!这颇具仪式感的情景,在狮子口已习惯成自然。

    时新建说,村里的老弱病残有啥事都爱跟原玉荣叙叙,其实她自己也是个病人,腰椎间盘突出,还有轻微的脑梗。可原玉荣说得最多的却是:“咱狮子口的老百姓真好。”

    是啊,老百姓真好。原玉荣在民情日记里写道:活鱼水里游,死鱼水上漂。群众需要干部,干部更离不开群众。

    谁是群众?长什么样?

    李桥回族镇党委书记张皓磊说,坐在办公室里想,和走到群众心里去,得到的答案不一样。

    在原玉荣厚厚的一大摞民情日记里,有狮子口群众生动鲜活的模样:他是盼着庄稼有个好收成的时中发,是盼着妻子挣钱回家的时强强,是扑进她怀里“感受到妈妈味道”的李文凤,是看着两个孩子贴满一面墙的奖状每天都有新盼头的时伟杰,是帮自己认真捶打二月兰种子期待来年和油菜花一起绽放的时保新……他们有时也有自己的小心思:有时候急公好义,有时候又锱铢必较;吃他一堆生瓜梨枣,给他钱,他跟你急;谁要动他一棵庄稼,就跟谁没完没了。

    你来我往,都是群众;你推我搡,还是亲人。原玉荣是个有心人,她说只有把一颗滚烫的心捧出来,奉献给群众,群众才会把真心交给你。

    原玉荣更是个有爱的人。

    村民时克智是个苦命汉子,小时父母双亡,靠吃百家饭长大。人到中年,妻子又撒手人寰,丢给他俩男娃,时克智又当爹来又当娘,三伏盛夏汗流浃背喊着叫卖蔬菜西瓜,寒冬腊月帮人装车当劳力……好不容易拉扯孩子长大成人。小儿子时保蛟考上了东北财大,时克智又为学费犯了愁,原玉荣找到县教育局,帮时保蛟申请了助学贷款。

    前年冬天,时克智在家用砂轮磨刀,没想到飞速旋转的砂轮突然断成两半,飞出的砂轮片割伤了他手臂的动脉血管。想着家里没钱,时克智就简单地用布条子包住伤口。后来邻居看见,跑去告诉原玉荣。原玉荣赶紧带老时到村卫生室,村医揭开还渗着血水的胳膊,伤口已经变得乌青。原玉荣叫上时新建开上车带时克智去镇医院,二话不说自己拿出两千块钱当医药费。医生说,再耽搁一天,恐怕胳膊就保不住了。

    时克智是个老实人,有苦自己扛,有泪肚里吞。老时说,俺打小是个要强的人,从来不在人前抹眼泪。可我活这么大,没见过原书记这么好的干部。在原玉荣面前,这个人前要强了大半辈子的老汉,哭得像个孩子。

    原玉荣拉着老时的手说:“叔,有啥困难委屈,找我找村里,咱不掖着藏着。你看,保蛟马上快毕业了,你家老大在广东打工不是谈了个不要彩礼的媳妇儿?这好日子不是坐着轿子说来就来了?”

    时克智频频点头,破涕为笑。原玉荣是个幸福的人。

    狮子口小学教学楼前,“扶智从娃娃抓起,不让贫困代际传递”的标语熠熠生辉。

    只要有空,原玉荣最爱到学校里转转,看孩子们升起鲜艳的五星红旗,听孩子们欢快的歌声,像云雀飞到蓝天白云上面,她怎么也看不够听不厌。这个时候,原玉荣才感到最放松。

    小学校长曹钟良说,学校的一草一木都凝聚着原玉荣的心血和汗水。校园中央的汉白玉孔子像,是原玉荣找新蔡一高赞助的;篮球架、幼儿园的滑滑梯是原玉荣跑教体局要来的;和城市孩子同款的校服,是原玉荣登门找新蔡农商行“化缘”来的;正在建设的教师周转房也是原玉荣和村委一班人争取资金立的项……

    乡亲们说:“还是原书记能耐大、面子宽。”原玉荣听了,连连摆手:“是狮子口的孩子有面子,我打着孩子们的旗号找领导,都是一路绿灯。”

    人说原玉荣有菩萨心肠。

    时保新回忆,路修好不到三个月,有个老婆儿一瘸一拐找到村委会,埋怨两条路的接缝处有个鼓包,害她下雨滑倒了,非要村里给报销医药费不可。

    村委会一班人哭也不是,笑也不是,这不是鸡蛋里面挑脆骨吗!原玉荣好劝歹劝,掏出一百块钱让老婆儿拿着,算平了事。

    原玉荣叫上时保新,跟在老婆儿后面,找到“肇事”的地方,果然路面突出个小孩拳头大的鼓包。原玉荣找来铁锹,三下五除二铲平。原玉荣说,群众找上门,当干部的首先得想想是不是工作没做到位。

    原玉荣也有金刚怒目的一面。

    过了筛子、簸了簸箕,贫困户名单张榜公示后,村民时某某“眼红”不服气,吹胡子瞪眼睛,找原玉荣“兴师问罪”,“那个谁,俺两家屋山挨屋山,他仨孩,俺也仨孩,凭啥他能当贫困户,俺就不成?不给个说法,俺往后吃住都在村里。”

    “你两家房挨房不假,人家住的是破瓦寒窑,你住的是二层小楼;你三个孩子两个在外打工挣钱,人家三个孩子都在上学,你两口没病没灾能踢能咬,人家两口都有病。路不平有人踩,理不直有人摆。你想想,我说的对不对?你要真是穷得揭不开锅,我原玉荣一天三顿饭,管得起。”

    原玉荣揭开电饭锅,盛了满满一碗饭,端给时某某。时某某讪讪地推开,惭愧地低下了头。

    李桥镇镇长王盼说,以前农村干群关系紧张,主要症结就在:干部办事不公。在基层为群众办事,你一碗水端平了,说话才有人听,干事才有人跟。

    刚柔相济,大爱无声。谁也说不清这个慢声细语的女子,心里揣着多大一团火。

    去年新蔡县整体脱贫,原玉荣跟着县里的观摩团到兰考考察乡村振兴。

    一路上,原玉荣不断思索:当年吃不饱饭,焦裕禄号召兰考人民战风沙、治三害,靠的是革命理想大于天的“三股劲”;如今吃饱了肚子,群众富裕了,兰考干群为什么而接力奋斗?

    焦桐巍巍,党旗猎猎。在焦裕禄塑像前,原玉荣久久伫立,她喃喃道,和书本里写的一模一样啊……

    原玉荣心里的答案渐渐清晰: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天啊,老百姓是共产党永远的挂念;老百姓是山,老百姓是海啊,老百姓是共产党生命的源泉。依靠群众,为了群众,党才有了移山填海、改天换地的无穷力量。

    回村后,和村两委开会商量,原玉荣说,脱了贫还要振兴乡村,和兰考比,咱还得加紧奋斗啊。

    在迎接“七一”的主题党日活动中,文化广场上,狮子口人将鲜红的党旗高高举过头顶,将丰收的锣鼓敲打得激越铿锵,幸福的歌声从狮子口人心头飞向蔚蓝的天空。

    不远处,奔腾不息的小洪河流向千里长淮,诉说着“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动人故事。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