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河南新闻 > 电影《我的父亲焦裕禄》将献礼建党100周年 听老人们讲述:为啥忘不了焦书记?
  • 电影《我的父亲焦裕禄》将献礼建党100周年 听老人们讲述:为啥忘不了焦书记?

    时间:2019-05-18 14:47:19  来源:大河网  作者:

    主创人员在焦裕禄塑像前合影,前排左三为温豪杰,中间者为焦守云。(资料图)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郑松波

    正值焦裕禄同志逝世55周年之际,在焦裕禄干部学院,记者采访到一位特殊的客人。他就是电影《我的父亲焦裕禄》主创团队成员、著名编剧温豪杰。为了拿到第一手的素材,他推掉了所有其他工作,深入生活,走遍了焦书记当年走过的田间地头,遍访了焦裕禄生前同事、好友和后人……

    “这个过程,更像是一场涤荡心灵的旅程,每天都在从一个感动走向另一个感动的过程中。”温豪杰这样介绍说,“焦裕禄的事迹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1990年版电影《焦裕禄》更是定格了经典。如今,近30年过去了,我们迫切需要运用全新视角和电影表现手法,对焦裕禄同志‘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进行重新诠释,让当代观众特别是90后、00后、10后的观众对这位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和了解。这件事具有非凡的意义,我深感责任重大!”

    据悉,这部电影根据焦裕禄同志二女儿焦守云所著的同名回忆录《我的父亲焦裕禄》改编创作,将在2020年内完成创作拍摄,2021年在全国院线公映,为党的100周年生日献礼。记者曾随《我的父亲焦裕禄》的主创人员采访和焦裕禄一起工作和生活过的老人们,倾听他们讲述焦裕禄的点点滴滴。

    魏善民:我家三辈人一定守护好焦桐

    焦裕禄亲手种植的泡桐树被兰考人亲切地称为焦桐,如今这棵60多岁的桐树仍然生机勃勃。魏善民是焦桐的守护者,他的儿子即将接过接力棒继续守护焦桐。

    魏善民回忆说:认识焦书记那年我刚21岁。当时,一亩地只能产43斤的小麦,留下种子、留牲口饲料、一口人只剩下13斤小麦。

    焦书记来兰考以后,就上魏善民他们这儿看了,他也发愁。魏善民跟焦书记说:原来我们这儿有桐树,适合沙地生长,长速也快。1958年大炼钢铁,三年困难时期,桐树基本上毁完了。回去焦书记就和县委领导商量要栽桐树。当时找树苗很难,第一批只种了五十亩。

    魏善民记得很清楚,有一棵树苗很小,但是根很好。焦书记就把这个树栽上了。他说,别看这棵树小,但是它的根好,要是栽活了,会比其他树长得好。这棵树就是现在的焦桐。

    种完第一批桐树后,每个生产队要找一个护林员。魏善民说:“当时我们生产队找的是我的父亲,他看护了8年,年纪大了,就看不动了,要我继续看,就对我说,焦书记是个好人,活活累死在兰考大地了,就留下这一条根,你得把它看好。”

    2016年焦桐没有开花,魏善民去给领导汇报,说焦桐没开花,出大问题了。结果几个领导都来了,他们说:“老魏,这棵树不能死,你招呼几十年了,无论如何要救活,这是焦书记亲手栽的,全国人民都知道。”为了救活焦桐,魏善民打了一天一夜,打了131个透气孔,打好以后,每个孔都浇上水,整整浇了5天,很多人说他神经了,魏善民就是仰着脸瞅桐树啥时候开花,从第7天开始,焦桐开始开花了,妥了,焦桐算是露出笑脸了,活了!

    魏善民的三儿子没考上学,其朋友都想叫他去打工,可魏善民不让他去。“以后我的身体不允许了,就把焦桐交给他,我家三辈人,一定会把焦桐照顾好。”魏善民说。

    张根群:焦书记的“土办法”让我们一季翻身

    张根群是当年焦裕禄命名的三个“护林小英雄”之一。

    他回忆说:第一次见到焦书记的时候,天快黑了,他看见我喊我“小鬼,小鬼”。我停下来,他一手摸着我头,一手摸着我的衣领,问我冷不冷啊?当时我里边也没内衣,外面就一件烂棉袄。我说不冷,我说我去找我的两个小伙伴去看树呢。他问我:那你天黑冷了咋办?那时,我年纪很小,又瘦又矮,我也不认识他。当时我想跑,他摸着我头,拉着我衣领,我又跑不了。我就回答说,有的时候冷得受不了了,就回家。他说:你们要是冷了,可以到生产队的牛屋里暖和暖和,然后再去看树。说完我就跑了。

    第二年,我们去给桐树培土,刷白石灰水的时候,焦书记推着自行车到苗圃地去做实验。张根群对他的俩伙伴说:让咱们去牛屋里暖和的就是他。一个小伙伴才告诉张根群,这是县委的焦书记。张根群回忆说:“焦书记问我们冷不冷?我们说不冷,我们挖了个地窖,冷了就钻到那里面。当时焦书记很心疼。他说:你们三个人不愧是护林小英雄。他从挎包里掏出笔记本给我们开了一张煤条,给我们解决了600斤煤,解决了我们看树时的取暖问题。”

    焦书记到我们村走访后,总结出“要致富栽桐树,要翻身种花生”。张根群说:“焦书记想办法贷款买花生种。当时家家户户缺吃少穿,为了防止大家把花生吃掉,他想了很多办法:一斤花生出6两种子,给你一斤,就得交回来6两,少一钱,就罚钱。有的人家里有小孩,小孩偷吃,焦书记让他们晚上趁孩子睡着的时候剥花生。种花生的时候,为了防止大家偷吃,还要派人去检查种子是不是真的种到地里了,另外休息的时候,要喝水漱口,看你吐出来你的水,有没有花生的渣子。在这种情况下,才把花生种安全地种到地里。”

    “我们都说焦书记是‘县委书记式的生产队队长’,他比农民还像农民。庄稼生虫没有,缺水没有,他都知道,比我们都操心。庄稼一生虫怎么办?我们都大眼瞪小眼。虽然有农药666粉,但是如果用手撒不匀,会把庄稼‘烧’死,焦书记想了办法,他叫我们用家里烧火用的风箱撒666粉,撒得非常均匀。”

    “1963年,靠着这一季花生,我们吃上了饱饭。没有焦书记想的这些土办法,就不会有一季翻身。”张根群说。

    肖亮臣:他叫我们种豆角自己却不吃

    让肖亮臣记忆深刻的是焦裕禄对同志们的关心和爱护。

    他回忆说,第一次见焦书记,是焦书记去苗圃。那次焦书记正好碰见几个大学生,在苗圃做实验。这几个大学生里有从南方来的,饮食上很不习惯。当时给他们配的是15%的细粮,其余的是粗粮,他们总是说吃完之后拉肚子。为了照顾这几位大学生,焦书记用解放军的绿挎包给他们带来了一包大米。大学生很高兴,问焦书记这些米需要多少钱和粮票?焦书记不要,还叮嘱他们:你们下次去买米的话,就到县委食堂找司务长买就行了。他在开会的时候给干部们说:大学生们来给兰考做贡献,不容易,不能让他们吃不好饭。全县干部少吃点大米,节约点,给这几位大学生吃,让他们能够安心工作。

    1963年4月份,焦书记又一次来到苗圃,他的自行车梁的挎兜里,装了一些豆角的种子给了肖亮臣他们。他说,豆角很好,能当饭也能当菜。肖亮臣他们不好意思白拿,问他:“焦书记,这个需要多少钱?”焦书记说:“寥寥的钱,不用给,你们找个空地种上吧。”

    7月份,豆角丰收了,摘了一大堆都堆在地上。肖亮臣他们也吃不完,就让焦书记带走点。可焦书记却说:“我有工资,可以到市场上买,你们吃不完,你们没父母,没孩子吗?可以给家人,给孩子带一点。”

    “他只想着别人,从来不想自己。后来我们实在过意不去,就拿了一篮子豆角送到县委,给他们说,这是焦书记买的豆角,让我们带过来。后来焦书记把豆角又送了回来,还批评了我们。”肖亮臣说。

    雷中江:他放我们去要饭怪自己工作没做好

    雷中江回忆说:1963年3月份,我们去要饭,兜里只有两毛钱,只能扒火车。兰考停货车比较多,也给兰考人扒火车出去要饭提供了“便利”条件。当时兰考县委有个劝阻办公室,不让人们外出要饭。兰考县民政局在火车站设有收容站。所以扒火车之前,我们得找个有利地形,隐蔽起来。我们在扳道房里躲着,正等着扒火车,从站台上来三个人看到我们了。我们已经来不及跑了。我心里很害怕。走在前面的那个人问我们:“你们是哪儿的?”“东坝头的。”“去干啥?”“去安徽要饭。”他一手拉着我的手,一手扶着我肩膀,声音低低地给我说:“我是县委的,我叫焦裕禄,都是我们没把工作做好,你们去吧,路上注意安全!”我们也不知道他就是县委书记,很感动,觉得他是好人。

    焦书记绝对有共产党县委书记的形象,很注意着装,干净利索整洁朴素,绝不是有的电影电视里演的满身补丁。当时焦书记在尉氏县当副书记,给领导干部做衣服,要六尺布证,一斤棉花。他无论如何不要,地委领导没办法就跟他说,这是地委的决定。他来兰考才接受了一身衣服。这套衣服他洗得发白,但很爱惜,没有破。

    “焦书记到兰考只有一年多的时间,有人问我们为什么这么怀念他?焦书记迈出了除三害的第一步,没有焦书记,就没有兰考的今天,你得看他工作期间干了什么,想了什么,包拯做开封府尹也就一年零三个月,成了包青天。兰考人民永远不会忘记焦书记!”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