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河南新闻 > 滑县 脱贫不松劲摘帽不解甲
  • 滑县 脱贫不松劲摘帽不解甲

    时间:2018-11-15 17:44:12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作者:

    □本报通讯员孔聪俐尚明达秦斌文/图

    2017年10月31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批准滑县退出贫困县的通知》正式下发,滑县宣告脱贫摘帽,成为全国率先脱贫摘帽的28个贫困县之一。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征程焕发新活力。拥有148万人口的“豫北粮仓”滑县,曾书写下全国粮食生产“十二连冠”的辉煌。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坚实步伐,滑县用好、用足、用活扶贫政策,不断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闯出了一条中原农区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1

    精准施策强化保障合力攻坚

    “我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坚定不移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精准滴灌,对症施策,坚决用‘硬成果’向党和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滑县县委副书记、县长陈忠说。

    精准识别不漏户。该县按照“触红线一户不留,超标线一户不剩,保底线一户不漏”的原则,坚持公开、公正、透明,采取“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六定”工作法,严格“一评议两公示一公告”程序,确保扶贫对象准确、致贫原因明白、动态进出真实。

    精准帮扶不落人。根据不同致贫原因,分类施策,靶向帮扶。针对有劳动能力、有产业发展意愿或务工意向,且贫困程度较轻的贫困户,采取金融扶贫、科技扶贫、转移就业、提供公益岗位等措施,扶持其发展特色种植、畜牧养殖和加工制造等项目,安排保洁、护林员等公益性岗位就业。针对没有劳动能力和因天灾人祸致使贫困程度较深的贫困户,采取企业带贫、光伏扶贫、合作社发展资金试点项目扶持等资产收益扶贫措施。同时,对符合低保、五保兜底的贫困户进行兜底扶持;为所有因残致贫户办理残疾证并及时发放两项补贴。

    精准退出有保障。在脱贫退出上,该县统筹考虑“两不愁、三保障”因素,按照上级关于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等政策,大力整合项目资金,握指成拳,集中投放,为贫困户脱贫退出提供了有力保障。

    据了解,该县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178个贫困村全部建成了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文化广场,完成了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任务,通电率和光纤覆盖率达到100%,每个贫困村至少有一条通村公路实现硬化,开通了客运班车。加大金融扶贫力度,成立县、乡、村三级金融服务组织,实施“两免一补”,截至今年11月7日,累计发放贫困户金融扶贫小额贷款1076笔共5059万元,贫困户自主商业贷款750笔共38457.4万元。积极整合资金,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实施教育资助,确保贫困学生不因贫辍学。

    该县持续推进健康扶贫,率先施行“五提两降一免一保险”医疗保障政策,在参加全省统一的大病补充医疗保险的同时,为贫困户缴纳大病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对尿毒症、重症精神病患者进行兜底救治。开展一个窗口办理、一站式办结服务等,有效缓解贫困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

    该县加大住房安全保障力度,投入1.4亿元,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家庭等四类重点对象实施危房改造和“六改一增”工程,共改造危房3900多户,实施“六改一增”10000余户。家住该县慈周寨镇北李庄村的80岁老人王天敬,通过危房改造和“六改一增”政策,改造了房屋,增添了家具,在自家中堂的对联中写道,“翻身不忘共产党,脱贫不忘习主席”,抒发对党的感激之情。

    2

    产业带动打牢稳定脱贫根基

    在该县金泰服装厂枣村乡西徐营村分厂现代化的生产车间内,来自本地的女工们在几十台缝纫机前忙碌着制作衣服,很多时尚品牌、制作精良的各类服装源源不断地从生产线上制作出来,西徐营村的贫困户吴心愿就是其中一员。

    “我爱人常年在外,家里还有两个正在上学的孩子需要养活。政府经常资助我和家里孩子,还帮我在金泰服装厂找了一份工,现在我一个月工资有2000多元呢,在家门口既能挣钱,又能照顾家人,真是太好了。”吴心愿高兴地说。

    该县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工程,围绕“县有带贫龙头企业、乡有扶贫产业园区、村有产业扶贫基地、户有增收致富门路”的“四有”产业目标,创新产业扶贫模式,培育壮大扶贫产业,为持续稳定脱贫奠定了坚实基础。

    打造一批龙头企业。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资金试点项目,探索“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扶贫再贷款等龙头企业带贫方式,完善现有龙头企业带贫模式。同时,加强对现有带贫企业的监督,确保带贫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位。

    建设一批产业园区。在乡镇规划建设各具特色的产业扶贫园区,为贫困户就近就地就业、返乡创业、乡村产业发展提供支撑。因地制宜,将园区模式拓展到全县所有乡镇,建设高效种植、畜牧养殖、商贸物流等特色园区,融创业、就业、电子商务、金融扶持为一体,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使之成为支撑乡镇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孵化一批产业基地。持续落实对产业扶贫就业(帮扶)基地的奖补政策,动员在外创业人士、致富带头人等本土人才返乡创业,建设产业扶贫就业(帮扶)基地,为不能外出务工的贫困劳动力搭建了就近就业平台。

    壮大一批设施农业和庭院经济。对2016年以来的贫困户发展设施农业、庭院经济等按照标准进行奖补,鼓励引导贫困户自主发展生产,拓宽增收渠道,改善庭院环境。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在全县建成620个光伏站点,总规模50301千瓦。光伏发电收益在分配给贫困户的同时,每年向每个贫困村分配10千瓦的收益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同时,产业扶贫就业(帮扶)基地奖补资金形成的固定资产归贫困村集体所有。

    当地百姓还特意创作出一首内容为“门口上班真好、兼顾庄稼老小、转移就业一人、实现全家脱贫”的顺口溜以表示对该县实施产业扶贫的感谢。

    3

    党建引领纵深推进脱贫攻坚

    近年来,该县注重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建+”促进精准扶贫,在脱贫攻坚一线让党旗飘起来、党组织牌子挂起来、党员站出来,把党的基层组织优势变成扶贫优势,把组织活力化为攻坚动力,实现了基层党建与经济发展互动双赢,推动了扶贫工作向纵深发展。

    “父母养育我、组织培养我不容易,我只想在自己可以走得动、干得了的时候为乡亲们多做点事。”该县半坡店镇闫河屯村第一书记齐尚山身患尿毒症,两天一透析,仍坚守岗位。在今年9月25日河南省脱贫攻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省委书记王国生点名表扬了齐尚山。

    抓好一批驻村第一书记。在为178个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的基础上,该县又选派新提拔的科级干部、副科级后备干部共499名,到全县840个非贫困村任第一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助理,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同时,该县加强对第一书记的管理,结合人事变动,及时调整充实了280个贫困村、软弱涣散村的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该县加强正向激励,提拔重用96名第一书记,评选并表彰了75名“第一书记标兵”。3名扶贫一线干部被评为“2017年度全省脱贫攻坚工作先进个人”,8名第一书记荣获“全省优秀驻村第一书记”,5名第一书记荣获“全市优秀驻村第一书记”,144名在全县脱贫攻坚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个人获得县级荣誉。

    在今年10月17日的河南省脱贫攻坚表彰大会暨先进个人事迹报告会上,该县上官镇郭固营、大槐树、谢寨三村联合党支部书记王善良荣获脱贫攻坚奋进奖。近年来,他带领村“两委”班子和党员干部,发展产业、引进企业、助力工业园区建设,为贫困户改危房、改院落,硬化村庄街巷,做好25项扶贫政策的落实,使郭固营村65户贫困户中的61户实现稳定脱贫,20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抓好一批村党支部书记。“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该县持续开展农村党组织星级创建活动,夯实村支部书记脱贫攻坚主体责任。该县还举办全县贫困村党支部书记和驻村第一书记脱贫攻坚专题培训班,通过扶贫政策业务培训,增强其履职尽责、助推脱贫攻坚的能力,使之真正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心骨”和“领路人”。

    “作为一名党员,能为家乡做一点贡献,我感觉非常自豪。”该县城关街道谢庄村党支部委员、扶贫专职委员张东瑞是一名返乡创业党员。他投资300余万元在村里建设产业帮扶基地、党员示范基地,安排120余人就近就业,其中贫困人员16名。

    抓好一批党员带头人。该县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认真开展党员“三亮一评”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尤其是一批党员致富能手、创业成功人士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一线,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展示了党员务实担当的良好形象。

    4

    “志智双扶”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该县结合实际,勇于担当,主动作为,突出“扶贫先扶志与智”的工作理念,精准施策,靶向发力,采取有效措施,着力引导贫困户树立自主脱贫思想,为其实现稳定脱贫提供有力支撑。

    “我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把老人照顾好,把小孩教育好,让家里的生活过得更红火。”该县大寨乡汴村村民李雪双一人肩负全家重担,多年来悉心照顾体弱多病的公婆,细致照看年幼的孙子女,把家里家外打理得井井有条。靠着当地政府一系列的扶贫政策帮扶和自身勤劳的双手,李雪双一家于2017年顺利退出贫困户、摘掉了穷帽子,其本人也在当年被评为大寨乡乡级“孝媳妇”,并于今年正式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在60岁花甲之年实现入党夙愿的李雪双,立志用实际行动感谢党恩、回报社会。

    扶贫先扶志,振奋脱贫攻坚精气神。该县自2017年6月份以来,在全县农村开展了“好儿子孝媳妇好闺女孝女婿”评选表彰活动,通过广泛宣传发动,自下而上层层推荐,评选了县乡村三级共4408名“好儿子孝媳妇好闺女孝女婿”以及“孝媳妇娘家”先进典型,并组织开展“身边榜样·两好两孝”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进乡村、进学校70余场次,直接受众15万余人,在滑州大地上掀起“孝老爱亲”热潮,有效解决脱贫工作中存在的“父母贫子女不贫”“父母住旧房子女住新楼房”等问题。

    同时,该县认真选拔脱贫一线涌现的先进典型人物,组建脱贫攻坚“身边榜样”事迹巡回报告团,深入机关单位、农村、学校等作巡回报告,把干部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真实感人事迹宣讲出去,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投身脱贫攻坚、服务脱贫攻坚,教育广大贫困群众牢固树立依靠勤劳双手脱贫致富的正确思想。该县还大力推动移风易俗,在广大农村组织开展“一约四会”、志愿服务等活动,倡导科学文明的生活理念,弘扬勤劳节俭的优良传统,遏制农村红白喜事大操大办,整治聚众赌博等不正之风,破除封建迷信等陈规陋习,积极营造“勤劳光荣、懒惰可耻”的浓厚氛围,助推社会风气向善向上向好转变。

    “我们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相继开展了‘两好两孝评选’‘百企帮百村’‘人大代表在行动’‘金秋爱心助学’等活动,通过宣讲政策、教育引导、示范带动,使贫困群众思想观念由‘要我脱贫’变为‘我要脱贫’,汇聚起了脱贫致富的强大力量。”滑县县委副书记李向前说。

    扶贫先扶智,提升脱贫攻坚主动性。该县切实加强政策引导,设立导向性扶持政策,采取生产奖补、劳务补助、开发公益岗位等方式,提升贫困群众参与度。该县还扎实开展司法扶贫,充分发挥司法系统法律服务的职能优势,以扶贫更要扶智的理念开展“法律扶贫到农户”活动,切实履行“一村一法律顾问”职责,为贫困人口和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着力解决“两瞒两争”、不履行赡养义务等问题,确保精准帮扶政策落实到位。

    同时,该县持续加大培训力度,通过“雨露计划”、专家培训等途径开展实用技术和致富带头人培训,鼓励贫困劳动力掌握1~2项实用技能,培养能人大户带领贫困群众增收脱贫,增强自身发展能力。今年以来,该县共举办县乡扶贫干部、第一书记、村“两委”干部、创业致富带头人等培训班11期,培训5800多人。

    5

    和谐发展社会面貌焕然一新

    群众生活得到保障。“六个精准”等系列扶贫政策的出台,实现了过去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的转变,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有效解决了贫困群众医疗、教育、住房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升了贫困村基础设施,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群众拥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干群关系持续好转。驻村工作开展以来,全县扶贫干部顶风雪、冒酷暑,扎根农村,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扭转了扶贫是“走形式”“一阵风”的错误认识,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得到群众的广泛认可。

    社会风气焕然一新。该县突出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内生动力,强化群众自我脱贫意识,调动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群众真正感受到了日子有盼头、生活有奔头。该县慈周寨镇北李庄村贫困户李守芳,脱贫前院内杂草丛生、破烂不堪,不愿与村民交流,寡言少语。脱贫后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主动跟其他人打招呼,村干部介绍其到村头帮扶基地就业,李守芳拥有稳定收入,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一年来,滑县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成果,捷报频传,振奋人心:全县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底的10.1%下降到2017年底的1.1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906.2元,增幅9.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减贫增收效果明显。

    2017年度,该县脱贫攻坚工作在全省年度考核中获得“综合评价好”的等次,名列直管县第一名,其脱贫攻坚做法也列入中组部的全国扶贫干部培训教材。该县县委书记董良鸿作为唯一的县级代表应邀参加了中央政治局常委、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汪洋主持召开的脱贫攻坚工作座谈会,作为唯一的脱贫县代表参加了国新办举行的脱贫攻坚中外记者见面会,并在全国贫困县党政正职脱贫攻坚专题研讨班上介绍了经验做法。

    “脱贫摘帽只是阶段性目标,全面小康才是我们不懈的追求。下一步,我们将更加坚定地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继续以赶考的勇气、攻坚的锐气、成事的底气,巩固成果不放松,精准发力补短板,壮大产业促发展,夯实基础强保障,用稳定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具体行动和实际成效践行党的宗旨,推动滑县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确保2020年与全省全国人民同步实现全面小康。”安阳市委常委、滑县县委书记董良鸿说。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