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河北新闻 > 【网媒走转改】“福嫂”进京津 巧手同致富
  • 【网媒走转改】“福嫂”进京津 巧手同致富

    时间:2018-02-22 06:36:33  来源:河北新闻网  作者:

    一年到头,不是围着地头转,就是围着锅台转,这是很多地方农村妇女的生活写照,在我的家乡沧州,也不例外。但近两年,这种现象正悄然发生变化,凭借一双巧手和吃苦耐劳的品质,妇女们走出农村,当起“福嫂”,小日子一天天红火起来。

    穿着笔挺的大衣,讲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和传统的农村妇女比起来,49岁的吕玉芬看起来十分“洋气”。听到记者夸奖,她有些不好意思,“我们做家政服务员,穿得干净利索、说话尽量用普通话,这都是最起码的礼仪规范。”

    几年前,吕玉芬的生活是另一番光景。吕玉芬的老家在献县高官乡西高官村,因为距离县城远,乡里也没几家工厂,除了种着自家几亩地,妇女们挣点“活钱”的门路只有在收小枣时给别人家帮忙,辛苦一天只挣七八十元钱。

    “一次机缘巧合,听说市妇联和家政公司组织免费培训,我就报了名,那是我头一回听说月嫂、育婴师这些新鲜的职业。”吕玉芬喜欢和人打交道,学东西特别下功夫,没多久,熟练掌握护理技能的她成了沧州德雨家政服务有限公司的签约家政员。

    “我服务的第一个顾客是盐山的一位产妇,当时自己也很紧张,好在知识储备比较足,干起来很熟练,从那以后我也更自信了。”吕玉芬爱学习、爱钻研,家政公司组织的培训课她几乎样样不落。时间长了,一传十、十传百,吕玉芬凭借良好的口碑成了“金牌月嫂”。

    近两年,沧州市妇联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遇,主动进行对接,积极向京津两地输送家政员。“光月嫂的单子,我去年在天津做了三家,在北京做了三家,每个月的收入都有7000多元。”吕玉芬走了出去,却没忘记老家的妇女姐妹,在她的帮带下,仅高官乡就有70多名妇女做起了家政员。

    作为“娘家人”,看到妇女们钱袋子鼓起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沧州市妇联副主席回建敏很欣慰,她说,2017年,市妇联依托德育家政培训学校等与“北京阿姨来了”“管家帮”等多家家政公司达成协议,输送家政服务业就业妇女5000多人。

    展望新的一年,吕玉芬告诉记者,她也有自己的“小目标”,“北京天津市场大,顾客要求也高,产妇体形恢复、小儿推拿、中西月子餐这些新知识都要学起来。当然,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带动更多姐妹走出去,让咱河北‘福嫂’的牌子越来越亮。”(记者刘荣荣)

    点击进入专题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