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贵州新闻 > 黔西南州贞丰县:“顶坛模式”开启绿富同兴路
  • 黔西南州贞丰县:“顶坛模式”开启绿富同兴路

    时间:2018-12-08 17:48:22  来源:贵阳网  作者:

      12月6日至7日,“秋后喜算丰收账·脱贫攻坚看贵州”——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网络主题活动走进黔西南州贞丰县,探访贞丰县如何将小花椒做成大产业,并依托花椒产业开启绿富同兴路。

      “眼望花江河,有水喝不着;石缝种苞谷,只够三月活;想要吃米饭,除非坐月婆;姑娘往外嫁,媳妇讨不着。”62岁的贞丰县北盘江镇银洞湾村村支书罗泽亮回忆说,这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顶坛片区的歌谣,反映了当地村民生活的艰辛与无奈。

      顶坛片区是指北盘江镇东北部的银洞湾、查耳岩、水淹坝、板围4个村,其中,银洞湾、查耳岩两村涉及农户800多户3000多人,95%的面积是石旮旯。严重的石漠化、贫瘠的土地、恶劣的环境让饱受贫困煎熬的17户村民在这一时期选择举家外迁,离开生活多年的故土。

      穷则思变。1991年春,村民袁家伦的话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我家种的花椒一棵卖了100多块钱,一亩地可种50至60棵,比种苞谷划算多了。”在之后的调研中,大家发现花椒树喜钙耐旱,当地石旮旯里的花椒不仅生长得很好,石头缝里形成的灌丛还减少了水土流失。

      1993年,黔西南州拨款十万元作为发展花椒基地的基金,在顶坛片区及近邻的几个村,村民们展开了一场花椒种植“竞赛”,石缝缝、石旮旯里处处可见村民们甩开膀子种植花椒的场景。到1996年,全镇种植花椒1.06万亩,全州唯一的万亩花椒基地建成。

      看到家乡发展花椒产业的变化,曾经离开家乡的银洞湾村村民胡明忠坐不住了。“当时也是没办法,一年种的玉米只够家里4口人吃半年,要是有产业谁愿意离开家乡呢。”胡明忠说,1999年2月,他带着家人回到了离开10年的老家,加入花椒种植“大军”。与此同时,顶坛片区搬出去的其他16户人家也相继回来,种植花椒。

      变则通。胡明忠购买了50多公斤花椒种子,自己育苗开始种植花椒。到2006年,他卖花椒的收入有3万多元。随着花椒种植规模的扩大,胡明忠的收入越来越多。2011年,胡明忠买了车、修建了三层楼的房子。

      随着花椒产业的发展壮大,2004年,顶坛片区荣获贞丰县新农村建设示范区。2007年,贞丰县被国家十部委授予“中国花椒之乡”荣誉称号。

      目前,顶坛片区种植花椒5.8万亩。“昔日顶坛的不毛之地,变成了今天的绿色银行。”罗泽亮说,万亩花椒基地的启动实施,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形成了治理石漠化成功的“顶坛模式”。

      据统计,从1993年大规模种植花椒以来,顶坛片区的水土流失率比过去下降了40%。目前,该片区95%以上农户都种上了花椒,70%以上的农户已经获得较好效益。

      随着花椒产业的发展,北盘江镇开始谋划新的发展道路。2016年,依托美丽乡村等项目建设,北盘江镇投资7000多万元改善基础设施,并在北盘江大峡谷旁建起了观光玻璃栈道。站在观光玻璃栈道上,险峻的花江坡、壮观的北盘江,以及闻名世界的北盘江大桥尽收眼底。一转身,银洞湾村别墅型的居民住房,掩映在漫山遍野的花椒林中,如画的山地风光惹人醉。

      “依托北盘江大峡谷,这两年‘五一’、国庆期间每天有两三万游客前来游玩。”北盘江镇副镇长卢府说,如今的银洞湾,找到了一条新的发展路。

      “下一步,我们将搞好北盘江大峡谷沿线的开发,走农旅一体化道路,在吸引更多游客的同时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走出新的绿富同兴路。”对于未来,卢府和村民们一样信心十足。记者 刘健

      (《贞丰县:“顶坛模式”开启绿富同兴路》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