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贵州新闻 > 顶云40年——中国农村改革第一乡踏访
  • 顶云40年——中国农村改革第一乡踏访

    时间:2018-11-13 18:12:18  来源:贵阳网  作者:

    当年摁下手印的其中5位村民。 邱高顺 摄

      40年前的今天——1978年11月11日,《贵州日报》头版整版刊载《“定产到组”姓“社”不姓“资”》《“定产到组,超产奖励”行之有效》两篇通讯,并配发“编者按”,详细介绍安顺地区关岭县顶云公社(现为安顺市关岭自治县顶云街道办事处)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经验。

      贵州省委坚决支持“顶云经验”。随后,贵州顶云与安徽小岗实行包产到户的首创,得到了中共中央肯定。1978年11月11日的《贵州日报》,由此被贵州基层干部群众称为省委“11号文件”。

      “顶云经验”彰显了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顶云精神”。

      40年后,改革开放再出发,成为新时代的奋进最强音。记者回访顶云,探寻40年来贵州干部群众在不断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继承发扬“顶云精神”,并将之丰富升华成“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的贵州精神的轨迹。

      11月8日,初冬黄昏,归鸟还巢。

      在关岭县城经营百货的顶云街道石板井村村民陈景驾着轿车,与妻子一道回家。

      淘米、洗菜、做饭。一个小时后,做生意的儿媳、读书的孙子相继返家。一家人边吃饭边聊天,温馨惬意。

      饭后,陈景和妻子和往常一样,出门散步,走出楼房鳞次栉比的村庄,横穿六车道的灞陵大道,来到顶云经验纪念园。

      陈景说,这里是全村人的休闲去处,更是全村人的精神家园。

      高大的顶云经验纪念碑,耸立在休闲广场中央。

      碑座正前方,镌刻着陈高忠、陈忠富、陶天云、罗国民、罗定尧等推动“定产到组”的老人们的画像,碑座另三面,是《贵州日报》1978年11月11日登载《“定产到组”姓“社”不姓“资”》新闻的片段摘录。

      陈忠富,便是陈景的父亲。“北有安徽小岗,南有贵州顶云”,顶云这个万山丛中的小地方,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标志符号,这让陈景和所有顶云人倍感光荣和自豪。

      “顶云经验”——“定产到组”解决温饱,唱响中国农村改革“春之声”

      81岁的陈高忠老人是“顶云经验”的“牵牛鼻者”。回忆起40年前的往事,老人仍然激动不已。

      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定产到组前,搞大集体吃大锅饭,大伙出工不出力,粮食产量上不去,许多人家过完春节就断粮,只能用野菜混合谷糠充饥。”

      1976年初春,顶云公社石板井大队(现为安顺市关岭自治县顶云街道石板井村)陶家寨生产队的村民,一致推选年富力强的陈高忠接任生产队长。

      陈高忠在贵阳修过铁路,做事有眼光,办法点子多。大伙希望能在他带领下,告别“年年饿饭”的苦日子。

      人心所向,难以推辞,自称被乡亲们“赶鸭子上架”的陈高忠横下一条心:“与其饿死,不如拼一把。”

      上任第一件事,陈高忠把陶家寨32户183人划分为3个生产组,“定产到组,超产奖励”。

      在那个年代,这样的做法可是冒着被扣上“走资本主义道路”帽子、受批斗、“坐班房”的风险。陈高忠要求大家保守秘密,只做不说。

      秋天,陶家寨粮食丰收,产量比往年增加了两倍多,人均吃粮从上年的106公斤增加到250多公斤。

      陶家寨人高兴了,但陈高忠还不满意。“搞定产到组,社员的责任心还不够高,能不能把土地分到每家每户,那样粮食肯定能大幅度上升,但风险更大。”陈高忠这样表达当时的心情。

      1978年初春,陈高忠瞒着顶云公社,邀约村民罗明才、李国昌、陈忠富、陶天云、罗国民、罗定尧,在陶家组山林里名叫“灯盏窝”的隐秘地,商量土地分到户的事。一个下午,大家达成了一致意见。晚上,7个人在陈高忠家灰暗的煤油灯下签了“合约”,摁上手印,悄悄实施包产到户。 (下转第4版)

      (上接第1版)

      7个红手印,赢来了陶家组群众生活“柳暗花明”。那一年秋天,家家丰收,各家各户不仅吃上了饱饭,还存了不少粮食。

      7个红手印,引发了顶云公社的“土地改革”。

      陶家组包产到户尽管是“密约”,但“没有不漏风的墙”。1978年的春天,顶云公社28个生产队已有近10个队开始学习陶家组的做法。

      顶云公社出现“定产到组”,这在当时是“破天荒”,逐步引起了县、地区、省和中央高度关注。

      1978年4月10日至13日,关岭自治县县委集中顶云公社全社28个生产队的队长、会计及贫下中农代表64人,参加农村经济政策骨干学习班,时任县委书记李清泉在学习班上,同意在16个生产队试搞一年“定产到组”。

      1978年秋天,中共贵州省委正为参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中央工作会议做准备,关岭县委向时任省委第一书记马力同志汇报顶云公社“定产到组”的情况,马力表示:可以试验。并要求县委整理材料送交省委办公厅,作为参加中央工作会议的参考。

      1978年11月11日,《贵州日报》头版配发“编者按”,整版宣传由记者和通讯员蹲点采写,题为《“定产到组”姓“社”不姓“资”》《定产到组  超产奖励  行之有效》两篇通讯,观点明确、倾向分明。这期报纸反响强烈,被很多地方的基层干部群众称为省委“11号文件”。

      随后的两年,“定产到组、包产到户究竟姓‘社’还是姓‘资’”问题成为全国热议。面对质疑,时任贵州省委第一书记池必卿说:“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指引下,贵州顶云公社“定产到组”经验和安徽小岗村“包产到户”经验得到中央的充分肯定。邓小平同志说:“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

      由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体中国农村改革大幕,在“北小岗,南顶云”两面旗帜飘扬下拉开。

      顶云精神:踩着时代鼓点,为追求美好生活敢为人先,不甘落后

      顶云经验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先河。为贵州山区百姓解决温饱做出了示范。

      20世纪八十年代,顶云乡百姓依靠包产到户,大搞科技兴农,实现丰衣足食,不少人家还盖起了小瓦房、小平房。

      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顶云精神”,一直激励着顶云人与时俱进,不断前行。

      20世纪九十年代,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实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沿海发展大潮,吸引着西部人“赶海淘金”。

      顶云乡年轻一代作出新选择:向先进发达地方看齐!

      “老一代为温饱奋斗,年轻一代为致富打拼。”第一批外出务工的石板井村村民黄元强说,他在1995年就前往浙江打工,第一个月工资400元,相当于当时一年的种粮收入。20多年的奋斗,黄元强从普通工人干到了高管,现在月收入过万元,回村修了楼房,还在关岭自治县城买了房子。

      20世纪九十年代的顶云乡,外出务工人数最多时达6400多人,平均每户有1人在外务工。仅石板井村就有1000人在外务工,占全村人口三分之一。

      21世纪伊始,西部大开发唱响了贵州新一轮的发展强音。石板井村纳入城镇化核心版图,再一次站在改革的时代前沿。

      2011年至2015年,香港港安水泥控股有限公司、顶云220KV变电站、我省“5个100工程”顶营司城垣公园城镇综合体等大型企业和项目落户石板井村,使该村步入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时代。

      春江水暖鸭先知。“嗅觉灵敏”的顶云人,纷纷回归家园。村支书吴兴伦介绍,石板井村当年外出的1000多人,如今只剩下400多人在外安居置业。

      年轻一代回乡发展,大多奔向二、三产业。农业产业又面临新挑战。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了吃饭问题,但这种分散经营方式不适合规模生产。”吴兴伦说,当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目光已经从“向粮看”转为“向钱看”。只有在土地刨出“黄金”,顶云人才能“顶起天上这片云”。

      出路,在于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变一家一户的“单干”为集约化生产。

      顶云人再次走上变革的前沿,开始了“点土成金”的产业革命。

      从2004年开始,石板井村两委就开始引领群众流转土地调整种植结构,发展“以销定产”的市场型农业,这种“打包经营”的新经验曾在安顺市推广。后来,借助贵州的“三变”改革经验,石板井村成立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实现了“千斤粮”向“万元地”的转型。

      目前,石板井村级合作社发展关岭牛200多头,种植牧草700余亩;种植683.9亩生姜、蔬菜;种植温克提子160余亩,平均每亩收入2.5万元。截至2017年,石板井村现有集体资金共215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800元。1062户4389人都走上致富坦途。

      从为“饱肚子”实行包产到户,到为“钱袋子”外出务工,再到“奔小康”回归家园,顶云人踩着时代鼓点,在每一个发展节点勇立潮头。

      贵州实践:以群众追求美好生活为目标,为同步小康拼搏创新、后发赶超

      顶云经验,是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的样板之一,是贵州不甘贫困、敢为人先的精神写照。

      谈及顶云经验,安顺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尹恒斌如此解析:“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追求目标。顶云经验作为中国农村改革的首创,其敢为人先的精神是一笔宝贵财富,为贵州干部群众求实创新、拼搏奋进开了好头。”

      我国农村改革就是通过生产关系的变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早在1985年,邓小平同志就提出我国农业发展“两个飞跃”的重要思想:“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

      被历史贴上“三无”贫困标签的贵州,改革开放的道路更显艰难。但贵州干部群众不屈不挠,上下求索,生动演绎了40年改革开放的“贵州实践”。

      从“顶云经验”开始,一次次改革,推动着贵州从“谋温饱”迈向“谋小康”。

      1988年,毕节试验区经国务院批准建立,开启了探索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互为促进的中国农村发展之路;

      1993年,湄潭县“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改革,写入中央文件,在全国推广,纳入有关法规,一直沿用至今;

      2001年,由余庆县成功探索的“四在农家?美丽乡村”改革,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广;

      2017年和2018年,发端于六盘水市的农村“三变”改革,连续两年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的《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

      顺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贵州持续探索规模化经营的 “第二次飞跃”。

      东风风来铺锦绣,老树春深更著花。随着党的十八大召开,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到来,贵州决胜全面小康剩下的“最后一公里”。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走出一条不同于东部,有别于西部的发展新路”的嘱托,贵州感恩奋进,赢来了加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围绕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贵州以开局就是决战,起跑就是冲刺的态势,撸起袖子加油干,迈开步子加快赶,创造了经济增速连续6年位居全国前三的喜人成绩,“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的贵州精神旗帜高高飘扬。

      贵州这片热土,不断孕育着新的希望,承载着新的奋进。

      2018年,贵州旗帜鲜明地提出“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围绕思想观念转变、产业发展方式转变、作风转变“三场革命”,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吸引城市人才下乡、外出能人返乡,激活生产发展各要素,对土地、林地等资源实行集约经营,让农民千年盼望的“土中生白玉,地里出黄金”成为现实。

      依靠土地,贵州踩着时代鼓点,奋力砥砺前行,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

      跳出土地,贵州以开放促开发,激活发展动能,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记者 刘莹 胡丽华 王宁 杨小友)

    编辑 汪东伟

    统筹 彭钥嘉

    编审 吴亚鹏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