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广西新闻 > 荒凉滩涂变风情小镇 看北海市侨港镇的美丽蝶变
  • 荒凉滩涂变风情小镇 看北海市侨港镇的美丽蝶变

    时间:2019-04-20 17:30:28  来源: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作者:

    昔日荒凉滩涂 今朝风情小镇

    ――看北海市侨港镇的美丽蝶变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管林华

    海平浪静,渔船荡漾,游艇飞驰;游人海滩信步,沙滩车轰鸣;海鸟翱翔天空……4月17日,记者走访离北海银滩一箭之遥的侨港浴场,一派祥和、美丽的滨海画卷映入眼帘。侨港浴场在敞开怀抱迎接八方游客的同时,也见证了侨港镇从荒凉滩涂到滨海风情小镇的蝶变。

    “40年来,侨港镇从建镇初期仅有的300多艘风帆小船,已发展到1000多艘大功率渔船,成为全国渔业重镇;企业从建镇初期仅有2家,发展到近20多家;以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年接待游客近200万人次。”北海市银海区侨港镇镇长郑道富自豪地说。

    然而,40年前,这片位于北海市西南面的土地是一幅令人唏嘘的沧桑景象。

    “夹杂着野草的荒滩,坟头随处可见。”侨港镇老年协会会长、老归侨卢瑞明今年已经75岁,对昔日的荒凉情景仍然记忆犹新。上世纪70年代,20多万华侨被越南驱赶回国,1978年,卢瑞明一家七口摇着六七米长的风帆船回到北海。

    1979年6月,国家根据难民的意愿并结合他们的生活特点,在北海一片荒沙滩上划出1.1平方公里,与联合国难民署共同出资建立了难民安置点――华侨渔业公社,安置难侨7700多人,这便是侨港镇的前身。

    “后来多数归侨搬进了安置公寓,虽然面积不大,但那是一个真正的家。”卢瑞明说,安定的生活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对归侨的关心关怀。时隔不久,被誉为渔船之“家”的电建港竣工使用,归侨发展渔业的干劲更足。

    上世纪90年代初,搭上国家改革开放这艘“快船”,得益于国家大力发展海洋捕捞业,依托北部湾丰富的渔业资源,在广大归侨艰苦努力下,侨港镇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捕鱼的风帆船逐步更换成小功率船,小木船换成了大铁船。”今年70岁的侨港裕华渔业公司员工、老归侨卢德华说,部分人在镇上买地盖起小洋楼,买了小轿车,还有的在市区购买宽敞的商品房,日子是越过越富足。镇上的生活配套设施也逐步完善,小镇越变越美。

    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作为难民安置点,侨港镇把“分散安置”改为“集中安置”,把“改行安置”改为“归行安置”。因为创新的思路及良好的安置效果,被联合国难民署誉为“世界难民安置的橱窗典范”。

    40年众志成城,40年跨越发展。

    如今,侨港镇人口发展到1.8万人,归侨侨眷占95%。该镇党务、侨务、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先后获得全国侨务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文明镇、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2017年入围全国特色小镇,2018年列为广西第一批特色小镇和列入广西旅游型特色小镇培育名单。

    党的十八大以来,侨港镇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迈向更高质量发展。北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侨港特色小镇培育建设工作,着力把侨港打造成为北部湾渔货交易中心、北海美食中心、北海旅游新目的地,构建北海乡村振兴的“桥头堡”,争创全国第一个联合国人居示范小镇。

    “广大归侨深受鼓舞,相信日子会越过越好。”卢瑞明第一批带头签订棚改搬迁协议,积极参与到侨港海洋小镇建设工作,期盼生机勃勃的滨海风情小镇早日建成。

    郑道富告诉记者:“目前,侨港棚改一期项目已开工,项目占地约18亩,总投资约2亿元,建筑面积达6万平方米;棚改二期项目用地约50亩,正在进行土地和房屋征收工作,目前已完成290户搬迁协议签订,正在拆除侨中片区地上建筑。”

    “呜、呜、呜”海上船舶传来嘹亮的汽笛声,催人奋进。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