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广东新闻 > 佛山万亿民营制造“大象起舞”
  • 佛山万亿民营制造“大象起舞”

    时间:2018-11-17 17:48:03  来源:  作者:

    作者: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周强 刘宏宇

    民营制造“佛山样本”,不靠海、不是省会城市、不是特区,没有特殊的政策和资源,靠的是其自上而下全方位、系统性的改革创新和真抓实干。

    作为全国唯一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广东省佛山市始终坚守制造立市,试点工作开展两年多来,特别是在中美经贸摩擦加剧和经济前行压力不断加大的背景下,佛山民营企业在两万亿工业总产值基础上“高位过坎”,依然保持较快增长,呈现出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三变”新趋势。

    近日,《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调研了解到,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佛山新产业新动能加速成长,目前初步形成了机器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军民融合五大新兴产业,涌现出嘉腾、利迅达等一批国内领先的本土机器人企业。截至2017年末,佛山市共有数控装备、工业机器人等规模以上智能装备制造企业300多家,开展“机器换人”的企业超过400家,在工业领域应用机器人超过7000台。

    “佛山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在优环境、建平台、降成本、助融资、育动能、强要素等方面打出一系列组合拳。”业内专家向记者表示,“佛山样本”不靠海、不是省会城市、不是特区,没有特殊的政策和资源,靠的是其自上而下全方位、系统性的改革创新和真抓实干。

    万亿制造体“高位过坎”

    2015年12月,国家发改委授予佛山市成为国家唯一的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两年多来,佛山制造业保持较快增长,制造业结构不断优化,新旧动能转换步伐加快,转型升级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制造业总量“大象起舞”,民营经济活力迸发。2017年,佛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549.6亿元,增长8.5%。作为经济发达地区,佛山能够在大体量基础上实现较快增长,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发挥了关键作用。

    “近年来,佛山工业总产值达2.4万亿元,规模居全国第6位,超过了广州等一线城市。”佛山市发改局局长张开机向《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表示,强大的工业制造支撑了佛山发展的底气,特别是民营经济活力持续迸发,去年民营企业投资占总投资比重达到70%。

    科力远混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去年将公司总部从长沙搬到了佛山,工厂占地6万平方米,总投资100亿元,目前已完成首期40亿元投资。公司副总裁易显科告诉记者:“公司选址佛山正是看中了佛山完善的产业链。一个简单的五金件,从下单到出厂,只要5小时,而其他城市可能需要一周时间。”

    二是传统产业“发新芽”,制造业结构不断优化。优势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2017年全市优势传统产业实现总产值8543.54亿元,增长11.1%,分别较2015年、2016年加快3.0、6.0个百分点,扭转了过去几年增速下滑的势头。

    作为推动制造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引擎,佛山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去年实现总产值10238.73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5.8%,较2015年提高7.7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实现总产值1739.77亿元,增长16.3%,持续保持高位增长。

    “佛山工业占GDP比重60%左右,实现高质量发展,工业的作用很大。”佛山市经信局局长刘铭恩向《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介绍,转型重点在于企业生产的智能化和企业产品的智能化,“以前单卖机器的路子已经走不远了,现在需要提供整套的智能化生产方案。”

    三是制造业新动能积蓄壮大。佛山新产业新动能加速成长。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美云智数科技公司是美的集团IT部门孵化而成的独立子公司,今年营收将超过3亿元,其利用服务美的成功经验,为其他传统制造企业提供数字化改造方案。公司总经理谷云松认为,凭借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风口,公司业务能保持100%高速成长,将成为数字经济的典型受益者。 

    政策资源聚焦“两座灯塔”

    围绕我国民营制造业转型升级面临的成本高、融资难、融资贵、新动能发展不足、创新能力较弱等突出问题和短板,佛山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聚焦“降成本、助融资、促创新、搭平台和优环境”综合发力,打出了系列组合拳。

    一是“制造立市”发展理念贯穿决策始终。从每年常态化开展企业的“暖春行动”实时搜集企业诉求,到划定350公里产业保护区确保工业用地规模,再到全市高规格表彰企业家、奖励工匠技师,佛山各级政府释放出重视制造业的强烈信号。佛山市委书记鲁毅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企业家和工匠就是佛山工业城市两座灯塔。”

    从事汽车内饰制造的上市公司天安新材常务副总经理徐芳认为,佛山制造氛围浓厚,没有像很多地区那样大搞房地产开发,而是敢于“烧冷灶”。在近年来传统工业产能过剩、房地产发展难以为继的形势下,佛山的制造业优势非但没有动摇,还在不断加强,给了企业家转型升级的信心。

    二是善用“两只手”搭平台发挥“杠杆效应”。佛山在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注重用好市场和政府两只手。一方面,佛山把“放管服”改革作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先手棋”,率先推进“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模式改革,简化申报程序,最大限度调动企业投资经营的自主性;另一方面,政府利用财政资金,通过引导行业搭建服务平台的方式,帮助企业解决问题。

    比如,针对企业技术改造难的问题,佛山近三年安排24亿元财政扶持资金支持企业技术改造,以10倍杠杆撬动了企业技术改造的积极性,去年佛山完成工业技术改造投资771.5亿元,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增长39.4%,连续4年总量位居全省首位。佛山财政局局长江启强说:“财政资金毕竟有限,只有通过扶持各种平台,做好公共服务,才能更好促进制造业整体性发展。”

    三是双向发力降成本构筑制造“高地”。不断高企的经营成本是实业经营的最大“拦路虎”,佛山市坚持政府降本减负和企业内部挖潜双向发力,打造成本“洼地”。

    政府层面,佛山建立“零收费”制度,废除企业行政事业性收费,同时制定降成本“佛山十条”,从税收、用电、用气、用地、物流、社保等十个方面,帮助企业降低成本。

    企业层面,组建“众陶联”“众铝联”等行业供应链服务平台内部挖潜降负。由佛山东鹏陶瓷等16家企业发起成立的“众陶联”互联网平台,为陶瓷企业提供原料采购、产品销售、金融、环保、创新、物流等供应链集成服务。

    “目前,平台累计交易金额超352亿元,为平台内企业平均降低成本11.6%。”众陶联公司总经理蔡初阳向《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介绍说。

    转型升级仍待持续发力

    采访中,主管干部和行业专家向《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表示,当前佛山改革试点也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特别是一些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仍然成为束缚民营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枷锁和脚链。佛山基层干部及企业人士希望国家在重大科研布局、盘活工业用地以及本地农商行转制方面予以支持。

    一是创新能力难以支撑制造业转型升级。佛山民营制造业以传统产业为主导,产业转型升级既要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又要注重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从目前看,这两方面都还处在点状突破阶段,高技术制造业占工业总产值比例偏低。

    “佛山中小微企业占比高达95%以上,这些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普遍面临创新成本高、负担重、风险大等问题,增加研发投入的积极性不高,加上长期形成的路径依赖,仍然沿袭传统的增长模式。”佛山市科技局局长周佩珊表示,与苏州、武汉、杭州等相比,佛山科教资源、高端创新资源匮乏,难以满足佛山制造业转型升级源源不断的创新需求,需要国家在重大科技资源布局方面予以支持。

    二是土地等要素瓶颈突出,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制约。“佛山市土地开发强度已经超过35%,而且土地破碎率较高,制造业用地供需矛盾紧张,土地改造成本高。”佛山市市长朱伟建议,国家对于制造业占比较大城市的用地政策应有所区别,对于佛山这类以制造业为主的城市,国家层面宜制定有针对性的用地政策,以更好地促进制造业发展。

    三是支持佛山农商行转制破解资金供需矛盾。近年来,佛山通过建设创投小镇、发展融资租赁为解决民营制造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做了大量工作,但资金供需矛盾仍较为突出。

    “佛山民间金融资源雄厚,但受制于中小企业融资尚存在的诸多体制性障碍,存贷比一直比较高,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朱伟表示,佛山市法人金融机构数量少,没有城市商业银行、信托等本地法人金融机构,经营自主性不足,“佛山本地共三家农商行,占据了全市50%的金融资源,但根据规定,绝大部分要投向农业,与其制造业大市的发展地位不相匹配,建议相关部门参考苏州经验,试点农商行就地转为城商行。”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