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福建新闻 > 武夷山:红军街的灾后重生
  • 武夷山:红军街的灾后重生

    时间:2020-09-02 17:53:40  来源:台海网  作者:

    一个月前,武夷山洋庄乡大安村遭遇百年未遇洪水,依靠机制创新、干群凝心聚力,如今村庄重现生机

    红军街的灾后重生

      台海网8月15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1600多米的大安村红军街,7家民宿重新开张,夏日午后,三三两两游客与当地百姓攀谈闲聊,山乡水村生机盎然。可就在一个月前,该村遭受了一场百年未遇大洪水。

      “7月8日接到通知,我把消息转到了村里微信工作群,通知9日有暴雨。”大安村党总支书记江秀萍说。7月9日凌晨4时起,大雨倾盆而下,3小时的降雨量达到122.9毫米。次日清晨5时许,江秀萍起了个大早,发现西溪河水暴涨,而且浑浊不堪,水里夹杂着不少树枝。

      6时37分,江秀萍再次在群里发信息,通知各村党员干部、村民代表赶紧行动,下沉一线转移危险区域的群众。“主要是红军街沿河一侧的群众,这里地势低,旧房子较多。”她穿上雨衣冲进雨中,到河边巡逻。与此同时,村干部和群众手持铜锣、喇叭等沿街逐户敲门。不少村民自愿帮忙,将一名不愿撤离的70岁老人抬上高层,一些村民还帮忙劝退了河边钓鱼的群众。

      100多名村干部、村民代表与群众携手筑起了一道“战斗堡垒”,仅仅30分钟,迅速转移了400多名群众。7时许,山洪夹着泥石一泻而下,红军街水深达70厘米。由于转移及时,当地无人员伤亡。

      “高效率来自于好制度。去年9月武夷山市推行‘双联双评’机制,由村党委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再评定星级党员、星级党组织,双向回路循环,党组织与党员、党员与群众联系更加紧密。这也是我们能够迅速安全转移群众的法宝。”江秀萍说。

      洪水过后,路、水利、电信等设施损毁严重。要尽快恢复群众的生产生活秩序,汇聚救灾更多的力量,这时“机关联乡村”机制就有了用武之地。南平市去年推出“机关联乡村、党建促振兴”机制,旨在引导机关党员干部走出机关、深入基层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大安村的联建单位是武夷山市公安局,洪水过后,以联建单位为主力的60多名志愿者迅速赶到村里,经过6个多小时的努力,清除红军街上的全部污泥和垃圾,解了村里的燃眉之急。

      与此同时,洋庄乡党委政府积极争取,运用机关联系企业、商会的机制,将企业、乡贤引进来,为救灾添砖加瓦。目前,当地已经组织建筑工程企业20余家300余人、大中小型机械设备数十台、各类救灾物资1909件。乡贤吴富龙还自掏腰包送来了350公斤的蔬菜,每个受灾群众分到了三四样菜,村民无不拍手称赞。

      “到了7月12日,我们基本恢复了生产生活秩序。7月16日,武夷山市在现场开了部门共建现场办公会,吹响了灾后重建的‘集结号’,推动洋庄乡灾后重建工作。”洋庄乡乡长张杰说。 (福建日报记者 赵锦飞 通讯员 崔雷明)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