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福建新闻 > 隐士邱葵:遗诗却聘 名动天下
  • 隐士邱葵:遗诗却聘 名动天下

    时间:2019-03-15 22:45:15  来源:泉州晚报  作者:

    宋末元初,他积极参加抗元活动,斥背叛、控血腥,吟咏连篇;后来,元帝征召,他抗节不附,隐居海岛;明代以后他被祀为神,今仍奉于安海瑞丰殿等宫庙

    千年古刹离相院

    核心提示

    明代晋江名士陈紫峰曾称:“吾乡文献,在宋出则有苏子容,处则有邱吉甫。”苏子容即指北宋名相苏颂,而邱吉甫为处士(亦称隐士)邱葵。这位邱葵究竟是何许人也,竟然能与名相苏颂并驱而论?本期《温陵志》为您揭秘。

    □泉州晚报记者 吴拏云 文/图

    端方肃穆的瑞丰殿

    风度凝然 振鹭立鹤

    “塔峰蕴秀堪寻胜,兜岭含情可显灵”。这是瑞丰殿外拜亭的一副柱联。瑞丰殿,位于晋江安海镇塔兜村,宫宇虽不大,仅有主殿与拜亭,却也显得庄重典雅、端方肃穆。据悉,殿内主祀“邱王爷”,即宋末元初理学家邱葵。而据主殿墙壁上的《瑞丰殿碑记》载,邱葵是在明初入祠受祀,并被敕封为“泉郡瑞丰殿代天巡狩邱王府正堂”的,当时“明太祖赏其气节祀为神”。一位理学家能受明太祖朱元璋的赏识,那自有其独特之处。

    邱葵,字吉甫,号钓矶,生于宋理宗淳祐四年(1244年),据邱氏族谱载,其祖原居于晋江城西南临漳门内植福里(今龙头山一带)。元初,邱葵即避世隐居于当时的同安小嶝屿,故世人多称其为泉州同安人(今为厦门翔安人)。

    翻阅万历《泉州府志》等典籍,皆将“邱葵”写为“丘葵”。作为姓氏,清代以前的古书上绝大多数用“丘”而不用“邱”。但在清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帝颁发诏谕称:孔圣人名“丘”,为了尊敬先师,后人必须避讳。于是,“丘”姓族人此后便改为姓“邱”,沿用至今。对于邱葵(丘葵),万历《泉州府志》载曰:“丘葵,字吉甫,同安人。风度凝然,如振鹭立鹤。蚤有志于考亭之学,初从辛介甫,继从信州吴平甫授《春秋》,亲炙吕大奎、洪天锡之门最久。宋末科举废,杜门刻志,历学不求人知。著有《易解义》《书解》《诗口义》《春秋通义》《四书日讲》《经世书声音》《既济图》《周礼补亡》。号钓矶,其居在海屿中。”清代《闽中理学渊源考》中“征士丘钓矶先生学派”一文称:“按钓矶先生传称,师从吕朴乡(吕大奎)、洪阳岩(洪天锡)之门最久,当时师门讲授,无从可考。所著诸经说及文篇亦无传,仅存者惟《周礼补亡》及其诗集耳。”

    从历史文献的记载中不难看出,邱葵先后师从辛介甫、吴平甫、吕大奎(古书也作“吕大圭”)、洪天锡等多位名师,是南宋理学家朱熹的四传弟子。青少年时代的他,“黄卷十年子”,为学刻苦用功,且造诣深厚。遗憾的是,在南宋咸淳十年(1274年)之后,科举考试就因战乱而中断了。本来踌躇满志、希望在科举上一鸣惊人的邱葵,在“补郡弟子员”之后,还来不及搭上乡试“末班车”,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宋王朝以摧枯拉朽之势倒下,他在宋治之下寻求功名的梦想也碎了一地。虽然元延祐二年(1315年)科举考试得以恢复,但邱葵无意为元廷效力,根本不屑于参加那时的科举考试。所以终其一生,邱葵都只是一位秀才,以至于他晚年时常以“老秀才”自嘲。

    九日山上摩崖石刻众多,邱葵曾携友同游此地。

    隐遁海岛 耕钓自给

    爱好文史的邱永亮老先生告诉记者,邱葵的一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刻苦奋学的青少年时代;其次是宋末,元兵入闽,忠节守志,奋起抗元的阶段;最后是宋亡,绝意不仕元,致力于教学、著书,直至去世。

    南宋德祐二年(1276年),泉州招抚使蒲寿庚降元,胁迫邱葵的老师吕大奎署降表,结果吕大奎不从,逃亡之后惨遭杀害。获悉敬重的老师遇害,邱葵“痛愤不欲生”,遂吟咏连篇,怒斥蒲寿庚的背叛,控诉元军的血腥,这些诗歌“忧悲恫切,读之能令壮气竖发,亦可感泣沾襟”。如,《秋兴二首》诗曰:“一岁四时秋最惨,况于人世尚流离。向来犬吠鸡鸣处,今见猿啼鬼哭悲。泪洒黄花金灿烂,魂销白骨玉参差。满山寂寞秋梧冷,正是愁肠欲断时。”《哭吕朴乡先生》诗曰:“已拟侍荷橐,俄抽似叶身。甘为南地鬼,不作北朝臣。屋壁遗文坏,邻州战血新。劫灰飞未尽,碑碣托何人。”除了用诗歌抨击元军外,邱葵也身体力行地参与抗元活动,他甚至还让长子随张世杰入粤勤王,保护南宋幼主。

    集美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许文君曾对邱葵的《钓矶诗集》进行探析,她表示,《钓矶诗集》记下了蒙元灭宋的惨烈历史,也记载下了邱葵那一段充满辛酸、苦楚、悲愤的心路历程。邱葵诗风沉郁顿挫,语言自然质朴,诗中处处闪现其爱国思想,展现其高洁品格。

    元军接管泉州后,抗元志士岌岌可危。“吾既不能挽江河以为恨,奈何受其牢笼”,乱世之中,邱葵只能选择隐遁他方。海屿小嶝,成了他眼中理想的避世孤岛。邱葵迁居小嶝屿(当时属金门辖内,金门又属同安管辖),以“钓矶翁”自号,耕钓自给,杜门著书,在数十年间成就了《易解义》《春秋通义》《四书日讲》《周礼补亡》等一系列著作。

    瑞丰殿内主祀“邱王爷”

    却聘明志 忠贞节义

    我们都知道,“穷游”是现代人创造的新词汇。但大家可能不知道,古人也曾为邱葵创造了一个独特词汇——“贫隐”。《续修四库全书》里收录了一篇《邱吉甫先生传》,文称:“(邱先生)知不可奈何,始一意著书……得其传者为吕椿,字之寿,晋江人,初从先生学贫隐授徒,词赋敏捷……”可见当时邱葵在小嶝屿上的日子,过得十分艰苦。但是,清贫却难改其志。

    元朝确立统治后,四处搜寻名士、能人为其政权服务,在风闻邱葵名气颇高之后,元帝特遣御史中丞马祖祥(字伯庸)前来征召邱葵。不料,邱葵竟以“种圃自匿”,避而不见,完全不给元帝和马祖祥面子。后来,马祖祥带着府官达鲁花赤“贲币至家”,前来重礼聘请。在金银财宝面前,日子过得苦哈哈的邱葵照样没有选择“折腰事权贵”,而是果断回绝了延聘要求。最后,马祖祥无计可施,只好“取其书以去”。万历《泉州府志》载:“元时,倭寇至其第,他无所犯,惟取遗书以去,故其著述多无传者。”可见,马祖祥将邱葵的书抢走,致使这些书未能流传后世。

    马祖祥走后,邱葵决意不仕出,并赋“却聘诗”一首以明其志:“皇帝书徵老秀才,秀才懒下读书台。张良本为韩仇出,黄石特因汉祚来。太守枉劳阶下拜,使臣空向日边回。床头一卷春秋笔,斧铖胸中独自裁。”敢拿皇帝开怼,邱葵展示的不仅有气节,还有惊人的胆量。这首诗极大地鼓舞了当时不堪忍受元廷统治的宋室遗民,并在后世被广泛追诵。

    深以不能挽回宋室江山为恨的邱葵,甚至留下遗嘱告诫诸子:“吾老矣,死之日,慎勿治坟茔,惟深藏地下,勿为人所识。”言下之意就是故国不在,无颜面见人,所以死后也不治坟茔,彻底一“隐”而终。

    据邱永亮介绍,受邱葵影响,有元一代,金门士子无一人应科考,也无一人为元官。有史家评价,邱葵对于金门教化的影响,是朱熹之后的第一人。感叹其忠贞节义,后人还将邱葵与谢翱(霞浦人)、郑思肖(连江人)并称为宋末元初“闽中三君子”。

    邱葵卒于元统元年(1333年),享年90岁。据明代兵部主事卢若腾在《钓矶诗集·序》中所述,邱葵身后,他的家人遵其遗嘱,在小嶝屿薄葬之,“先生一抔土,不立碑碣,入国朝二百余年无知之者”。明代蔡献臣有《访小嶝屿丘吉甫先生旧宅》诗咏之:“一卷突兀水中间,遥想先生冰雪颜。人拟柴桑真伯仲,诗追击壤异间关。生当颓运身终隐,志在遗经手自删。为问百年归骨处,后昆指点泪痕斑。”

    后来到了明万历年间,经邱葵后裔争取,“官为勘验,劚地得志铭,乃加封而表识焉”,找到了邱葵葬身的确切地点。再后来,后裔就地构坟,刻石立碑,书“宋隐士钓矶丘公之墓”。可惜,1958年该陵墓被破坏,迄今未修复。

    元顺帝至元年间,同安县尹孔俊建大同书院祀朱熹,以吕大奎、邱葵配祀。明洪武元年(1368年),邱葵又与吕大奎一同入祀同安朱子祠。

    邱葵曾上九日山寻访秦系遗迹。图为如今九日山的秦君亭。

    游历四方 执教芝山

    邱葵生平也爱四方云游,在泉州,迄今许多名胜都留下了与之相关的诗赋或传说。譬如,邱葵曾邀朱子理学同仁、建阳熊退齐共游南安九日山,以赋诗的方式追慕早年隐居于九日山的唐代诗人秦系及唐相姜公辅,同时还追忆朱子“昔年此游历,爱有妙句留”。邱葵也曾数次游历清源山、紫帽山,并留有《七月望日再游弥陀岩》《嗟哉赵公子诗》《怀古愚兄》等诗歌。

    千年古刹离相院位于现今泉港区山腰街道的繁华闹市之中。该寺肇建于唐天祐六年(909年),初名“荐福”;北宋治平年间(1064—1067年),改额“离相”。其地宋时隶属惠安县德音里。古时的离相院,重林茂树,寺中原有书院。邱葵曾多次造访该寺,留下脍炙人口的诗篇。据载,邱葵“三年托迹此丛林”,在3年内先后4次落脚离相院。近年出版的《离相寺》一书中,也收录了邱葵的三首诗。其中《离相院》一诗曰:“一夕僧留宿,翛然万虑空。草分仙掌绿,芬发御袍红。白鸟松梢雪,玄谈塵尾风。因悲人世上,终日业尘中。”

    元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宋抗金名将刘锜的后裔刘君辅礼聘邱葵至芝山(现石狮祥芝)执教。邱葵在芝山这一教学,竟坚持了27年之久。据文献载,早年,在有朱熹题刻“小山丛竹”的芝山上,还曾有邱葵镌石诗一首:“床头枕是溪中石,井底泉通竹下池。宿客不怀过鸟语,独闻山雨对花时”。此外,邱葵还为刘氏族谱撰写了《芝山刘氏书塾记》《芝山慈济宫记》《丰山岩记》等文章。

    据《泉西锦塔邱氏家谱》《清源邱氏旧谱引》《琼山丘氏族谱》等谱牒记载,邱葵的后裔曾派衍到海南琼山,并在明代出了位博学经世的丘濬(字仲深,号琼山,谥文庄),其官至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时称“阁相”。丘濬曾在途经晋江时,来到泉州城内祖地寻根访亲。据悉,琼山邱氏在元末就有族裔重返泉州来繁衍生息,故如今泉州地区不少邱氏以“琼山衍派”或“琼山传芳”为堂号。

    据悉,邱葵的著作如今遗世的仅有《周礼补亡》和《钓矶诗集》。其实,就连《钓矶诗集》也差点与世人擦肩而过。该诗集原本只有家传抄本。明永历年间,同乡林霍找邱葵后裔借阅,诗集方始面世。其后,卢若腾进行校正并一度谋划出版未果。清康熙年间,邱氏裔孙邱国珽搜集其诗194首,分为三卷,以《独乐轩诗集》为名予以刊行。再后来,诗集又数历刊刻(多为抄本和刊本合并)。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由邱氏裔孙邱炳忠再度刊发,共收诗346首。这也是当下邱葵诗集的定版。

    卢若腾对邱葵青睐有加:“先生所以取重后世者,不专在是。夫为学,莫急于明理;明理,莫大于维伦。先生伦完理惬,行谊堪为后学楷模”。邱葵《钓矶诗集》内有一首《赏梅分韵得殊字》,诗曰:“梅是花中先觉者,天才迥与众芳殊”。应该说,隐遁海屿、忠义守节的邱葵,也让我们嗅到了“梅”的芳气。

    《周礼补亡》在泉南尚有遗本,此为现代复印本。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