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福建新闻 > 千方百计留住“根” 莆田学院迁建一期工程完成征迁任务
  • 千方百计留住“根” 莆田学院迁建一期工程完成征迁任务

    时间:2019-01-17 18:00:42  来源:台海网  作者:

      台海网1月17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1月15日,阴冷天,在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镇的渭阳村址上,工人们正紧张地忙着施工,这是莆田学院迁建项目一期工程现场。昔日的渭阳村已远去,今年9月,5栋大楼将在这崛起。自2017年12月征迁启动,至去年8月项目开工,仅仅8个月,荔城区政府多项暖心举措并行,推进和谐征迁,真正把百姓揣在心窝,整个渭阳村100%签约率、100%交房率、100%拆除率。

      “四以四促”显成效

      今年9月,位于荔城区西天尾镇的大学城,有望迎来第一批新生。

      从2018年8月开工建设至今,这个省重点项目和莆田市委、市政府的“一号”工程,正稳步推进。眼下,图书馆已进入基础施工环节。

      2018年年初,莆田市委书记林宝金对大学城的迁建工作提出要求:定位要高、视野要宽、规划要长远,按照“一次性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将大学城打造成“实用有特色、大气不浪费”的标志性工程。

      打造一项工程,绕不开征迁。而征迁的头一件事是土地丈量。

      2017年4月的一天,西天尾镇总工会副主席邱袁芳与同事一起,打算走访几户人家。没想到车子刚到渭阳村村口,就遭到几个村民的包围。

      “他们说我动员大家搬迁,是会断子孙后路的。”如今,谈到这段经历,邱袁芳脸上带着苦笑。

      在征迁的最初阶段里,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

      2016年末,邱袁芳接到任务:入户丈量土地。“针对未丈量的人家,我入户动员,宣传征建政策。”邱袁芳告诉记者,让村民知道村里这块地以后是要做教育的,大学城是造福子孙的项目。

      烈日下,田垦上,榕树边,都曾留下干部和群众交谈的背影。“多的时候,一户人家走上多少趟都数不清,最后才说通,很多签约甚至都是在半夜进行的。”邱袁芳说。

      目前,莆田学院迁建项目一期工程已完成项目供地746亩。这746亩地,约16.2万㎡建筑面积,涵盖整个渭阳村。在完成土地征收的工作基础上,房屋征迁工作也相继完成。签约566户,其中一期项目涉及“一主四从”及文管学科组团用地,均已净地交付连片施工。

      8个月的征迁速度,换位思考是秘诀。莆田市荔城区常务副区长郑群星说,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坚持根据不同节点的征迁工作的不同特点,深入研判征迁工作的不同形势和群众的心理诉求,他慢慢摸索出这个“四以四促”的工作方法,即以谈促迁、以拆促迁、以建促迁、以解促迁的征迁工作策略,自始至终与群众交朋友、算细账,耐心细致做群众思想工作,征迁工作才得以提速推进。

      心系群众重民生

      15日早上8点多,渭阳村村民钟国珍就来了安置区现场。“这关系到我们整个村的安置房建设,我天天都来现场,监督施工的情况。”钟国珍说。

      郑群星说,荔城区在安置区、民俗风情园等项目的策划、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群众诉求,历经20多场的群众座谈会、十几轮的调整完善,取得社会认同和群众支持。其中的亮点,就是让当地的群众参与建设,群众可以参与项目的策划、监督。

      大学城的建设,是民生工程。既是民生工程,如何保护群众利益?郑群星说,要在群众最关心的安置区上做足功课。安置区在规划选址阶段就充分考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选择在莆田学院迁建项目正对面、土地价值相对较高的地块建设安置区,适应群众生活交际需要,保障群众经营生产的需要。

      在征迁的同时,供地135亩、建筑面积约27万㎡的民房安置区蓝图也摆在群众面前。

      “我们最大的目标,是不要让项目村变成信访村。”郑群星说,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荔城区用安置区建设速度消除群众疑虑、取信于民,项目从土地报批、项目立项、工程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等前期手续办理到正式开工建设仅用时8个月,创造荔城安置房建设的新速度。截至目前,安置区已全面开工,工程进展顺利。

      高速度的背后,是荔城区政府将群众装在心中,全力推进民生工程的真实写照。

      2018年6月28日晚上,渭阳村的会议室里,讨论声此起彼伏,项目征地拆迁扫尾工作推进会仍在进行。自2017年项目推进以来,荔城区始终坚持一线指挥、一线研究,坚持每周深入项目实地,实时掌握项目进度,并形成周例会制度,及时排查梳理矛盾隐患,共形成了12份工作推进纪要或备忘录,协调解决了几十个制约项目推进的重点难点问题,有效保障了项目加快推进。

      千方百计留住“根”

      746亩地,曾是西天尾镇渭阳村整村566户的家园。整个村搬移,何处寄家园之思?

      在偌大的大学城规划图中,有一片古民居区格外显眼,这是征迁过程中保留下来的120间黄氏古民居。渭阳村系传统村落,在此次的征迁过程中,政府注重排查挖掘具有农村特色的建筑、古树名木以及文物,并将发现的特色建筑、古树名木及文物保留,保留文化的印记。

      “这片土地是一代又一代的渭阳人开垦出来的,这里寄托着我的乡愁。”村民林炳粦告诉记者,把黄氏大厝这座他们心中的“乔家大院”留住,是政府办的一件大好实事。

      莆田市长李建辉说,莆田学院新校区规划要考虑人文元素和文化传承,将历史脉络、有保护意义的建筑、莆田名人要素等镶嵌进新区建设。除了120间古民居,院士古居和2棵古树也将融入大学城的项目建设中,等待重新焕发生机。

      在涉迁的整个村庄里,有一个叫石牌兜的自然村,它是远近闻名的少数民族畲族聚居区。

      特殊的少数民族基因,如何留住?

      邱袁芳说,畲族向来有一个称呼名“山哈”,寓意居住在山里的客人。他们世代习惯于山中林间种山耕作,虽然艰苦,但依然保有乐观的性格。

      在征迁启动时,荔城区委、区政府充分考虑到传承民族特色风貌的必要性,通过调研考察、座谈讨论、听取民意等多种方式,结合项目实际,多次带着畲族村民,一同外出江浙等地参观考察。

      莆田学院基建处处长黄鹏飞介绍,迁建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方案结合“传统魂、自然衣、现代骨”的设计理念,以山水为校园生态架构,通过多条生态廊道将北面延绵的青山和水系引进校园的核心区。通过治山理水,勾勒出“山水相融、三区三带、一廊五轴”园林式的规划格局,着力营造“智慧校园、活力校园、山水校园、人文校园”的现代化大学校园环境。

      正是秉承着这样的设计理念和为畲族群众留住“根”的出发点,在今天的规划图上,畲族文化长廊、节庆音乐广场等项目备受关注。而民俗风情园的建设,更让当地群众尤其是畲族群众安心,传统节日“三月三”也有了寄托之地。

      “起初说要搬迁,我也有抵触情绪,但后来想安置房就在眼前,旧房子换新房子,还有地方保留我们的传统,挺好的。”钟国珍告诉记者,不支持开发,这个地方可能就永远发展不了。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