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福建新闻 > 践行新思想 奋进新三明
  • 践行新思想 奋进新三明

    时间:2018-05-22 15:22:12  来源:台海网  作者:

      三明市打造生态休闲观光茶园,培育茶旅产业新业态。图为游客在大田县屏山乡生态茶园里游玩。游庆辉 摄

      三明市正在加快土堡修复,发展乡村旅游。周明太 摄

      中科动力(福建)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自主开发锂电车型、增程式及混合动力车型,主动对接市场,满足用户更长续航里程需求。周明太摄

      浦梅铁路建宁段桥梁施工现场。   陈晓星 黄平柳 摄

      厦工(三明)重型机器有限公司工人在生产重型机械设备,产品热销国内外。 游庆辉 摄

      三明朱子文化积淀深厚,图为朱熹文化园举办活动。 游庆辉 摄

      三明南站综合枢纽工程加快建设步伐。周志鸿 程望育 摄

      三明市区北部新城焕发新貌 周志鸿 摄

      台海网5月22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孟夏之日,万物并秀,三明活力四射。

      深化“五比五晒”项目竞赛,实施“一十百千万”工程,三明正在加快培育发展新龙头;

      全面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攻坚行动等,闽江源头,一江清水汩汩东流;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三明吹响了乡村振兴冲锋号;

      深化改革久久为功,医改、林改、金改等重点领域多项改革走出独具特色的三明路径,惠及民生,驱动发展。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新三明的声声号角催人奋进,在新思想引领下,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与实现赶超有机统一,围绕“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各项工作提质增效。

      今年一季度,三明主要经济指标全线“飘红”:完成GDP538亿元、增长7.9%,财政总收入、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等指标增幅居全省前列,实现良好开局。

      培育“金娃娃”引领高质量发展

      项目是产业的根本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与赶超有机统一,必须以项目为抓手,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去年初,三明在全省首先提出比项目、晒成效的工作方法,开展“五比五晒”项目竞赛活动,取得积极成效;今年新春伊始,三明再度发出深化“五比五晒”项目竞赛活动号召。截至4月底,三明列入省级“五个一批”项目管理库项目3538个,总投资8452亿元,其中本年新增项目1156个,总投资1641.8亿元。

      走进三钢集团公司各车间,扑面而来的是一派火热的生产景象。三钢通过深入实施供给侧改革交出亮眼成绩单:近两年吨钢和净资产效益、利润率居全国同行业第一,今年一季度实现利润23.65亿元、增长160.24%。

      传统产业是“传家宝”。三明着力开展实施技术改造、机器换工、智能制造、数控一代、“两化”融合等行动,每年抓好450多个技改提升和产业链拓展延伸项目,带动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数据显示:三明传统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0.3%,去年冶金及压延、汽车及机械装备、林产加工、纺织等四大传统产业产值达2258亿元;今年一季度全市近九成工业企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八成左右规上工业企业实现盈利,实现利润27.64亿元、增长36.4%。

      坚持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新兴产业快速成长。依托稀土储量200万吨、萤石储量3000万吨、石墨储量9000万吨等丰富的“时代资源”优势,三明坚定不移推动资源往产业方向延伸、往国有企业集中、往税性环节拓展。

      三明每年安排2000万元扶持资金、设立首期5亿元的市新兴产业投资基金、每年滚动实施100个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稀土、石墨(烯)、氟化工、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实现倍增发展。

      本月初,三明市委、市政府明确实施“一十百千万”工程,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奋力实现三明赶超目标。

      千方百计培育“金娃娃”,以大项目支撑大发展。实施“一十百千万”工程,即:提升一批产业园区,抓好投资十亿以上产业项目,培育百亿龙头企业,打造千亿产业集群,扶持万家小微创业创新企业。到2020年,全市经济总量达到2770亿元。

      打好攻坚战护航高质量发展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目标各有侧重,但内涵紧密相连、相互促进。三明市委市政府深知,打赢三大攻坚战,必须敢啃硬骨头、巧啃硬骨头,与提质增效结合,更好地推动发展质量、效率与动力的深刻变革。

      污染防治提质增效,增创绿色掘金点。此前,我省最大的钢铁企业三钢集团,收到了一份被称为“我省史上最严”的党政领导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在各项排放指标中,要求二氧化硫浓度控制在每立方米120毫克以内,这是比国家要求的每立方米180毫克还严格的“三明标准”。通过顺利实施节能减排改造工程,去年三钢集团利润、税收均有较大幅度提升,目前正在向钢铁生产服务型企业转型。

      去年11月起,三明市全面启动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开展5个专项治理攻坚行动:工业污染抓取缔、抓改造;畜禽养殖污染抓拆除、抓督促;涉砂行为抓属地、抓执法;城乡生活污水垃圾抓设施、抓机制;小水电生态抓核退、抓监控。

      2017年,三明交出了这样一份“答卷”:市区空气质量状况(AQI)“优、良”天数比例为98.9%,达标率位列全省第二;10个县(市)环境空气质量均达到或优于国家二级标准,其中建宁、泰宁、明溪、将乐、尤溪、清流、宁化7县进入全省58个县级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前10名;在全省率先消除劣V类和V类水体。

      精准扶贫提质增效,增强“造血”功能。宁化县是福建省23个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为早日帮助群众脱贫,县委、县政府把宁化客家小吃作为产业扶贫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全县纪检监察干部结对帮扶的努力下,贫困户学员通过独自经营或与人合伙等形式已开办客家小吃店40多家,另有100多名贫困户学员在各类餐饮店帮厨,共带动120多户贫困户约500多名贫困人口脱贫。

      近年来,在原有“348”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基础上,三明创新拓展了“三加三带型”党建扶贫、经营主体带动型产业扶贫、科技特派型科技扶贫等“八种帮扶新模式”。2017年,全市脱贫减贫2.84万人,其中国定贫困人口1.7万人全部脱贫。近日,三明确定2018年脱贫攻坚总体目标任务。要求在脱贫减贫方面,确保2018年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22个建档立卡贫困村、11个贫困乡、2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建宁、清流)摘帽。

      防范风险提质增效,引导资金“由虚向实”。2017年,全市组织召开17场银企对接会,现场对接项目达60亿元,为制造业、非公企业召开专场推介会,现场推介和专项对接银行特色信贷产品,其中农发行公司自营贷款模式通过有效对接成功发放9.6亿元贷款。目前,三明市有关部门正通力合作,金融案件执行会战、恶意逃废债打击行动、公职人员清欠工作,三大“攻坚行动”正持续推进,一个更加健康的金融生态环境正在建立。

      乡村振兴 同步高质量发展

      今年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首推之年,三明加快发力,下大功夫,展现出乡村振兴的新景象。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尤溪县洋中镇后楼村生态环境优良,栽培食用菌历史悠久。近年来,尤溪县借力我省打造省级农民创业园的春风,把食用菌确立为主导产业,后楼村作为核心区,引进龙头企业和关键技术,以黑木耳为例,规模从最初10万袋发展到现在816万袋、产值5000万元。现代食用菌产业已成为当地百姓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特色农业是福建、三明农业的优势所在,也是亮点所在。放眼三明,清流豆腐皮、宁化河龙贡米、建宁莲子、明溪淮山等一批区域特色农产品品牌已初具规模。近年来,围绕做特现代农业,着力增品种、提品质、打品牌,三明已形成高优粮食、绿色林业、精致园艺、生态养殖、现代烟草五大特色农业,全市现代特色农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

      项目带动抓振兴。泰宁省级现代种业产业园、沙县中梁集团福建肉兔产业园、大田旺中生态农牧蛋鸡产业园、将乐温氏集团养禽产业园、建宁县农业生态科技示范园、明一集团建宁县生态牧场等58个农业赶超项目,成为乡村振兴的“领军”力量,全市283个农业重点项目建设,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干”项目。

      三明出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吹响了新时代三明乡村振兴冲锋号。目前,各地正积极推进五大特色产业和20条特色农产品产业链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力争到2020年五大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增加值达到320亿元。

      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新业态已崭露头角。2017年,大田县济阳乡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上,与省农科院谢华安院士专家团队合作,引进科研成果,进行示范推广,不仅提升了旅游人气,还带动周边村民增收,推进特色农业和二三产业融合。“2016年全乡旅游人流量为20多万人次,2017年达30多万人次。”乡党委书记杨道成说。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引导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点,让文明乡风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着力点。目前,三明共有38个省级、100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休闲农业年接待游客688万人次,营业收入达6.7亿元。

      “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全要素生产率,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提高农村产业发展水平,加快实现产业兴旺。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从而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三明市委农办、农业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深化改革 驱动高质量发展

      一直以来,三明都是一片改革热土,重点领域改革亮点频出。日前,三明、将乐因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效明显获国务院通报表彰。今天,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三明医改正在向全民健康再出发。

      沙县高桥镇官庄村村民徐道平最近申请的30万元贷款额度获批,他因此成为沙县村级融资担保基金2.0版正式上线后的首批受益者之一。这笔贷款解了徐道平扩大苗木种植对资金需求的燃眉之急。

      “更加快捷、简便、优惠、安全。”沙县农商银行董事长钟先礼说,较之原来的村级融资担保基金,新版本最大的变化是把额度从15万元提高至30万元,反担保方式从人变为农村资产,如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林地使用权,以及农村土地承包权、林地经营权等均可作为反担保。沙县村级融资担保基金2.0版全年计划发放5000万元。

      在建宁,溪口镇高圳村春花农场一派繁忙景象。此前,陈春花想继续扩大种植规模,苦于没有资金。好消息很快传来,县里正在大力推广“福林贷”,她用300亩的果园进行抵押获得20万元贷款。

      “福林贷”是三明林业金融创新的又一成果。三明市林业局林改科科长谢锦斌告诉记者,林改后,三明市农民人均分到的林子不足10亩,而且还不是集中连片,零星分散的小额林权处置较为困难,金融部门想贷不敢贷,广大林农需要贷却贷不到。

      “福林贷”由村委牵头设立村级林业担保基金,贷款林农按一定比例交缴保证金,林业合作社为林农提供贷款担保,林农以其同等价值的林业资产作为反担保申请贷款。

      三明林改保持全国领先,特别是从2014年起,从创新林业金融、经营主体、配套机制、服务体系等四个方面深化林改,创新推出林权按揭贷款、支贷宝、“福林贷”等林业金融产品,累计发放林权抵押贷款118.2亿元,约占全国1/10、全省1/2,其中“福林贷”模式在全国推广。

      不断深化改革,过去沉睡的农村资产转化为资本因此有了新渠道。不断深化改革,一些过去的“老大难”从此不再难——

      去年底,福建三明市际后溪水质稳定达到IV类标准,成为三明市最后一条达到IV类水质的小流域。至此,三明成为省内首个全面消除IV类以下水体的设区市。

      2017年,老工业基地三明市GDP总量首超2000亿元,且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经济发展继续加速的情况下,三明为何能在治水方面勇夺“单项冠军”呢?

      “改革,是我们治水取得成效的关键。”三明市环保局局长吴成球表示。中央有关部门曾专门刊发三明关于企业环境信用评价、排污权交易、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等三项改革的情况。这三项改革,就是三明治水的“制胜武器”。

      以排污权交易制度为例,三明市给污染物排放总量定了“上限”,所有新建工业项目的排污总量指标均需通过交易获取,不再进行无偿调剂。这意味着只有在实现减排的基础上,才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三明的福建青山纸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老牌国企,它一家所排放的COD(化学需氧量)总量,就占到整个三明市的1/10。在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引导下,近年来青山纸业通过实施造纸废水深度处理等减排工程,产生了可交易排污权,出让排污权获利7200多万元,成为全省出让获利最多的企业。青山纸业既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又获得了减排后的收益,享受到了“绿色红利”。截至去年,三明全市排污权出让成交总额达2.09亿元,位列全省第一。

      三明市主要领导表示,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社会工程,三明将继续高举改革大旗,坚持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相结合,既抓重要领域、重要任务、重要试点,又抓关键主体、关键环节、关键节点,以重点带动全局,把各项改革任务落到实处,驱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原文链接:http://fjrb.fjsen.com/fjrb/html/2018-05/22/content_1107961.htm?div=-1

    原文标题:践行新思想 奋进新三明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