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福建新闻 > 莆田柳园:武举美名冠八闽 长留医术泽四方
  • 莆田柳园:武举美名冠八闽 长留医术泽四方

    时间:2018-03-15 15:38:15  来源:台海网  作者:

      “五子登科”古厝

      城厢区华亭镇埔柳村柳园自然村

      清廷赏赐匾额“五子登科”

      清廷赏赐木质匾额

      武生读书习武的学校“仙师楼”

      台海网3月15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科举时代,莆田涌现出2000多名进士,以“家贫子读书”的祖训,成就了辉煌的“文献名邦”。值得一提的是,在文进士群体闪耀的光芒背后,还有不少武进士的身影,武举人的数量更是数以百计。位于城厢区华亭镇的柳园自然村,就以“武举文化”名扬乡里。

      地方史料记载,从清朝光绪十一年至二十一年(公元1885年—1895年),莆田连中5名武进士,其中莆田市城厢区花亭镇柳园村卓氏一门三兄弟占了3名,一时轰动。卓氏兄弟8人,另有3名武举人、2名武秀才,因此赢得了“六子科甲”的美名。时光荏苒,武举美名渐成往事,而为了医治习武时跌打损伤专门研究的正骨医术,却流传下来,造福四方乡邻。

      六子登科武名冠八闽

      历史上的武举开始于武则天执政时期,公元702年,由兵部主持武举考试,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跤等。莆田是海滨邹鲁、文献名邦,也是南拳发祥地和武术之乡。据史载,宋以前并没有“武状元”之设。首名武状元产生于北宋熙宁九年(1076年),福建路兴化军(今莆田市)徐铎、薛奕分别高中文武状元,留下了历史上唯一一次同年文武状元均来自同一个地方的美谈。宋神宗特作诗以赐,诗曰:“一方文武魁天下,四海英雄入彀中。”

      至清光绪十一至廿一年(1885年—1895年),莆田连中5名武进士,仅华亭镇柳园村卓氏一门就有卓元川、卓元崧、卓元岗三兄弟榜上题名。柳园村自古人文鼎,清末,更是以卓氏一门的“五子登科”“六子科甲”名震八闽。而今,被誉为福建武举文化村的城厢区华亭镇埔柳柳园村内依然保留多处历史遗迹,见证着这段武科辉煌史。

      “这是武进士家族沿袭到现在的古厝,‘五子登科’‘六子科甲’两块匾额一直挂在堂内。”柳园村主任卓玉应告诉记者,卓氏武进士的历史在村中流传已久,建制独特(大门开在侧角)的“五子登科”古厝已有上百年历史。

      “六子科甲闽世族,千秋俎豆宋衣冠”,这是曾任清翰林院编修的莆籍文人张琴题写的一副对联,如今正镌刻在距离卓氏故居不远处的奋兴堂石梁上。当地老人会秘书长卓金秀告诉记者:“奋兴堂已经建了100余年,也叫仙师楼,这里曾是学武之人练武的地方。”

      开创这一威名的,是卓奇英(1824年—1900年)。卓奇英自幼跟随其父亲卓彦苦练武艺,27岁时考中武举人,后回乡开办奋兴堂,专门培养子嗣、徒弟习武。数十年间,有几百位徒弟从这里学成出师,考中武秀才、武举人、武进士。

      因卓彦自号达三,奋兴堂又名达三堂。步入大殿,一块“六子科甲”牌匾映入眼帘。这块牌匾是闽浙总督杨昌濬书写颁赐,表彰卓奇英8个儿子中3人考中武举人、3人考中武进士的罕见之举。卓氏后人卓元守介绍说,在“六子科甲”之前,杨昌濬还颁赐了一块“五子登科”,“当时卓家已有5人凭武艺考中功名,全省知名,所以总督先颁赐‘五子登科’,后来又中一人,所以再颁赐了‘六子科甲’”。

      和文进士的“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样,考中武科功名同样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在奋兴堂的偏殿,至今保留着六块练武用的“义勇石”,主要练习臂力。“义勇石”最重的一块180公斤、最轻的也有60公斤,石上还分别刻有“乌龙”“白龙”“飞燕”等字样,加以区分。此外,奋兴堂练武所用的弓、大刀同样重量惊人。据《清故云骑尉卓君暨元配陈安人墓志》记载:“(练武时)左挽劲弓十石以上,以测腕力;钢刀长一丈,重一百六十斤,回旋左右,胸背承之,以测腰力;石盾三百六十斤,手提之高与膝齐,以测臂力。”

      穿越奋兴堂,走进柳园村后山,便可寻一条石砌的“跑马路”。清朝以铁骑得天下,所以武举考试中骑射是重要科目,“跑马路”就是学子们练习骑射的场所。100多年沧桑过去,虽然武举考试早已成为往事,而“跑马路”却依然存在,记录着当年奋英堂里的一个个勃勃英姿。

      2017年3月埔柳村成立民俗记忆馆,以文献照片形式将柳园村武举文化做一面影像墙。“武举文化是柳园村独特的一个文化标签,应该让更多后人铭记。”卓玉应说。

      武出少林习艺又重义

      距离柳园村30公里的莆田南少林寺,是南拳的发祥地,也是东南沿海武术文化的中心。柳园村“六子科甲”的繁盛,与少林寺渊源颇深。据卓氏后人介绍,柳园村现存的6块练武“义勇石”,与莆田南少林寺、河南嵩山少林寺的练功石一模一样,可见卓氏武功来自少林体系。

      由于系出少林名门,所以柳园村练武之人除了追求武艺精进,同样注重侠义、忠义等思想境界的提升。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卓奇英第八子卓元岗从水路进京参加乙未科殿试时,船上竟遇到歹徒十几人持械行凶。卓元岗臂力过人,又精武术,他临危不惧,夺棒横扫,一众歹徒手中武器纷纷落地,个个俯首求饶。在殿试中,卓元岗考中武进士第33名,被钦点为蓝翎侍卫,后授安徽凤阳府都司,又奉旨前往江南陆师学堂和福州马尾海军讲武堂担任教习,为培养新一代军事人才贡献了力量。

      奋兴堂中悬挂的一块“圣旨誊牌”,则记录了皇帝对卓家忠义的褒奖。这块“圣旨誊牌”长约1.8米,宽约0.5米,红底金字,楷书字体。光绪皇帝在圣旨中称赞卓元崧父母教子有方、为国育才。卓元崧是卓奇英第七子,参加福建乡试考中亚元(第二至十名),殿试又考中第七名武进士,被钦点为御前侍卫。这块“圣旨誊牌”由清末莆田进士、翰墨名家张琴书写,距今已有100多年历史,正文部分完好,字迹清晰,笔体健美,是柳园村一件珍贵的文化瑰宝。

      据史载,清廷晚年,废除科举,改办学校。卓奇英为了培养学生,特地从福州购买铸铁大刀,重达180公斤,学子们每进出一次大门,必须挺举三下大刀。“如今,这柄大刀收藏在莆田市博物馆中,但还未展出,当时还有人试举这柄大刀,感受其重。”卓氏研究会秘书长卓梅森说。

      武艺渐失医术今犹在

      学子们在习武时,既舞枪弄棒,又飞马骑射,跌打损伤是常有的事。所以,柳园村卓氏不仅以武艺扬名,而且对骨科医术也颇有研究。“六子登科”的祖父卓彦、父亲卓奇英都是武、医双修,到了下一代,随着慕名来奋兴堂学艺的徒弟日渐增多,就医需求大增。因此,卓元庆在考中武举后,放弃了朝廷所授的云南武职,在家专门研习正骨医术,精心撰写《卓氏世传正骨医术图解》,渐渐创立了祖传的“柳园卓氏正骨”一派。

      清朝末年,随着火炮、洋枪等新式兵器成为战场主角,诞生于冷兵器时代的武举考试在1901年也走到了尽头。武举考试取消后,习武之人大减,柳园村奋兴堂改为习文的奋兴书祠,而武举时代衍生的正骨医术却一直流传下来,并且代代相传,长期造福乡里。

      在柳园村村口的公路旁,村民告诉记者,这条路上开骨科诊所的很多。记者看到一间名为“卓俊煌祖传正骨医术”的诊室。走进诊室,主人卓俊煌正在整理杉木皮,“用杉木皮是祖传的固定骨折办法,代替医院里打石膏的办法”。卓俊煌家三代行医,他从20岁起跟着爷爷学习正骨医术,至今行医20多年。

      卓俊煌介绍说,卓氏正骨医术的优点是花费小、用药少,而且对一些骨科难题往往能出奇制胜。不少病人都是在医院做了手术,后通过卓氏正骨的接骨、按摩等治疗后,渐渐康复。“流传100多年,都是依靠口口相传,以口碑效应引来求医者。”卓俊煌说,光是在柳园村,和他一样的正骨诊室就有四五家。

      祖上六代行医的卓文明诊所、八代相传骨科的郑金火诊所都收治了不少专程来此就诊的病人。郑金火说:“卓氏骨科最早就是为练武的人疗伤,村里人受伤也时常找过来看,而后逐渐发展起来。”目前莆田市区大小骨科诊所不少,最大的一家莆田卓氏骨科门诊部,已经建设成为占地15亩、拥有近百张床位的莆田卓氏中医正骨医院。

      穿过一片茂密的龙眼林,踏着杂草丛生的山间小路,卓氏后人带记者来到了卓奇英8个儿子的墓地。八座墓地连成一排,静卧山中,“五子登科”“六子科甲”的繁华也湮没在时光里。而“武举文化”衍生的正骨医术,却世代相传,焕发出新的生命力,造福一方。

    原文链接:http://fjrb.fjsen.com/fjrb/html/2018-03/15/content_1094023.htm?div=-1

    原文标题:莆田柳园:武举美名冠八闽 长留医术泽四方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