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福建新闻 > 莆田观察:深入机制创新 勇立时代潮头
  • 莆田观察:深入机制创新 勇立时代潮头

    时间:2018-01-18 15:46:02  来源:台海网  作者:

      莆田市委书记林宝金(前左)、市长李建辉(前右)赴涵江调研环保工作。许智伟摄

      市行政服务中心办事大厅   欧碧仙摄

      整治后的湖石淉  林春盛摄

      木兰大道城厢区华亭镇兴沙段项目攻坚现场   蔡新添摄

      城厢区霞林社区社会治理网格站的网格员准备入户走访。周明太摄

      台海网1月18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2016年底,莆田市出台了《建设美丽莆田行动纲要》,提出了“坚持绿色发展,打造宜居港城、建设美丽莆田,创建美丽中国的示范区”发展思路;2017年初,以“一区(创建美丽中国的示范区)、一中心(建设世界妈祖文化中心)、五品牌(打造妈祖文化、深水良港、医疗健康、绿色食品、工艺美术等五大国际品牌)、九行动(实施绿色产业、全域旅游、开放创新、生态文明、城乡建设、基础设施、民生改善、文化繁荣、社会治理等9个专项行动)”为核心的美丽莆田建设正式拉开序幕。

      一年来,美丽莆田建设取得哪些进展、哪些成效?请看本期《观察》的聚焦与盘点。

      寒冬腊月,走进莆田,不论是在重点项目的攻坚现场,还是在工业园区的厂房车间,抑或是在美丽乡村的田间地头,处处都能感受到一派蓬勃的生机和美丽莆田的幸福底色。

      “坚持绿色发展,打造宜居港城、建设美丽莆田,创建美丽中国的示范区”是莆田的奋斗目标。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2016年底,莆田出台了《建设美丽莆田行动纲要》。

      更高起点上加快发展,必须增强动力、激发活力。这需要突破体制机制掣肘,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建设“机制活”的美丽中国的示范区。

      莆田市委书记林宝金强调,要乘势而上,攻坚克难,要创新理念、拓宽思路。承载着全市人民的“美丽”梦想,莆田以快的节奏、实的举措、高的效率,用活发展机遇、搞活发展环境、激活市场活力,在项目攻坚上探索推行“典型工作法”、在社会治理上打造网格化建设、在营商环境上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增强发展动力与活力,“示范区”效应日益凸显。

      推行“典型工作法”,“莆田速度”有动力

      2017年12月23日,仙游县元生智汇科技产业园正式投产,首批手机玻璃盖板产品源源不断地从A02号车间的生产线上下线。为快速推动元生智汇智能终端项目开工投产,仙游县实施“333”(三个提前、三个快速、三个保障)工作机制,实现了当年度洽谈、当年度签约、当年度开工、一年内竣工投产的“仙游速度”。

      建设美丽莆田,项目是重要载体,关键在人,重在落实。

      2017年初,莆田制定了《建设美丽莆田2017年行动计划》,确定了当年重点推进的30个重大项目和20项重点工作,细化列出了各项工作目标、节点要求、跟踪推进单位、挂钩领导等。

      方向既明,干劲倍增。

      一年来,30个重大项目攻坚气势如虹,20项重点工作稳步推进,涌现出了“仙游速度”“华佳彩速度”“木兰大道速度”等令人瞩目的“莆田速度”。

      作为建设美丽莆田30个重大项目之一,总投资240亿元的华佳彩高新技术面板项目,1个月洽谈签约、3个月完成征迁、1年内完成厂房建设;比计划提前3个月,首片5.2寸触摸屏显示器产品顺利点亮,一期生产线实现量产,一举填补了莆田市电子信息产业LCD面板的空白。

      木兰大道项目荔城段提前15天完成征迁工作;城厢区华亭段提前20天实现全线交地……项目启动以来,所在县区全力推进,沿线群众大力支持。

      不断刷新的“莆田速度”,动力从何而来?

      莆田市法制办主任、市美丽办副主任蔡祖荣介绍,为确保《建设美丽莆田行动纲要》各专项行动顺利推进,莆田专门成立“美丽办”,着力加强协调推进与强化督查考核并重,通过建立各项工作推进机制,进一步营造比学赶超、竞相发展的干事创业氛围。

      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莆田注重抓责任落实,每个品牌、每个专项行动都成立了指挥部,把每项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县区、每个干部身上,形成建设美丽莆田的强大合力;抓机制创新,在全省率先出台“五个一批”项目考评办法、每两个月召开一次美丽莆田建设推进会、每季度组织项目集中签约、开竣工等,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作体系和组织架构;抓典型引领,出台建设美丽莆田干部正向激励机制,全面推行干部一线考核,探索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推行“典型工作法”。

      随着美丽莆田建设的全面铺开,全市上下凝心聚力、乘势而上,建设美丽莆田30个重点攻坚项目(含子项目共83个),总投资272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83.6亿元,2017年1—12月份累计共完成投资414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07.9%。项目推进方面,永荣科技年产60万吨己内酰胺、HDT高效太阳能电池、兴化港区涵江作业区陆域形成工程、联十一线、玉湖新城建设项目、石门澳工业园道路建设项目、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迁建工程项目、莆田学院迁建项目也均按序时完成。

      创新社会治理,“莆田网格”有力量

      10日下午3点,秀屿区埭头镇潘宅村社会治理网格站的网格员卢彩梅、吴雅婷、张梅红3人和往常一样下乡收集信息。经过汀岐村湖西宫庙时,发现远处山上有浓浓的白烟。3人赶过去查看,发现是山林着火。为防止火势蔓延,3人分工合作,1人快速拨打电话通知村干部,1人捡起绿色树枝向火源扑去,另1人则负责清理大火周边的干枯树枝等可燃物……经过大家同心协力的扑救,1个小时后,大火终于得到控制,避免了一场山林火灾的发生。

      在莆田,像卢彩梅这样的网格员数以千计。他们走街串巷、进村入户,在走访过程中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不仅是一岗多责、身兼多职的“全能型选手”,也是多个执法部门的“千里眼”“顺风耳”,大大缓解执法力量不足的难题。建成这样一支社会治理“生力军”,得益于莆田全市推行“大平台、大机制、大队伍、大服务、大群防”综合执法和服务治理网格化模式。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明确要求。莆田将创新社会治理列入“建设美丽莆田”九大专项行动之一,将城乡社区网格化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重点推进。2017年上半年,市委、市政府联合出台了《关于全面提升城乡综合执法和服务治理网格化的实施意见》及其《补充意见》,在全市范围打造独具特色的网格化建设。

      目前,全市已划分出2408个单元网格,建成市、县区(管委会)、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网格化管理平台,配备专兼职网格员2062人、巡逻巡查员1645人。四级网格化管理平台纳入“数字莆田”建设总体框架,网格软件系统直接在“智慧莆田”政务云与大数据平台上运行,形成了一次性数据采集、多部门共享共用的社会治理大数据支撑体系。

      为了更贴心服务群众,莆田在网格化建设过程中将乡镇网格化中心和便民服务中心整合,把群众最需要的民政、计生、社保等6个部门23项基本公共服务项目下放,方便群众就近办理。同时,鼓励各县区(管委会)发展个性化服务:城厢区网格站选出资质优、信誉好、技术强的开锁等服务行业向社会公布;涵江区网格站的“健康服务”得到群众高度评价;荔城区网格站开展“一卡通”服务,由网格员入户采集70周岁以上老人信息,为老人免费办理“一卡通”并送卡上门……

      此外,激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形成良性互动。依托“网格+”创新,莆田营造出“人人都是网格员,全民参与社会治理”的良好氛围。

      如今,莆田综合执法和服务治理网格化建设逐渐在各个行业开花结果,全市已有综治、公安、司法、工商、食药监、环保、消防、卫计等部门业务纳入网格化管理,“网格+食药监”“网格+大调解”“网格+一历五单”等机制打响了“莆田品牌”;各县区(管委会)在网格化建设中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形成各具特色的“网格+”模式,也成为莆田创新社会治理中的新亮点。

      深化“放管服”,“莆田改革”有活力

      “只跑了一趟就拿到营业执照,真是太方便了。”在莆田市行政服务中心工商服务窗口,前来办证的城厢区个体商户蔡元帧对“多证合一”的改革举措称赞不已。

      2017年9月20日,莆田开始正式推行“多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在全省“18证合一”改革的基础上,莆田整合有关涉企证照事项25项,实行“43证合一”。“多证合一”改革实行“一套材料、一表登记、一窗受理”登记模式,为企业在申请环节就带来便利。

      以“多证合一”为代表,莆田积极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激发干事创业热情,去年,全市新增市场主体5.4万户。

      2015年,莆田市行政服务中心被国家标准委列为全国第二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单位,莆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国家级行政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创建工作,市委书记林宝金、市长李建辉过问把脉,并将其列为《建设美丽莆田行动纲要》重要内容,纳入2017年全市20项重点工作和10项重要制度成果之一。2017年9月27日,莆田创建国家级行政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顺利通过验收,改革成效得到肯定。

      以试点创建为契机,莆田的“放管服”改革与建设美丽莆田同频共振,持续释放制度红利,创新举措不断升级:为促进重点投资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早见效,莆田制定出台了《重大项目并联审批管理实施办法》,设立投资项目审批代办服务中心,建立推行“1+5+N”并联审批工作机制,实现项目代办+一窗受理。同时,为进一步推动全市重点项目提速增效,市行政服务中心还开通项目投资审批“绿色通道”,调整优化部分窗口布局。

      “保姆式”的审批代办服务,全面提高了项目审批效率,打造许多项目建设的莆田“加速度”。据统计,自2017年4月17日推行“1+5+N”并联审批工作机制以来,截至2017年12月31日,审批代办服务中心共代办投资项目1155个,涉及部门审批事项1862件,完成办结1824件;涉及建设美丽莆田2017年重点攻坚项目179件,完成办结176件。

      为方便百姓和企业办事,莆田还下大力气推出一系列惠民改革措施:大力推行“最多跑一趟”“一趟不用跑”事项清单管理,主动开展窗口周末轮班,开通24小时自助服务区,推进门牌证、残疾人证、老年人优待证、一卡通、社会保障卡等百姓反映强烈的审批服务事项授权委托乡镇(街道)办理……一系列优化服务的改革措施,确保就近就地办成事,切实增强办事企业、百姓获得感。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