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安徽新闻 > 【榜样】文职好样子 出彩强军路
  • 【榜样】文职好样子 出彩强军路

    时间:2021-03-03 17:15:28  来源:  作者:

    01.png

    2月26日,蔡永连(左一)在省军区政治工作局和战友讨论稿件。安徽日报记者 吴文兵 摄

    “为什么你不管去哪里,都会变成那里最忙的人? ”爱人张矛曾这样问蔡永连。

    蔡永连,省军区六安干休所文职人员,2019年10月年届35岁时通过全军公开招考携笔从军。入职不过15个月,她就被军委国防动员部表彰为新闻宣传工作“十佳个人”,荣立三等功,成为国防动员系统社会招聘文职人员中“第一人”。

    从军前,蔡永连曾在多家企业工作,也曾两度创业,历经几番辛苦打拼,小有所成。从地方到部队,变化的是身份,不变的是风风火火忙忙碌碌的状态。

    蔡永连有多忙?

    去年夏天,连月暴雨致我省遭遇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数万官兵、民兵战斗在长江、淮河、巢湖抗洪一线。参加省军区抗洪宣传的蔡永连,连续作战22个昼夜,奔波4800公里、6市12县区,每天都是一身汗一身泥,夜里常常工作到两三点。 7月19日,蔡永连从安庆转战六安,虽然家就在附近,爱人和女儿眼巴巴地盼着团聚,但蔡永连几过家门而不入。直到宣传小分队离开六安、前往阜阳王家坝时,爱人张矛带着孩子来到高速路口,才等到了半个多月没见的蔡永连。

    见到爱人、抱着孩子、摸摸小脸蛋,泪水在蔡永连的眼眶中打转。然而,这样的团圆时刻太短了,短到只有一分钟。很快,蔡永连又忍住泪水、告别家人,向抗洪抢险一线进发。

    其实,蔡永连本不想这么忙。

    报考军队文职前,她已经对此前十多年一直忙个不停的工作状态心生疲惫。

    2007年,从大学旅游管理系毕业的蔡永连,为了减轻家里负担,选择做销售。这是份很吃苦、“得有厚脸皮”的工作,对于一个20岁刚出头的姑娘显得太难,但蔡永连此时“只想又多又快挣到钱,让爸爸不要再去背水泥”。

    在泡面就是一天中吃到最好东西的日子里,蔡永连远赴云南拼命努力,头一年一个人就为公司开拓了新区域市场的“半壁江山”。

    业绩回报了她,也迷惑了她。 “那时有点膨胀,觉得自己无所不能。 ”于是蔡永连与同学合伙到马鞍山创业,不料几个月时间,就将借来的20万元全部亏了进去。

    后来的十年里,蔡永连又辗转多地,从事多个行业,并再度创业。

    这是一段充满曲折与困难、人生反复重启的历程,也是一段不断脱痂蜕皮、找到更加强大自我的过程。 “在人生最灰暗的时候,常想有什么盖世英雄来救我,后来发现那个盖世英雄就是自己。 ”蔡永连说。

    直到2018年下半年,结婚6年、女儿已5岁的她,越来越深沉地感受到家庭的心理牵绊,于是决定稳定下来。

    “说实话,考上军队文职岗位时,我只想按部就班沿着既定轨道,安安静静走完接下来的职业生涯,陪着女儿好好长大。 ”蔡永连坦言。

    然而,一直奔跑的蔡永连,并没有在军队文职这个新岗位上停下来,甚至也没有跑得慢一点。相反,在强军号角的召唤下,她比从前更加拼命。

    入职之初,蔡永连在六安干休所工作。单位财务助理员转岗离队,所党委把财务这项重任交给蔡永连。全军取消家底经费清理时,干休所与军分区会计账目存在较大差额。为对清账目,财务“零基础”的蔡永连边学边干,将单位2012年以来会计凭证全部翻出来,将2000多份手工凭证与电子会计账逐一核对了7遍。

    有次,因为五毛钱的差额,蔡永连用整整一天时间把已核对过的账目回头查了4遍,终于在一笔账目的四舍五入中找到这五毛钱的出处。此时她如释重负,瘫坐在地板上。

    这种在工作上近乎极致的自我要求,是蔡永连永远忙碌、永远停不下来的重要原因。对账期间,她连续加班57天,因过劳引发心脏短阵室速,昏迷在卫生间失去知觉3分多钟。爱人张矛用颤抖的手拨打急救电话,经救治脱险后休息不到3天,蔡永连又安慰张矛“没大碍”“单位事情太多,待在家里不安心”,坚持回到工作岗位。

    2020年10月底,省军区组织新任职专武干部集训,正在军报学习的蔡永连想要报道这项工作。有经验的编辑、领导提醒她:“这样的稿件已经写滥了,你一个新人还能写出花来? ”她宁愿稿子“死”在编辑手上,也不要“死”在自己手上,执意请假回安徽采访。

    来回7天奔走6地,召开5次座谈会,采访43人,在掌握大量鲜活素材的基础上,蔡永连将新任职专武干部集训稿件反复修改十几遍,先后拿出三个不同版本。《中国国防报》编辑看后拍案叫好,原本排在三版,后被调到一版头条刊发。

    不做则已,做就做到极致、做到完美、做成精品,这就是蔡永连精益求精、止于至善的工作态度。

    去年6月,省军区新闻骨干集训大会交流。为了脱稿演讲,蔡永连趁别人熟睡时,在月光下的旷地上听着自己的录音,反复讲、反复练、反复改,最终惊艳全场。

    在抗洪一线,她边采访边用手机记录,一路走一路改,反复打磨,先后推出一座蓝桥(歙县民兵连夜架设浮桥保障学生高考)、一只大脚(东至民兵陈寿春浸泡16小时的脚像松树皮)、一个高难睡姿(六安军分区四级军士长杨飞以瓶为枕、瓶倒就醒、醒了就干的睡姿)、一对父子兵(怀宁抗洪战场刘建新、刘涛父子)等“四个一”典型,赢得无数网友点赞。

    也是在抗洪抢险采访中,蔡永连意识到自己在新闻写作中的短板。任务一结束,她就主动请求到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见学培训。从新闻六要素、写稿ABC学起,蔡永连凭着“不放过自己”“一天掰成两天用”的狠劲、韧劲,拜师学艺、迅速成长,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

    编辑被蔡永连扎实的采访、清新的文风、细腻的文字打动。短短3个月里,她先后在中央级媒体发表文章56篇,其中一版头条3篇、版面头条4篇、一版稿件10篇,数量、质量俱佳。

    从初入行的“菜鸟”到被军委国防动员部表彰的新闻宣传工作“十佳个人”,蔡永连仅用了6个月。像此前多次人生重启时一样,在军队文职这个新岗位上,蔡永连 “开局即巅峰”,找到了施展才华、实现梦想的大舞台。

    支撑一个人永不停歇地一路奔跑,不只需要一颗不甘平庸的心。惟有充盈的爱,才能赋予奋斗者以温暖的精神慰藉和永不枯竭的动力。

    虽然是在社会上闯荡多年后才投考军队文职,但对蔡永连来说,这其实是一场与旧爱错过多年后的重逢。

    蔡永连的堂叔,是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牺牲的烈士。小学时,每年清明扫墓,她都要特意去看一眼烈士墓上堂叔的照片。“叔叔是个英雄,我也想做英雄。”一颗参军报国的种子,在小女孩的心中种下。

    老家村里有位姓邵的退伍老兵,每逢雨雪天气,乡村土路泥泞难走,他总是独自一人拿着铁锹铲土垫路。后来,邵老在铲雪时不幸坠桥身亡,但他弯腰垫路的背影,成为蔡永连心里永远抹不掉的印记。那颗年幼时心中埋下的种子,逐渐成长、壮大。

    “我想去当兵。 ”长大后,蔡永连曾宣布心愿,但被担心孩子吃苦的家人拦住。

    兜兜转转多年后,当蔡永连想要报考一份稳定的“体制内”工作时,军队文职的招聘信息,让她一下子找到了目标。

    当时,她连续考上三个“体制内”单位,但最后坚定地选择了军队文职岗位。文职人员制度是军队改革中的新生事物,爱人张矛在网上查询来研究去,心中多有顾虑。 “这个岗位就是为我而设的,是军营在召唤我。 ”蔡永连毫不犹豫地说。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她热爱军营。军营,也最终成全了她。

    短评

    对标一流标准 书写精彩人生

    作为从社会招聘的军队文职人员,蔡永连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立功受奖,源于其自觉以一流标准要求自我,在强军征程上追求卓越,从而书写了精彩的人生答卷。

    作风就是战斗力。蔡永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紧急任务来了披星戴月,重要工作来了披挂上阵,重大任务来了披荆斩棘。为了工作,她两地分居,不仅奉献了“八小时”以外的时间,还奉献了正常的家庭生活。过硬的作风,产生过硬的战斗力,才能做到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堪当大任、敢打必胜。

    玉不琢不成器。精益求精,才能成就出彩业绩。蔡永连在工作中有着精雕细刻、精耕细作的工匠精神。为了把稿件写好,她不惜费时费力,反复打磨,力求超越自我。正是肯下笨功夫、苦功夫、硬功夫,从而创造了一流的工作成果。

    见贤思齐学榜样,对标典型强担当。让我们立足自身岗位,大力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顽强拼搏的作风,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做好每一份工作,在苦干实干中建功立业,为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