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安徽新闻 > 中高考在即 警惕这些年年有人中招的骗局
  • 中高考在即 警惕这些年年有人中招的骗局

    时间:2020-07-03 09:08:49  来源:  作者: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2020年的中高考越来越近,一些诈骗分子又开始“蠢蠢欲动”。为了让广大考生和家长能安心备考,近日,合肥警方梳理了中高考期间骗子针对考生和家长采取的5种常见诈骗手段。

    提前查分链接?NO!木马病毒!

    中高考结束后,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和家长急于知道成绩的心理,利用家长群、考试群、短信等发送“可以提前查询分数”的广告或链接,以缴费就能提前查询到分数为由诱导受害人转账实施诈骗;同时,不法分子还会利用链接中嵌入的“木马病毒”窃取考生输入的姓名、身份证号、准考证号、手机号、银行账号等,以实施二次精准诈骗。

    前车之鉴:2019年高考刚结束,江西考生小周在高考复习群里看到交钱可以提前查分的消息,小周迅速通过微信向对方转账500元,并按要求填报身份证、准考证等相关信息。转账后,小周被对方拉黑,无法再取得联系。小周不仅没有查到自己的高考成绩,反而因点击链接中的“木马病毒”被骗子窃取通讯录、微信等信息,骗子继而冒充小周本人向所有的亲戚好友群发了诈骗信息。

    警方提醒:谨防虚假查分网址链接,查询考试分数应通过教育部门公布的正规渠道,凡是声称可以提前查询分数的不明链接都是诈骗。

    志愿填报指导?NO!姜太公钓鱼!

    针对考生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近年来一些商业机构涌入“志愿填报指导”市场,每年高考志愿填报前夕,总有中介或网站宣称掌握“内部大数据”。各地教育考试院已明确表示,报考志愿前均向考生印发了志愿参考资料供研究填报,没有跟任何社会性机构或企业合作,商家所谓的“内部大数据”纯属噱头。

    前车之鉴:2018年,教育、公安、市场监管等多部门在一次联合执法检查专项行动中发现,总部设在北京的某公司在全国十几个省设了教育培训的加盟店,属于无证经营,其发布“精准定位院校”“与C9、985、211院校成功牵手”“著名部属高校权威志愿填报专家组成团队”等虚假广告,收费更是高得离谱,有的是39800元起,有的5万元套餐。而这些“专家”只是一群没上过大学、按照总部培训的“台词”“话术”给考生和家长电话推荐的普通员工。

    警方提醒:填报志愿应结合各地招生考试机构的指导服务和教育考试院印发的参考资料合理填报,凡是吹嘘所谓“内部大数据”由“权威专家”高价推荐的填报指导都要小心上当。

    分不够钱来凑?NO!是你想太多!

    每年总会有一些经过包装的、所谓人脉广的“能人”“牛人”在高考期间活跃,假冒招生办工作人员或高校某领导的熟人,重点针对高考成绩不理想或落榜、家庭经济条件尚可的考生和家长,鼓吹能用钱买到“校长指标”“内部指标”“计划外指标”“点招指标”等,利用家长“花钱买指标”的心理骗取定金后迅速撤离。

    前车之鉴:2017年网上流传一条关于武汉大学艺术预科班的招生信息,声称不需要专业考试和高考成绩,就可直接攻读武汉大学艺术预科班,并获取国家承认的学历文凭证书。一些考生和家长跃跃欲试,急于在网上交款办理预科录取。武汉大学获知后,紧急发布声明称该校从未开设过所谓“艺术预科班”,提醒考生招生简章要通过官方渠道获取。

    警方提醒:高校招生实行“阳光工程”,有“十公开”的要求,还有严格规范的录取程序和监督机制,各高校的招生计划都向社会公布,所谓的“特殊渠道”“内部指标”都是骗局。

    高考奖学金?NO!天上掉馅饼!

    不法分子通过非法途径获取考生身份信息后,假冒教育局工作人员等身份,告知受害考生获得了“奖学金”或“高考补助金”资格,要求缴纳押金或手续费,部分学生和家长轻信后落入骗子圈套。

    前车之鉴:2019年高考结束后,安徽考生小李的家长接到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你好!我是××教育局,恭喜你的孩子获得高考奖学金5000元。麻烦你提供银行账户及身份证,直接转你银行账户。”这位考生家长没有相信对方,而是向公安机关举报。2016年8月,山东考生小徐接到诈骗电话,对方谎称可以发放助学金,骗走她全部学费9900余元。

    警方提醒:除了“高考奖学金”之外,骗子还会以“高考补助金”“复读补助”等各种名目实施诈骗。考生要保管好自己的各类证件,不要在不明APP或网页以及向无关人员透露个人信息,切不可听信非官方信息。

    “录取通知书”?NO!求证真伪!

    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和家长普遍存在的急切心理,通过手机、网络发布虚假录取信息,甚至直接向考生邮寄伪造的“录取通知书”,让考生将学杂费、“录取费”等打入指定银行账户。面对送上门的“意外之喜”,部分考生和家长没能保持冷静,不知不觉跌入不法分子早已布下的陷阱之中。

    前车之鉴:2019年6月,南京市录取工作尚未开始前,考生家长王先生就收到一所著名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该校从内部渠道得知其子在高考及多次高中考试中英语成绩突出,故提前录取到本校外语专业。王先生对该著名大学对孩子的肯定及录取行为十分感动,立即按通知书上留的电话与对方联系,并向指定账户转了两万元的入学占位费。直至后期考生被另一所高校录取并在南京市教育考试院网站查询确认后,王先生一家才大梦初醒,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

    警方提醒:录取信息请通过官方招生网上查证。切勿相信自身没有报考的院校投递来的“录取通知书”,以录取为名提前收取保证金、占位费等费用的是诈骗。(记者 张毅璞)

    关键词:高考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