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安徽新闻 > 宣州区洪林:抢抓“农综改” 助推乡村振兴
  • 宣州区洪林:抢抓“农综改” 助推乡村振兴

    时间:2018-03-14 16:03:08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

    中安在线讯 据宣城日报报道, 近年来,宣州区洪林镇抢抓“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县”(简称“农综改”)重要契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和乡村振兴发展,着力构建产业发展美、生态环境美、群众生活美、社会和谐美的“四美”洪林。

    园区搭台经济唱戏

    洪林镇是传统的农业大镇,耕地面积10.7万亩,森林面积3.1万亩,水面1.6万亩。早在2009年,该镇就启动了洪林镇高标准农田建设,历经几任镇党政班子的接力奋斗,如今洪林现代农业示范区面积发展到近5万亩,整合各类涉农资金超4亿元,一个“田成方、树成行、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现代农业格局业已形成。据悉,示范区内土地集中流转率达到94%,原先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生产现已被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所代替,良种良法及生态种养技术被普及推广。

    以虾稻生态种养模式为例,通过专业合作社典型引路及大户示范带动,仅2017年面积就发展到1.5万亩,并接受全省稻渔综合种养现场会观摩。由于完全推广了绿色栽培技术,所养殖的龙虾是生态虾,所收割的水稻是有机稻,投放市场后倍受消费者青睐,俏销沪苏浙等地,高峰期一市斤龙虾就卖到58元,而且供不应求,成为市场上的“香饽饽”!

    一村一品亮点纷呈

    洪林镇辖10个村委会和2个农村社区,总人口4.7万。2017年8月启动实施的“农综改”涉及该镇10个村、人口4.29万。为了把“农综改”的施工图转化为实景图,洪林镇党委、政府在区综改办的精心指导下,立足村情实际,强化项目建设,坚持走“一村一品”发展之路,希望通过发挥财政资金的“酵母作用”和“杠杆效应”,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有着“皖南大包干第一村”之称的鸽子山村依托宣城市桃之梦特色水果专业合作社,加大扶持合作力度,大力发展冬桃、蓝莓等特色产业,栽“摇钱树”、育“致富果”;茶叶大村宣茶村充分运用“农综改”项目资金,将低效的老茶园进行改良,引种白茶和黄金叶,提高单位茶园的亩产效益;“靠湖吃湖”的南湖村凭借南漪湖丰富的湖岸线资源,大力发展水产品加工项目和水生蔬菜项目,实现强村富民;被誉为“敢喝改革头口水”的棋盘村依托棋盘塔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大力发展果蔬采摘和观光农业,做大做强村集体经济。此外,洪林、大青山、东华山、高桂、施村等村也因地制宜,搭乘“农综改”的顺风车,积极寻找经济发展突破口,呈现出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

    构建机制致力长效

    洪林镇在推进“农综改”过程中,主要围绕构建“四大机制”施策发力。在健全村集体经济发展机制方面,首批启动了农村电商平台建设、生态水果种植销售、低产茶园改良和水产品初加工等4个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在构建农民持续增收机制方面,引导和鼓励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截至目前,全镇共集中流转土地4万余亩;在完善乡村治理机制方面,全力推进乡村治理大平台建设,构建融基层综合指挥、日常管理、综治管理、党建管理、便民服务等五大基础平台于一体的乡村治理综合信息系统,实现日常办公信息化、自动化和标准化。目前,该系统已挂网招标,将于今年6月正式运营;在建立农村生态文明发展机制方面,在去年实施19个点美丽乡村建设任务的基础上,今年将继续实施76个点建设,并一体化推进农村“三大革命”,全面推行河长制、林长制,致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

    此外,洪林镇还着眼常态长效,注重创新思路,完善体制机制,在全区率先制定出台了《洪林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新增耕地项目复垦工作奖励办法》《洪林镇村集体经济发展管理办法》和《洪林镇“三合一”长效管理考核办法》等,为高标准推进“农综改”勇当探路先锋,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和乡村振兴实现高质量发展。(汪传明)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