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安徽新闻 > 【移风易俗过新年】春节逛逛博物馆:与"国宝"一起过新年
  • 【移风易俗过新年】春节逛逛博物馆:与"国宝"一起过新年

    时间:2018-02-20 18:10:31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博物院是民族文化基因的宝库。央视综艺节目《国家宝藏》的热播,反映出当下观众对于接近文化接近历史的渴望。为满足市民精神文化的需要,近年来,安徽博物院通过丰富多样的展陈内容和方式以及更新的理念,不断探索文物“活”起来、“用起来”的新方式,让更多年轻观众爱上博物馆。

    2月13日,省博二楼临时展厅内,由安徽博物院与故宫博物院共同主办的“盛世琳琅――故宫博物院珍藏清代宫廷玉器特展”正在进行,百件来自故宫的精品玉器被按礼器、佩玉、玉陈设、玩用玉等古代玉器的六个不同用途分区陈列。青玉交龙钮“敕命之宝”、翡翠光素碗、青玉《御题赵孟御马图》、乾隆御题白玉仿古蚩尤联环等重量级展品在灯光下,散发出慑人的光芒和气蕴。天气虽冷,但观众热情不减,展厅内,不少年轻观众“组团”而来,表示希望借助文物一睹盛世风采。

    “得知省博有‘国宝’展,我们特别选在春节前来再看一次,看到这些文物,我们由衷地生发出了自豪感和骄傲感。我觉得这种情感认同是其他东西所不能替代的。”展台前,合肥市民李炜正指着“青玉墨笔室”为上小学五年级的孩子介绍它的历史。“文化共享,全民参与。作为一名普通市民,我希望有越来越多的这样的精品展能在我们安徽出现,让我们的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更加丰富。”

    “我们一直思考观众究竟喜欢什么样的展览,需要什么样的展览,怎么样把展览办的既有艺术性也有学术性。”安徽博物院策划交流部副主任卞坚介绍,为了能让更多观众走进博物馆,自新馆开放以来,安徽博物院从梳理特色文化资源入手,借助现代科技手段,通过主题展览、大型特战、特色文创、趣味课堂等系列活动,探索让文物活起来用起来的新方式,拉近观众与历史文物的距离。

    “这次展览是近年来省博在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文化服务质量所做的努力之一。”卞坚说,省博首先对馆内基本陈列“安徽文明史陈列”做了改陈和提升,增加展品数量的同时,注意提高服务质量,以科普为抓手,运用视频、动漫等多种形式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把国宝的前世今生介绍给观众。卞坚认为,近几年省博策展思路和理念的变化带来了可喜的效果,激发了观众对文物和历史的兴趣,不同角度的释读,让文物有了“活”起来的可能。

    “盛世琳琅”展就是一个例子。这次展览由故宫博物院藏近一万九千件(套)清代玉雕艺术品中遴选出的一百件(套)精品组成,分“受命于天”、“玉不去身”、“清室雅伴”、“几暇清赏”、“含英咀华”、“法相梵音”等六大单元,以玉器功能为经,工艺造型为纬,展示了清代玉雕艺术的成就。“中国古代玉文化源远流长,而清代玉器继承和发扬了数千年来传统的琢玉技术和风尚,创造了难以数计的优秀作品,尤其是乾隆时期的玉器,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玉雕艺术的高峰。”

    办展前,为了取得最大效果,更好地满足安徽观众的观展需求和文化需求,卞坚与同事们曾就展览主题、展厅设计、展品选择等问题展开过多次讨论,“最终选择玉器展,是因为我们考虑到,一方面,故宫博物院所藏明清皇家玉器之多、品质之优闻名海内外,我们希望把最好的古代玉雕艺术呈现给安徽观众;另一方面,玉文化源远流长,不少市民还有收藏玉器的爱好,这样的展览,更接地气,适合观众的口味。我们跟故宫博物院不断沟通联系、准备,前后花了两年时间才使展览最终落地。”

    为了增强互动性和参与性,展厅内放置有电子显示台,除了大量高清的文物图片和展品介绍,还以电子游戏的方式展示清代宫廷生活的一天,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的目光。卞坚解释,“看完展品,不少人对于文物会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希望得到更详细的资料,我们在展品旁边设有二维码,青少年朋友扫一扫,就能把知识带回家。”展品质量的提升和科技手段的运用,得到了观众积极反馈,卞坚预测,到明年三月展览结束,或有二十万观众能在博物院一饱眼福。

    事实上,从2012年的故宫典藏系列展“走进御书房――故宫博物院珍藏文房用具特展”到2013年“熠熠生辉――故宫博物院珍藏金银器特展”以及“安徽汉代玉器精华展”,近几年,安徽博物院一直在尝试和探索历史与时代结合这一议题的实现方式。

    “每一件文物的生命轨迹都让人叹服,近年来,安徽博物院通过承接高质量、高品位的展览为市民提供文化服务,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卞坚举例,“比如说这次展览,在前期设计的时候,我们就把面积最大和位置最好的临时展厅预留出来,同时,结合不同展览特点,在细节上下功夫,进行特色化布展。比如说,这次‘盛世琳琅’展,我们采用‘故宫红’为主色调,琉璃瓦等元素在展厅随处可见,展柜里的灯光也经过多次调试,目的是把清宫装饰元素用在展览上,营造清宫氛围,让更多观众身临其境感受‘国宝’魅力。”

    卞坚认为,乾隆朝玉器设计巧妙、意境高雅、雕工精美,展出这一时代的玉器作品,能让更多观众体会到“乾隆工”所呈现给出来的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乾隆帝亲自过问、直接参与玉器设计、制作的全过程,以自身的修养、学识、品味影响包括玉器在内的皇家艺术创作,他对传统文化精华的肯定,对工匠精神的鼓励和推行,对异域文化的精华进行吸收都是这一时代玉器成为集大成者的重要原因。”他表示,对于文化工作者还是普通市民来说,玉器制作中传递出来的大国工匠精神和中国制造的真谛,都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我们希望更多人能由此体会到传统文化所散发的文化魅力,提升传统文化情怀和文化品位,增强文化自信。”

    据了解,目前,安徽博物院正紧锣密鼓地策划红色主题展,未来将利用馆藏优势,寻找合适契机与方式将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主题结合起来,传播中华文化,传递中国价值。“以后的重点展览,我们会积极寻找历史与现实的契合点,通过合适的专题,让历史文物与时代温情、百姓记忆结合,把最好的展览留给观众。同时博物院将利用新媒体手段,提前预报,让观众有机会选择合适的时间来博物馆感受红色文化、先进文化、传统文化,我们希望通过努力把最好的留给观众,让观众真正爱上博物馆,让文物在当代活起来。”(记者 陈欣然)

    中安微评:从中国诗词大会到国家宝藏,从微博网红“故宫博物院”到各大博物馆门口排队的长龙,中华民族五千年春秋孕育出的文化宝藏越来越为新时代的新青年们所接受,深厚的文化底蕴承载飞速的发展脚步,历史的沉淀和创新的火花交相辉映,每一个属于中国人的传统节日,都是我们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不断交融,不断发展的好机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不忘初心,不忘创新,这就是我们的中国。(张晓丹)

    【专题】网络中国节――春节

    【专题】2018“新时代 新梦想”网络媒体新春走基层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