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安徽新闻 > 你知道吗 有一种伤害叫“低温烫伤”
  • 你知道吗 有一种伤害叫“低温烫伤”

    时间:2018-02-20 18:06:53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

      中安在线讯 据拂晓新闻网报道,立春一周有余,寒潮依然“顽固不退”,取暖“神器”――电热毯,暖宝宝,热水袋仍然“活跃在舞台上”。不过,取暖的同时,市民还需警惕,“暖流”过度就是“温柔杀手”。皖北晨刊记者昨天了解到,冬季取暖发生的烫伤不少都是“低温烫伤”。医生提醒,低温烫伤表面看起来仅是红肿或小水泡,但其实皮肤深部已经受到损伤,如果处理不当,后果很严重,尤其是患糖尿病、长期卧床的老人。

    贪图温暖竟致截肢

    市民陈成(化名)患有糖尿病足多年,血糖一直控制不佳,但也没当回事。一月初,宿城下了场雪,天气特别寒冷,为了取暖,他打开了理疗灯,谁知他睡着了,惊醒后发现自己左脚底板前半段竟严重烫伤,皮肉近似烤熟一般,而他自己却什么都没感觉到。家人立即将他送到市立医院,虽然经过普外科医生的紧急处理,但最终左脚第二根脚趾截肢。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主要的并发症之一,因为糖尿病病人下肢感觉功能减退,对高温、疼痛感觉不敏感,所以经常会出现足部意外伤害,并且常常发现不够及时。”市立医院普外二科副主任医师张艮龙告诉记者,冬季取暖不当不但容易引发糖尿病足外,还是低温烫伤的高发期。

    张艮龙介绍,一般人体持续接触70℃一分钟,60℃超过五分钟,高于45℃两小时以上,会造成皮肤烫伤。所谓“低温”烫伤,是指在50℃左右的温度下,局部作用时间过长,热力慢慢渗透进软组织而引起的烫伤。它和明火引起的烧伤和开水等引起的烫伤不同,表面看来烫伤面积不大,表皮也没有开水烫伤看起来那么严重,但创面比较深,往往造成组织坏死,有的可深达骨质。“打个比方,低温烫伤就像烤红薯一样,长时间低温烤,表面不黑不焦,而里面已经熟透了。”张艮龙说。

    老人、小孩、卧床病人最易烫伤

    70岁的陈老太腿关节疼痛多年,面对连日降温有些扛不住,于是拿出家里的暖水袋取暖。她先是把暖水袋贴在保暖衣上靠着腿,但是感觉不太暖和,又把暖水袋贴到秋裤上。第二天,陈老太腿上的皮肤有些红肿,但老人觉得没大碍就没有理会,可没想到,两天后小腿已经被烫出一个铜钱大小的水泡。

    久病卧床的李先生,因天气变化常感腰疼,便使用热水袋焐腰,但由于使用时间过长,且水温过高,焐腰治病不成反被热水袋烫伤。

    小朋友课业重,晚上吃好饭就做作业,写时间长了就会手脚冰凉,睡觉的时候妈妈给贴了一个暖宝宝,早晨却发现一个水泡。

    “老年人的神经末梢感觉相对迟钝,特别是一些本身已有疾病的老年人,很容易烫伤;另外暖水袋、暖手宝使用不当,则是小孩被烫伤的主要原因。”张艮龙向记者介绍,每到冬季,他们都要收治一些被取暖器、暖水袋、暖手宝烫伤的病人。其中大部分是老人和孩子,特别是各种疾病致瘫痪卧床的老年病人,或伴有意识障碍、肢体不能自主活动的病人。

    取暖设备切勿亲密接触

    “在接触超高温物体后,我们会马上躲开,并立刻采取凉水冲洗等急救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伤害。而在低温烫伤中,由于接触时间长,热源造成的伤害可以深入到皮下较深处的组织。”张艮龙告诉记者,低温烫伤后病变局限,常有水疱,水疱特点是颜色较深,疱液多为血性,创面基底苍白,感觉迟钝或消失。部分水疱溃破后局部结黑痂,经久不退。严重者可以深达骨骼,形成口小底大的烧瓶状。常见于下肢,尤其以小腿及足部多发,常常久治不愈或者因治疗不当迁延成慢性溃疡。

    对于低温烫伤的处置,可以先用凉毛巾或凉水对烫伤处降温,无法冲洗时可局部冰敷;局部红肿时,可涂抹一些烫伤药膏。出现水疱时,如果水疱未破,应到医院进行无菌抽吸,以保持水疱皮肤完整,待愈合后再去除表皮,有利于创面再生修复;创面严重时,需根据医嘱手术,对坏死组织进行切除。

    因此,张艮龙建议,在冬季取暖时,使用热水袋、暖宝宝要尽量在清醒的时候用。如果要把热水袋等一些取暖设备放进被子的话,要用厚毛巾包裹起来,尽量不要接触皮肤。(记者刘晓琼)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