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重庆新闻 > 重庆钢铁 改革迎“新生” 2018年业绩创新高 今年目标:销售收入220亿元
  • 重庆钢铁 改革迎“新生” 2018年业绩创新高 今年目标:销售收入220亿元

    时间:2019-07-10 19:08:17  来源:华龙网-重庆商报  作者:

    重庆钢铁炼钢厂生产现场 本组图片由记者 毕克勤 摄

    机器人添加保护渣

    重庆钢铁长材厂

    重庆商报-上游新闻记者 孙琼英

    7月2日,重庆迎来今夏第一波高温天气,中午室外气温一下飙升到接近40℃。在位于重庆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钢铁)长材厂内,同样是一片“火热”:高大空旷的车间里,线材、棒材两条生产线紧张有序地运转着,一批批钢坯通过加热炉加热后,经粗轧、中轧、精轧、冷剪、打包等环节,变成一捆捆建筑用螺纹钢展现在记者眼前。在这里,每天有超过4000吨的螺纹钢产出,全年产量占了重庆建筑用钢的十分之一。

    “尽管是满负荷生产,但还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重庆钢铁长材厂厂长王绍斌介绍,今年,还将扩建棒材生产线,以及推进现有设备改造。

    这,仅仅是重庆钢铁厂区内忙碌生产的一个缩影。

    数据显示,2018年,重庆钢铁实现铁、钢、材产量分别为567.77万吨、638.15万吨、611.07万吨,同比分别增长47.8%、55.1%、56.5%;销售钢材604.64万吨,实现营业收入226.39亿元,同比增长71.03%;实现利润总额17.59亿元,同比增长449.93%。无论产量规模还是利润水平,均创了搬迁建厂以来的历史新高。

    今年来,在各项改革的继续推进下,公司产品产量、质量进一步提升。一季度铁、钢、材产量分别为147.98万吨、156.88万吨、149.10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0.21%、5.26%、5.04%;实现钢材销量150.27万吨,同比增长8.98%;实现营业收入53.08亿元,同比增长3.02%;实现利润总额1.52亿元;主要技术经济指标70%优于上年连续三个月最好水平,各类消耗明显下降,工序成本同比下降1.40亿元。

    若时间倒退回一年多前,却是另一番景象:那时的重庆钢铁正陷入尴尬境地,在求生边缘挣扎。直到2017年12月,才完成司法重整。

    700天时间内,重庆钢铁是如何“涅槃重生”的?重生背后有哪些创新举措?7月2日,重庆商报-上游新闻记者走进重庆钢铁公司,揭秘其“浴火重生”背后的秘诀。

    稳定产销

    从不能满产到产品供不应求

    现代化的厂区、严格的管理、步履匆匆的员工……走进重庆钢铁,每一个细节都透露着其高效率、快节奏。

    在厂区内的炼钢厂内,三座210吨的转炉轰隆隆运行着,约莫42分钟左右,一炉钢就新鲜出炉,再经精炼、连铸铸成钢坯。“自去年以来,工厂每天都这样‘连轴转’,还生产不赢。”重庆钢铁炼钢厂党委书记李顺成介绍。

    在对面的重庆钢铁长材厂内,厂长王绍斌也是忙得不亦乐乎。

    “虽然是满负荷生产,但也才占据重庆建筑用螺纹钢市场的十分之一,我们正计划扩生产线。”王绍斌说,目前厂内满额生产,螺纹钢年产量是120万吨左右,但目前重庆市场每年建筑用螺纹钢需求就在1000万吨左右,重庆钢铁目前的产量还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其实,环保搬迁后,重庆钢铁多年都未能实现满产。是什么催生了这一系列变化?

    “这得从重庆钢铁的司法重整说起。”重庆钢铁副总经理、首席财务官吕峰介绍,重庆钢铁陷入困境,除了钢铁市场持续低迷等客观因素外,也与搬迁后产品结构不合理,供销严重错配、管理成本高、劳动效率低等相关。

    因此,重庆钢铁司法重整后,新的管理团队对准“症结”,确立了满产满销、低成本、高效率的生产经营方针。对产品结构、产线配置、工艺流程进行优化,纠正与优势市场的错配,弥补竞争力的差距。

    例如,在狠抓供应管理方面,公司加强了供应商全过程管控,由“单纯追求采购价格低”转变为“综合使用成本最低”,并定期开展市场分析和用料结构分析,实现了原燃料保障、设备保障,支撑了生产稳定运行。

    同样,在销售方面,以前重庆钢铁瞄准的是西南之外的市场,存在产品与市场错配的问题。新的管理团队进来之后,把销售定位为立足重庆,深耕川渝,辐射西南。并建立起直供、直销、直发体系,优化销售渠道结构。例如,2018年公司全年热卷产品直供比例达49%,中厚板产品直供比例33%;2018年一年下来,公司中厚板在整个重庆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80%。

    产品优化

    高牌号抗震钢实现量产

    抗震强度达八级

    俗话说,打铁还得自身硬。能否获得市场青睐,最终要靠产品说话。

    重庆钢铁司法重整后,另一把“杀手锏”就是以市场和盈利能力为导向,优化产品结构。

    “我们现在都不生产普通产品,全部生产的是抗震钢筋,抗震级别最高是按照八级地震的强度来设计的。”重庆钢铁长材厂厂长王绍斌指着一堆堆螺纹钢介绍,一年多来,重庆钢铁建立健全产品盈利能力分析体系,以明细产品盈利能力排序为导向,对外快速响应、对内高效协同,合理、动态、高效分配产线和产品资源。“简单来说,就是哪些产品销售好,利润高,公司每个月都会进行梳理,然后柔性动态地调整产线的配置。”

    据了解,自去年以来,以市场驱动,加快优化产品结构,重庆钢铁发挥产销研联动协同效应,拓展高附加值产品下游行业和客户,把多年积淀的中厚板产品优势转向建筑结构用高附加值产品,形成了Q345至Q42O级桥梁、建筑结构系列产品、及Q345至Q690级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板系列产品;目前高牌号抗震钢HRB500E实现量产,可以抵御八级地震。

    同时,公司还开发了高强度汽车钢带,CG590CL、610L等系列产品已投放市场,后期还会向更高强度级别T710市场迈进;覆铜用钢带F11、F18也已通过第三方认证,将逐步实现量产。

    管理变革

    体制机制创新添活力

    员工收入涨了积极性高了

    提到重庆钢铁的创新,不得不提其体制机制的创新。

    “每天、每月的目标都很明确,对劳动收入也有了明确预期。”程超是在重庆钢铁工作了10年的一名老员工了,他对这些改变有切身体会。

    程超告诉记者,去年来,公司进行了组织机构优化,实施以“作业长制”为抓手的基层管理变革,并推出赛马机制、薪酬体系改革等一系列举措。他成功竞聘成为了重庆钢铁长材厂的作业长之一,收入也实现了明显增长。

    “以前的绩效评定没有细化到具体指标,现在收入根据工龄、管理幅度、公司业绩、基层单位乃至作业区的绩效严格打表,有一个月我的绩效是101.5,超额完成了工作,就明显感觉到了收入的变化。”程超说,在此前效益不好时,自己最低时月收入只有3000多元,但去年以来,最高时他拿到了近万元。

    在程超看来,除了考核更加细化合理,在管理上,如今也更加高效。例如之前信息传达是厂-车间-作业区,但现在通过厂可直达作业区,管理人员也真正实现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

    重庆钢铁这一年来在体制机制方面的改革力度到底有多大?一组数据可以揭晓答案:

    2018年,在规范管理制度方面,重庆钢铁全年新建制度51项,修订制度231项,废止制度21项;精简岗位设置方面,厂部机构、室级机构减幅分别为10%、58%;激发员工活力方面,全年发布竞聘岗位218个,参与竞聘399人,上岗198人。原74名厂部管理人员精简为60名;原419名科级管理人员精简为162名室主任。

    这一系列的改革结果,是公司效益更好了,员工获得感、幸福感提高了。

    据悉,2018年,重庆钢铁整体产量规模以及利润水平,均创了搬迁建厂以来的历史新高。公司在岗员工月均收入同比增长26%,基层员工增长30%。且今年来,公司继续保持了稳定增长态势,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持续向好。

    ■未来

    打造魅力重钢 转型智能制造

    今年计划实现销售收入220亿元

    不到700天时间,重庆钢铁实现了从“输血”重生到恢复“造血”的完美蜕变。迎来“新生”的重庆钢铁,未来又将如何发力?

    “2019年是公司向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转化的关键之年,公司将以夯实‘实力重钢’基础,开启‘美丽重钢’、‘魅力重钢’征程为生产经营工作主基调。”重庆钢铁CEO李永祥介绍,2019年,重庆钢铁将继续打牢基础、完善体系、提升能力,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为实现“三个重钢”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李永祥说,在推进高质量发展方面,重庆钢铁一方面会继续盘活现有资产、丰富产品结构,更加契合市场尤其是重庆地区对钢铁产品的需要;同时,也会加快智能工厂建设、实现智慧运营;以及实现绿色环保发展。

    记者在重庆钢铁看到,目前厂区内已经随处可见智能制造的身影。

    走进重庆钢铁的调度大厅,一块智能显示屏映入眼帘,原料进出、车间生产情况、甚至是转炉内钢水的温度,都可以在这里看得一清二楚,所有信息实现了远程监控。

    在炼钢厂内,氧气流量控制、挡烟门、摇炉等均可实现操作室控制,并实现氧气监测、火警等自动报警。保护渣也由原来的人工添加变为机器人操作,能实现连续精准喷洒加入,既节约材料,又降低了员工劳动强度。

    “炼钢转炉倒炉时周边温度高达五六十度,小转炉一般靠人工测温,环境较为恶劣,现代工艺的大转炉只需要在操作室按动键钮,便可通过副枪完成测温取样。”重庆钢铁炼钢厂党委书记李顺成介绍,随着智能化布局加快,今后还可实现自动炼钢,甚至一键炼钢。目前,正在中国宝武协同支撑下建立炼钢数学模型,为实现模型炼钢做准备。

    同样,在长材厂,目前钢筋打包等已经实现自动化操作。下一步,还将推动现有设备智能化改造。

    重庆钢铁长材厂厂长王绍斌介绍,一条棒材生产线,目前需要7个操作室,13个工人。智能化改造后,只需要一个中央控制室,6个操作员便可完成。

    此外,在绿色环保生产方面,2018年重庆钢铁共投入环保运行费用7.6亿元,确保环保设备设施同步率100%且达标运行,今年也会继续加大投入力度。

    “即使行业60%的企业亏损,重庆钢铁也不会亏损。”李永祥信心满满地介绍,在各项改革措施的推动下,今年重庆钢铁将赶追行业60分位水平,计划实现生铁产量586万吨、钢640万吨、钢材613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20亿元。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