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重庆新闻 > 澳门推动生死教育第一人是咱重庆人
  • 澳门推动生死教育第一人是咱重庆人

    时间:2016-06-17 07:29:10  来源:重庆晨报  作者:郑亚岚

    朱明霞

    “当孩子问起死亡这个话题,我们该如何作答?”这个问题困扰着不少家长和老师。我们的社会重视礼俗、讳言死亡,是几千年延续的传统。但随着时代的进步,生死不再是禁忌的话题。

    2012年,朱明霞所在的澳门镜湖护理学院首开生死教育课程,她也因此成为澳门第一位教授生死教育课程的学者。朱明霞带领团队积极推动生死教育在澳门的普及。仅去年,接受生死教育讲座及课程的人数就达到5000人。

    凭借不懈努力成为护理系教授

    1963年,朱明霞出生在重庆市江北区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1978年,当高中开学一个多月以后,她却收到了川医卫校(华西医科大学护理系前身)的补录通知书。收到通知书以后,朱明霞没有犹豫,便去了川医卫校。“我们家有姐妹三人,我是长女,母亲觉得女生学护理也很好,另一方面读卫校还可以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

    就这样,朱明霞到川医卫校学习临床护理专业。1981年毕业后,她被分配到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一直从事临床护理工作。为了不断提升自我,朱明霞利用业余时间继续学习,参加了华西医科大学(成人)高等护理专业课程。

    作为护士的朱明霞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并有很强的协调能力,受到同事和病人的认可。1989年,朱明霞大专毕业后继续从事临床护理工作,任附一院内分泌科的副护士长,但她仍未停止学习的脚步。

    1995年,在华西医科大学的推荐下,朱明霞参与了美国中华医院基金会与中国八所医科大学联合培养高等护理教育人才项目,前往泰国清迈大学攻读护理教育研究生学位。两年后,朱明霞回到华西医科大学护理系任教授。

    她在澳门首开生死教育课程

    1996年,朱明霞的丈夫被派到澳门镜湖医院工作。派驻期满后,他选择在澳门发展。当时女儿已是小学三年级学生,朱明霞不希望一家人长期分居两地,于是决定离开她心爱的华西医科大学护理系,为了一家团圆远赴澳门。

    1999年,刚到镜湖护理学院的朱明霞依旧从事教学工作。虽然同样是护理学,但澳门和内地的护理学教育分设课程的方式完全不同,这给朱明霞带来极大的挑战。“内地的护理学教育是按系统来设置课程,但澳门却按生命周期设置课程,从根本上来说就不一样。”除了给学生上课,朱明霞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图书馆,有问题就去请教相关专家。

    2012年,镜湖护理学院决定开设生死教育选修课,并特意从英国请来专家学者授课。开课前,老师临时有事离开澳门,朱明霞临危受命,成了澳门第一位教授生死教育课程的学者。随着了解的深入,朱明霞越发被生死教育所吸引,“生死教育能帮助人们正视生死,不会轻易为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去冒险,也不会做违反常规的事情,并懂得在死亡的信号灯前及时掉头止步。”

    如今,朱明霞已经有了一个团队。在生死教育课程设置上,学生们可以体验死亡的过程,经历立遗嘱、撰写墓志铭等,并最终选择一种死亡的方式,让学生在那一刻接近真实的自己,从而对生命产生新的洞见。

    尽管力量有限,但他们的团队在去年走进了澳门的13所学校,开展了11场“听护士讲故事”的生命教育活动,讲课达到22场。此外,她们还到老人院去开展死亡教育,听众最小的还在念小学5年级,最大已是96岁的老人。仅去年,澳门接受生死教育的人数便达到5000人。

    朱明霞,1963年出生于江北区。1978年到华西医科大学学习护理专业。留学泰国归来到华西医科大学任教。1999年到澳门发展,现为澳门镜湖护理学院教授,努力推动澳门生死教育的工作,她主编的《生命如歌》是澳门第一本讲述生死故事的读物。

    人只有善待自己、孝敬父母、尊重他人,才能获得一种爱的平衡。

    重庆晨报:放弃一份优渥、稳定的工作到陌生的地方重新开始,你胆怯过吗?

    朱明霞:当时女儿已读小学,而我是个很注重亲情的人,不希望父母缺席孩子的成长,所以我愿意到澳门全新开始。

    重庆晨报:现在你的生活和工作都比较稳定,还有梦想吗?

    朱明霞:我的梦想是通过我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生死教育。因为只有了解死亡,才能活好当下。

    关键词:生死教育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