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重庆新闻 > 规范收费严查“过度医疗” 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
  • 规范收费严查“过度医疗” 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

    时间:2019-01-19 20:23:35  来源:华龙网-重庆晨报  作者:

    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群众看病有补助。

    打赢脱贫攻坚战,还要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去年的重庆“两会”上,致公党重庆市委提交提案《扎实推进健康扶贫 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建议不断改善和提高卫生环境质量,加强对健康扶贫的统筹协调。

    随后,市级有关部门联合出台《重庆市农村贫困人口健康扶贫医疗基金使用管理办法(试行)》,由市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注入2亿元,区县统筹补充资金,设立专门针对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健康扶贫医疗基金。

    症结 优质医疗资源分布有差异

    提案提出,财政资金投入的精准度、实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能力、环境卫生状况与健康要求不相适应,政策设计、工作进度协同性不够,宣传不到位。

    比如,财政资金投入的精准性、计划性不够强,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资金投放“碎片化”现象较严重,相关部门对帮扶的重点人群、重点地区,实施的重点项目、重点工程不尽相同,进而导致资金投放的分散性和“碎片化”。贫困患者享受“五重保障”后,自付费仍然相对较高。

    优质医疗资源在分布上存在明显差异。三甲医院主城区占比很高,而在农村贫困地区,则缺乏高级别医疗人才,医疗技术和服务能力相比主城区差距甚远,许多农村疑难重症患者只能选择到主城就诊。

    此外,危害农村环境卫生的不良因素较多,如长期使用化肥、污水无序排放、生活垃圾随意堆放等,成为诱发贫困地区各种疾病的重要原因。

    建议 严查“大处方、大检查”

    针对存在的症结,提案提出了六方面的建议:提高资金的保障度和投入的精准度、降低个人医疗费自付比例、持续增强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改善和提高卫生环境质量、加强对健康扶贫的统筹协调、发挥宣传的教育引导作用。

    聚焦贫困区县标准化建设,县域内就诊率,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重点突出“保基本、保大病”,落实到人、精准到病,使资金使用更具靶向性、集约度。

    建议推行医院“点菜”“埋单”营运机制和实现首诊医院的自主选择。规范收费和医疗行为,定期开展审计核查,严查“大处方、大检查”和“过度治疗”。建立合理的医疗费用分担机制。适当扩大医保报销目录,进一步提高农村贫困人口报销比例,降低个人医药费的实际支付。

    改善基层医疗条件,提高就近就医能力。构建以县医院为龙头、乡镇医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分工协作、三级联动县域医疗服务体系,继续推进卫生服务网络化、信息化建设,重点对医护人员进行业务技术培训,积极引进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有效开展“分级诊疗”,发展远程医疗协作网,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共享。

    措施 政策救助后商业保险兜底

    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人士介绍,全市启动健康扶贫工程以来,逐步建立了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商业补充保险、扶贫济困医疗基金、疾病应急救助等多重保障相衔接的工作体系,为全市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提供医疗保障优惠政策。

    2018年,我市加大了农村贫困人口医疗保障力度,减轻贫困人口医疗费用负担。市级有关部门联合出台《重庆市农村贫困人口健康扶贫医疗基金使用管理办法(试行)》,由市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注入2亿元,区县统筹补充资金,设立专门针对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健康扶贫医疗基金。对贫困人口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产生的医保目录内费用,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后个人承担的部分,实行分段救助。经相关政策报销和救助后,通过商业补充保险进行“兜底”。

    严格管控医疗费用。要求医疗机构严格控制农村贫困人口住院及门诊次均费用、药占比和目录外费用占比,将其住院及门诊治疗目录外医疗费用比例控制在10%以内。

    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三级医疗机构对口帮扶贫困区县级医院,二级医疗机构对口支援贫困区县乡镇卫生院。构建三级会诊网络体系,建立以三甲医院为龙头的区域影像疑难会诊中心,以区县综合医院为龙头区县影像报告中心。

    计划2018—2020年间,每年改造无害化卫生厕所20万户,到2020年全市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75%以上。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 蒋艳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