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重庆新闻 > 第33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落幕 重庆八中学生获“中国科协主席奖”
  • 第33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落幕 重庆八中学生获“中国科协主席奖”

    时间:2018-08-21 18:55:20  来源:华龙网  作者:

    华龙网8月20日13时29分讯(记者 伊永军)由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和重庆市人民政府等主办的第33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于19日在重庆闭幕。有3人获得本届大赛最高奖项“中国科协主席奖”,其中一名是重庆学生。

    今日,第33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闭幕式暨颁奖典礼举行。记者 李文科 摄

    本届大赛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500多名青少年科技爱好者和200多名科技辅导员,以及来自亚洲、欧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名青少年和科技教育工作者代表参加。

    中国科协主席奖获奖者领奖。记者 李文科 摄

    大赛共评选出青少年项目一等奖59项、二等奖136项、三等奖192项,并在一等奖项目中评选出中国科协主席奖3人。科技辅导员项目一等奖30项、二等奖70项、三等奖95项,“十佳优秀科技辅导员”奖10人。国际选手项目一等奖13项、二等奖29项、三等奖43项。

    国际选手优秀项目一等奖获奖者领奖。记者 李文科 摄

    本届大赛最高奖项“中国科协主席奖”的3名获奖者分别是来自福建省泉州第五中学的林楷睿、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许鹤瀛、重庆市第八中学校的冯路桥。此奖项旨在鼓励热爱科学、敢于创新的优秀青少年,授予大赛中最具创新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青少年项目。

    重庆市第八中学的冯路桥的获奖项目是《基于摩擦生电原理拉哨状供能装置的构造与应用研究》。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发展,市场上出现了很多可穿戴装备,冯路桥发现,这些装备充电依旧需要电线和USB接口,不够方便灵活。她联想到课本中学到的“摩擦生电”,打算利用这一知识点来解决可穿戴设备的电量问题。

    但是,如何让摩擦产生的电量源源不断并保持稳定呢?同时,还要减少其产生的热能,降低热能对设备表面的损害,这也是研究的一大难题。

    冯路桥从小学生玩具“拉哨”那里找到了灵感——转速很大的拉哨能迅速摩擦。此外,她对设备的大小和形状进行了改良,使得摩擦过程中不会直接接触到设备表面,加快频率的同时降低了损耗也提升了电能。

    冯路桥说,她的创意灵感来源于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摩擦生电现象,目前这种供电已在LED灯、温湿度仪和血糖仪上得到成功应用,现在该研究作品已处在实验室阶段,并已在进行专利审核。

    据介绍,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前身是1979年由中国科协牵头举办的首届全国青少年科技作品展览。30多年里,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大赛已成为亚洲规模最大、参赛国别最多的青少年科技赛事,为科技后备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支撑,为各国青少年体验科学之美、创新之妙搭建起广阔舞台。

    闭幕会上还宣布第3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将在中国澳门举办。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