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天津新闻 > 评论:“救命钱”必须花在“刀刃”上
  • 评论:“救命钱”必须花在“刀刃”上

    时间:2018-10-20 21:11:16  来源:天津日报  作者:

      天津北方网讯: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能不能把“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硬责任担当好,能不能实现党对贫困人口许下的庄严承诺,归根结蒂取决于我们在扶贫助困工作中有没有过硬作风、有没有两袖清风。

      今年1至9月份,全市共查处扶贫助困领域违纪问题202起,处理249人,从严整治扶贫助困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毋庸讳言的是,依旧有某些党员干部为满足一己私欲,把扶贫资金当作可以随意侵吞的“唐僧肉”,或截留挪用、虚报冒领,或吃拿卡要、优亲厚友;还有个别领导干部在扶贫工作中出现拖沓推诿、急躁蛮干等情况,凡事“凭感觉、靠经验”、不接地气不调研,更有甚者曲解政策,自行扩大救助范围,“照顾”一些不符合救助政策的“边缘户”……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破坏党和政府形象,侵蚀党的执政根基,务须严肃处理、决不姑息。

      发现问题才能更好解决问题,开展脱贫攻坚专项巡视,进行一场有针对性的“政治体检”就是严肃处理的前提。要准确把握工作定位,突出“专”的特点,紧扣监督主题,聚焦主要任务,紧紧围绕“四个落实”深入开展监督检查,着力发现和推动解决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何为“突出问题”?群众身边的“微腐败”就是其一。“蚁穴能毁堤,群蝗能毁田”。相对于远在天边的“老虎”,群众对近在眼前的“蝇贪”感受更为真切,必须下大力气查处扶贫助困领域腐败问题,谨防“微腐败”成为“大祸害”。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瞪大眼睛、拉长耳朵,深入发现问题,靶向精准打击。如何实现“精准”?关键是找好切入点。瞄准“五弱”,即政策执行“软”、政策宣传“淡”、资金发放“慢”、动态管理“乱”、监督检查“散”;盯紧“五贪”,即在扶贫领域发生的贪占冒领、截留挪用、吃拿卡要、滥用职权、与民争利等问题;严查“五假”,即假数字、假产业、假程序、假精准、假调研等发生在扶贫助困领域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动向、新表现,真正让纪律“带电”、“后墙”不松。

      脱贫攻坚,关键在人,干部作风如何则是其二。解决扶贫领域存在的各种问题,说到底还是要解决干部的作风问题。“干打雷不下雨”“只有唱功没有做功”的不实作风,群众必然反感;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志不求易、事不避难,才能取信于民,才是长久之计。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既精准执纪促党员干部改进作风,又用好问责利器倒逼责任落实。同时,对违规违纪行为,既严肃追究当事人、具体责任人,还上查一级、上追一层,并坚持通报制度,典型案例一律公开曝光,形成持续震慑,发挥警示效应,维护群众利益。

      铁腕反腐、猛药去疴,必须对胆敢向帮扶项目资金“动心眼、下黑手”的人严惩不贷。真正做到扶贫助困推进到哪里,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就要跟到哪里,以纪律保障扶贫助困,才能确保脱贫政策兑现落实、脱贫工作健康发展、贫困群众真正脱贫。(津云新闻编辑曲璐琳)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