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天津新闻 > 孙瑞祥:适应媒体融合趋势 培养全媒型新闻传播后备人才
  • 孙瑞祥:适应媒体融合趋势 培养全媒型新闻传播后备人才

    时间:2018-06-22 15:15:17  来源:人民网-天津频道  作者:唐玉洁 陶建

    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孙瑞祥 孙晓川/摄

    天津北方网讯:2018(第三届)全国党报网站高峰论坛今日在天津召开,论坛主题为“媒体融合:宣传新时代拥抱新时代”。本届论坛由人民日报社、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指导,人民日报社人民网、天津市委宣传部、天津市委网信办主办。人民网天津频道对出席论坛的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孙瑞祥进行了专访。

    以下为采访内容:

    人民网天津频道:如何看待当前媒体的深度融合?

    孙瑞祥:毫无疑问,我们正处在传媒大变革时代:读者-受众-用户;铅与火-光与电-数与网;书面阅读-桌面阅读-移动阅读;传统媒体-新兴媒体-融合媒体;微博、微信、微视频、客户端;VR、H5、智能装备、3D技术、机器人写作、无人机直播;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等等。一言以蔽之,我们进入了一个“融”媒体新时代。传媒大变革挑战一切固有的、单向的、疏离的、机械的传媒思维模式与行为方式,给新时代传播手段的建设和创新带来新思考。

    “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是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没有传播手段的建设和创新,就无法达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要求;难以实现快速传播、移动传播、全媒传播、分众传播、互动传播、权威传播;难以提高宣传思想文化精品的到达率、阅读率、点赞率和转发率;难以保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政治目标的最终实现。

    实现媒体深度融合是推进主流媒体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的必由之路。当前,媒体融合持续深化,开始进入融合发展的关键期。传统媒体在做大融合“增量”的同时,也在积极盘活资源“存量”,不断探索跨领域、多元化的融合形式,形成了纵向延伸、横向兼容、融合精耕的发展趋势。同时必须看到,媒体融合发展仍然存在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一些媒体内部管理体制固化、产业经营模式老化、人才引进和激励机制钝化,功能重复、内容同质、力量分散,成为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瓶颈。

    人民网天津频道:新时代如何加强传播手段的建设与创新?

    孙瑞祥:传播手段的建设和创新应包括三层含义:一是传播平台渠道的建设和创新;二是传播工具技术的建设和创新;三是传播方法策略的建设和创新。

    加强传播手段的建设和创新,应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要着眼于搭建平台,吸引用户,使受众成为内容生产的主体;二是要大力融合新技术,不断满足用户对内容的个性化、定制化需求;三是要树立抢占先机的意识,重视首创首发首播,把提高原创内容生产能力作为价值追求。

    人民网天津频道:在媒体深度融合今天,高等教育承担着怎样的使命?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孙瑞祥:今年正值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开启100周年,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新闻传播教育改革40周年。在媒体深度融合的今天,高等教育承担着怎样的使命,应培养什么样的新闻传播人才,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新闻舆论人才队伍建设,他强调,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要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习近平新闻人才思想是指导中国特色新闻传播教育的根本方针和行动指南。我们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统领,不断创新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机制,培养为党所需为党所用的全媒型新闻传播后备人才。

    近年来,新闻传播教育变革之声不绝于耳,既振奋人心又令人揪心。在我看来,中国新闻传播教育与新闻传播事业发展具有内在同一性,新闻传播教育既要适应新闻传播行业发展的当下需求,也要引领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未来走向。新闻传播教育既要思变求新,又要强基固本,要在变革中有定力,在坚持中有创新。

    必须看到,在媒体深度融合的今天,传播技术手段在变,但新闻传播教育作为职业教育和大学教育的双重属性没有变。前者培养新闻职业人才,后者塑造公民完善人格。大学精神之要义,就在于培养“准传媒人”独立思考之素养、家国情怀之责任、批判质疑之勇气、创新实践之意识;就在于培养他们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职业精神与职业理想。(津云新闻编辑付勇钧)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