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天津新闻 > 天津古长城修复 还黄崖关古长城“千年古韵”
  • 天津古长城修复 还黄崖关古长城“千年古韵”

    时间:2018-03-17 16:22:38  来源:天津日报  作者:陈忠权
    前干涧石长城
    <img src="http://epaper.tianjinwe.com/tjrb/resfile/2018-03-17/06/p53_b.jpg />
    修旧如故的6号敌楼
    景区工作人员勘察凤凰岭古长城遗址
    保存较好的敌楼

      天津北方网讯:天津古长城(黄崖关长城)全部坐落在蓟州区境内,全长40.28公里,这里水陆关隘、边城掩体样样俱全,被誉为“万里长城之缩影”。1984年,我市启动了黄崖关长城修复工程,1985年第一期修复工程竣工,于1986年对公众开放,成为了展示天津古老长城的一个重要窗口。为进一步展示古老的长城文化,有关部门正在制定措施,实施全面保护。

      《黄崖关长城风景区规划》已通过蓟州区政府审批,对原来没有修复的古长城进行修复,将西延至北京,与将军关牵手;加快恢复天津蓟州古长城完善的军事防御体系,重点抢救性修缮黄崖关长城二道边(龙凤岭长城);扩建黄崖关长城综合博物馆,增加长城文化内涵和爱国主义、红色教育的内容;继续完善古长城保护巡逻措施,对40.28公里古长城进行全面巡查保护。通过这些措施,让天津古老长城再现历史雄威!

      今年申报国家5A级景区

      不到长城非好汉!春寒料峭,但在蓟州黄崖关长城风景区内,每天依然有不少游客兴致勃勃地前来攀登长城,有的在拍照留念,有的干脆用手机视频直播。一位来自外地的游客高兴地说,早听说天津黄崖关长城特别壮观,实地观看果然名不虚传。“五一”假期,他会再来,并且还要带着父母一起来,共同感受古老长城的无穷魅力。

      黄崖关长城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局长张学文介绍,作为天津古长城唯一修复开放的雄伟壮观的黄崖关长城风景区,自上世纪80年代建成开放以来,经过30多年发展,先后获得世界文化遗产、国家4A级景区、国家级青年文明号、国家传统文化教育基地、“津门十景”之首和天津市青少年教育基地等多项称号。30多年来,一共吸引海内外的700多万游客登上黄崖关长城,饱览壮美的长城风光。为将长城景区打造成为集“青山、绿水、古城、民居”为一体的、全国一流的、红色旅游基地和旅游休闲目的地,景区不断改善提升景区软硬件设施,全面优化旅游环境。

      张学文说,在市有关部门和蓟州区的大力支持下,景区先后投资8025万元,完成了八卦关城四座城楼、长城墙体、6号敌楼即“寡妇楼”和前干涧1号敌楼的抢救性修缮工程,完成了黄崖关传统村落和断崖地貌景区博物馆的建设工程;完成了黄崖关长城附属设施维修工程(包括对八卦关城各院落房屋、太平寨管理用房等设施进行全面保护修缮),有效保护了景区文物安全。2017年,景区累计接待中外游客43.16万人,同比增长8.5%;实现综合收入2423.78万元,同比增长11.48%。

      张学文告诉记者,为更好地展示黄崖关长城军事文化特色,统筹推进景区建设、旅游服务、文物保护和生态建设,按照市、区两级旅游总体部署,蓟州区黄崖关长城风景区已经启动国家5A级景区申报工作。目前正在编写、完善《黄崖关长城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提升规划方案》,并组织专家进行论证。与此同时,加大风景区新门区项目建设招商力度,继续完成黄崖关长城附属设施保护修缮工程等,力求从硬件、软件等方面全面达到国家5A级景区标准,尽快成为天津市第三家国家5A级名胜风景区。

      “寡妇楼”“前干涧1号敌楼”修复完毕

      2017年10月,位于天津古长城的太平寨段长城最西端的6号敌楼(“寡妇楼”)修缮完毕,并通过验收,天津古老长城再添一处完整的古代珍贵遗迹。

      黄崖关长城风景区文保科科长邢亚萍介绍,6号敌楼建于明隆庆年间,砖石结构,是目前天津段古长城敌楼中保存最为完好的明代敌楼,经过400多年风雨侵蚀、冻融等自然损坏,楼体砖石大面积风化酥碱、拱顶砖体严重开裂、支撑力明显下降,如不及时采取措施,随时有塌陷危险。经过半年多的施工,施工人员克服种种困难,如期完工。为了确保高质量,修缮工程本着保持原有形制、结构不变,使用原有材料、工艺不变,以最小的干预保留更多的历史信息,做到了“修旧如故”。

      2017年12月底,天津古长城西延首个敌楼──前干涧1号敌楼又修缮完成。前干涧1号敌楼,当地人称“王帽顶敌楼”,位于黄崖关长城风景区西部最高峰──王帽顶山上,是明长城遗址。该敌楼砖石结构,平面呈正方形,边长6.8米,残高7.8米,自明代修建以来无任何修缮记录,保存较好,具有较高的文化历史观赏价值。

      张学文介绍,从2017年1月开始,黄崖关长城风景区聘请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对该敌楼进行修缮工程勘察设计,工程总投资达到250万元左右。维修内容包括:周边环境清理、墙体整修、砖券修补、地面补砌、石活修理等。工程修缮本着最小干预的原则、现状整修的思路,采用原工艺、优先使用原材料,保持原形制、原结构,保护长城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沧桑古朴的历史风貌。

      龙凤岭长城修缮方案进入论证阶段

      张学文介绍,黄崖关长城军事防御体系从北向南由三道军事防线构成:第一道为黄崖关段二道边(龙凤岭长城),位于主体城墙北侧,长约869米,作用是把当时来犯的敌兵阻隔在最外一层,御敌于城外;第二道为主体城墙,长约4114米,这是长城的核心地带,全力阻挡敌兵进入城内;第三道为八卦关城,环城长约1055米(含北侧主体城墙149米),占地面积38000平方米,如敌军突破前面的两层防线进入城里,就利用八卦关城,通过设置的弯曲难辨的街道,让敌兵无法前进,更无法逃窜,“瓮中捉鳖”。

      1984年至1987年,通过三期工程完成了主体城墙3025米和八卦城的修复工程,即第二道、第三道军事防线的修复工程,由于多种原因第一道防线没有修复。现在加快修复龙凤岭长城可以全面再现过去黄崖关长城的三道军事防御体系,集中展现天津古长城(黄崖关长城)的历史雄姿。

      邢亚萍介绍,黄崖关段二道边(龙凤岭长城),位于黄崖关主体城墙外侧沿山脊,修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自明代后就无任何保护修缮记录。该段长城自凤凰楼向东延伸至黄崖关长城10号敌楼,全长868.96米,墙体由山险、砖墙、石墙组成,其中山险长596.56米,砖墙长96.79米,石墙长175.61米,是黄崖关长城第一道防线,也是黄崖关长城完整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该段长城由于长期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破坏,出现墙体上部和周围杂草树木丛生、大量砖石散落堆积、部分段落下陷断裂等现象,亟待进行抢救性修缮。

      张学文介绍,为进一步加强天津古长城的保护,将启动龙凤岭长城的保护工作,黄崖关长城风景区管理局还将把现在的黄崖山庄宾馆,改造成综合型的长城博物馆,增加长城文化内涵和爱国主义、红色教育的内容。张学文介绍,在蓟州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他们已经将黄崖关段二道边(龙凤岭长城)修缮方案,上报天津市文物局进行专家论证,争取尽快启动修复工程;长城博物馆建设方面,景区正在聘请专家进行详细规划,年内有望正式动工。

      缘起

      为何修复天津古长城

      蓟州区文保所副所长刘福宁介绍,天津古长城在历史上曾具有很高的军事价值,它集中体现了天津区域古代较高的军事防御、构筑物的建造技术水平,展示了军事防御空间布局特点。它还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可为公众提供体验中国文化的重要平台;同时也是天津市科普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具有重要的社会教育价值。天津古长城是沿线地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包括传统工艺、生活习俗、民间信仰等,也是天津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载体,修复的价值很大。

      依据《天津市明长城资源调查报告》,此段长城遗迹总体保存较好,遗存十分丰富。其中,长城墙体周边以林地为主,历史风貌环境保存良好,有修复的环境;与此同时,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天津古长城正面临严重威胁,尤其是受雨水冲刷、渗透、侵蚀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更大,一些长城地段出现墙体盐碱化,亟待进行保护。

      据了解,天津古长城非开放长城段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古强峪、船舱峪段长城受到野游游客的破坏;青山岭长城周边村民自主开展长城旅游攀登活动,无序旅游压力较大;前干涧段长城,虽然石墙保留较好,但因为京津冀长城三界碑在其中,导致游客数量激增,无序旅游压力较大。加快修复天津古长城,不仅能够更好地保护历史古迹,还能满足广大游客游览“新长城”的愿望。

      规划

      修复将西延 保持“残缺美”

      新春伊始,蓟州区文广局副局长蔡习军和刘福宁就登上山顶,来到位于下营镇前干涧村的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长城三界碑前查看,商讨今年的古长城保护方案。天津一侧的古长城,虽然石墙残破,但依然显得格外雄伟、瑰丽,宛如一条巨龙向远方腾空而去……

      蔡习军介绍,从黄崖天梯古哨楼至前干涧村三界碑(天津、北京、河北三省市交界处),保存有原汁原味的北齐长城边墙、明代山险墙约6公里,近乎完整的楼台十几座以及哨楼、烽火台、女儿墙等诸多长城建筑。这段北齐与明代交错组合的奇妙长城,历经岁月的打磨,仍巍然屹立,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历史信息。这段长城是典型的石头城墙,历史价值很高,但是目前受损严重,亟待进行修复。2017年10月,市建委组织专家对“黄崖关长城风景名胜区规划”进行论证,该规划已获得蓟州区政府审批。根据规划,黄崖关长城风景名胜区面积将达到13.6平方公里,名胜区内长城总长度将超过15000米,修复后西延的天津古长城将在这里(三界碑)跟北京的将军关长城“牵手”。

      蔡习军说,近年来,国内多个地方修复古长城采取了多种方式,为了加强稳固性,一些地区采取水泥、白灰加固的办法,虽然古长城坚固了,但是却失去了其昔日的风采,这种修复方式已受到国家主管部门的批评和禁止,也遭到了游客的反对。为此,天津古长城的修复将采取“修旧如故”方式,不采用外部辅助建筑材料加固,就地采用石块进行“干打垒”式修复,把散落的石块重新码放在长城上。“修旧如故”,绝不破坏天津古长城的残缺美,最大限度地保存历史信息。

      蔡习军认为,古长城的残缺其实是一种美,唯其残缺,才让人想象起它的完整;唯其残缺,才让人联想到建筑年代的久远和经历的风雨。保护古长城的残缺美,就是保护这种残缺美蕴含的珍贵历史信息,让残缺的古长城给人以历史的真实感和时代的沧桑感。蔡习军再次表示,天津古长城的修复,会邀请专家进行指导,采用更加科学的方式,绝不破坏古长城的残缺美!

      呼吁

      莫让古长城毁于足下

      早在2007年,刘福宁就参加了天津古长城考察队。他自豪地说,天津古长城,修建年代久、变化很多、建筑布局巧妙、军事设施全,堪称万里长城建筑史上的杰作,尽管长度不长,但城墙、敌楼、墙台、烟墩等形式与结构独具特点,成为了万里长城中的一个重要地段。

      刘福宁说,为了对天津古长城进行全面保护,蓟州区文物局于2016年设立了长城保护员制度,在所辖长城沿线聘用了16名长城保护员,定期对古长城进行实地巡查,劝阻游客攀爬,最大程度地减少了人为因素的破坏,让管理部门及时了解到了古长城遭受自然损坏的现状,经过检验效果非常好。

      刘福宁呼吁,最近几年,不少驴友对未开放段落的天津古长城特感兴趣,几乎每天都有人攀爬,但有些驴友踩踏古长城,构成了严重破坏,也危及自身安全,应该绝对禁止。他呼吁:驴友们在参观游览古长城时,一定要在长城下的山坡上行走观看,一是不破坏古长城,二是可确保人身安全。保护古长城不能仅靠一两个部门,还需要全民提高保护意识、全民参与其中。(“津云”新闻编辑曲璐琳)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