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上海新闻 > 杀人犯说“在监狱20多年,感觉好亏”,于是他被“上了一课”
  • 杀人犯说“在监狱20多年,感觉好亏”,于是他被“上了一课”

    时间:2021-09-10 14:40:00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

    “为什么同样是入室盗窃,我判了7年,他才3年?”

    “我穷得叮当响才去贩毒的,这是人之常情吧?吃官司纯粹是运气不好。”

    “在监狱里待20多年,感觉我好亏啊,出去之后政府不该管管我吗?”

    ……

    即使进了监狱,服刑人员还是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一纸判决书有时无法完全解决他们的困惑。“所以监狱警察的职责之一,就是结合法律知识,充分说理,让他们真正认识到自己行为的违法性,以后才不会再犯。”熊佳明说,他是上海南汇监狱二监区的主管民警,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教师。

    服刑人员是极为特殊的受教育群体,对他们的教育,属于“再社会化“教育,要立足于劝善扬正,以把他们改造成为守法合格的公民为目标。南汇监狱为此成立了讲师团,目前共有60人,基本都是像熊佳明这样的民警兼职。这群“特殊园丁”各有所长,承担着对服刑人员的法律、道德、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学任务。

    法律课堂,上紧螺丝

    “熊队长,今天为什么要学知识产权法?我们这些老粗没知识,大字都不识几个。”服刑人员张三疑惑地问,民警熊佳明听完笑了:“正是因为没知识,所以才侵犯了别人的知识产权啊!”

    张三以前是做小生意的,有次在网上买了一把剃须刀,发现相同型号的剃须刀在不同网店价格截然不同,嗅到“商机”后,他联系了卖家,参与组装和批量贩卖假剃须刀,网店销售额达到了数百万元。听了熊佳明的课,张三才发现,自己原来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侵犯知识产权的案例。

    但张三还觉得,自己吃了官司就是运气不好,要是不被发现就没事儿。上完课以后他才发现,作案的每个环节都有专门的刑法体系来评价,想要不被抓是不可能的,只要出手,早晚会被法律制裁。

    熊佳明在授课中

    90后的熊佳明是中央司法警官学院矫正教育学科班出身,法律课堂对他而言驾轻就熟。他尤其擅长“就地取材”,服刑人员的亲身经历就是很好的案例。

    讲抢劫罪时,他经常会用一个案例,小王一伙人偷了钢材,在路上被老李一行“截胡”,在争夺的过程中,小王把老李从车上踹了下去,导致老李意外死亡。“不要觉得‘黑吃黑’不受法律约束,抢夺非法财产也能构成抢劫罪,就算抢劫对象是贼也是抢。”熊佳明站在讲台上讲,目光扫过时,台下有服刑人员低了低头。

    服刑人员赵四因为入室盗窃判了7年,和很多刚进监狱的人一样,他认为法院量刑过重,尤其在新闻上看到,有人和自己基本案情一致,却只判了3年。刑法课堂上,熊佳明讲“同案不同判”时,赵四听得非常认真,定罪量刑考虑的因素相当精细和审慎,原来自己是因为作案时携带了凶器才被这样量刑的。

    还是因为盗窃,服刑人员郭二本来想偷别人家的狗来吃,没想到被主人发现了,他在慌乱中掏出口袋里的刀刺死了对方。郭二平时老实,一时激情杀人,被判死缓。熊佳明请他上台讲述自己的犯罪经历,他讲完自己的过往,想到可能以后都没有再见到母亲的机会了,说着说着就哭了起来,表示很后悔,一定会好好改造。

    这样的悔罪态度会带来一定的示范效应,但也有人始终固执己见。服刑人员孙大在90年代因为杀人入狱,服刑20年后即将出狱,他总跟熊佳明念叨:“我觉得我好亏,待在这里几十年,出去什么都没有了。像我这种人,政府就应该管管。”

    熊佳明很严肃地说,“你出去第一件事,应该是去被你杀了的人的坟头,给他除除草,看在墓前说不说得出自己好亏这种话。不知道忏悔和自立,还想不劳而获,这样下去,难道你还想再进来吗?”出狱一段时间后,监狱收到了孙大写来的信,他用在监狱学到的技能找了份工作,还特别感谢了熊佳明,“我现在过得很好,请熊队长放心,我不会再进来了。”

    2013年参加工作后,熊佳明就主动要求加入监狱讲师团,成为一名兼职“讲师”。他还记得,第一次上的课是“犯罪观和服刑人员观”。偌大的报告厅里,每次有200多名服刑人员听讲,他们挺直腰板,齐刷刷地盯着讲台上,没有一点杂音,气氛甚至有些肃杀。一开始不太习惯,但现在作为有8年“教龄”的老师傅,熊佳明早就泰然自若了。

    监狱里的法律课不同一般,需要引导服刑人员认罪伏法,“要通过这些通识课,让他们清楚什么是犯罪,怎样认定犯罪,犯罪之后为什么要受罚,处罚是否得当,罚完了该怎么办等等”,有的服刑人员听完课,会认真写心得体会,还愿意继续探讨相关问题。

    “我们的改造宗旨是‘把大墙内的人改造好,让大墙外的人生活好’”,熊佳明解释,“大墙外的人包括服刑人员家属和普通群众,对家属而言,服刑人员将来以全新的面貌融入家庭生活,是‘浪子回头何其幸焉’,对普通群众来说,曾经犯了罪的人不再违法乱纪,也符合社会期待。”

    诚信教育,认识得失

    写一件“改造承诺书中写到,但却没有完成的事”;假设你现在参加了监狱组织的“控诉大会”,在与被害人或者其家属面对面时,你想对“他”或者“他们”说些什么?

    拿到《学习任务单》后,看着这两个题目,服刑人员陷入了沉思,动笔似乎需要极大勇气。

    收上来的答案五花八门,民警何晨俊念出来:“没有遵守纪律,在年内发生了违纪行为;没有参加并完成年度学习任务;没有更好的反省自身的犯罪原因,生活检讨会参与度不高;没有认真书写思想汇报等材料……”

    “很多人都提到了写思想汇报的问题,大家怎么看这件事?”何晨俊引导大家讨论,有人说监狱要求太高,不写又不行,自己能力有限,但态度端正;有人直言是为了拿到司法奖励,写得好就能给民警和监区领导留下好的印象,对今后有好处。

    在第二个问题中,几乎所有人对被害人或家属的承诺都很正向,何晨俊又问:“那大家认为,对方听到你们的承诺后,会有怎样的回应呢?”有的服刑人员失望地说:“他们可能不会相信我,还会问我,刑期还有那么久,怎样才能弥补他们的损失”,也有服刑人员认为,对方会相信自己能改掉不好的行为习惯,重新做人。

    有个服刑人员因犯诈骗罪入狱,他在发言中讲到自己的案情,还说:“当时真没想到会造成这么大的危害,我们拿的钱是他们的救命钱,有几个人因为没钱治病去世了,我们间接造成了他们的死亡,这让我的良心饱受折磨,根本无法面对他们家人。”

    讨论就是为了引发这样的思考。“刚才的‘学习任务单’,可以理解为诚信引发的‘得’与‘失’,失去诚信带来的后果可重可轻可大可小。”何晨俊想让大家明白,诚信就像内心的一面镜子,在迷茫的时候,能帮助每个人找回生活的原点。

    何晨俊

    何晨俊还设计了“尝到甜头”“穿越火线”等心理团训课程,在团训进行的过程中,有时需要自觉闭上眼睛,有时要互相指引,配合完成任务。这些诚信主题的训练主要是针对涉及诈骗等金融犯罪的服刑人员。

    服刑人员做团训时,何晨俊在一旁仔细观察,记录下大家的表情、队伍之间的配合度,有没有违规等情况。团训结束后,当他指出有服刑人员偷偷睁开眼睛,没有遵守规则时,有人会涨红脸给自己编理由找借口,也有人会主动承认错误。

    何晨俊又结合服刑人员日常改造中不讲诚信的典型例子进行总结,教育大家要养成诚信观念。“失足,你可以马上恢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诚信不仅是一种态度和意愿,也包含着能力,这种能力能够让你挺起胸膛走出大墙。”

    德育课堂,承担责任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在《认识责任》的课堂上,教育改造科民警王震宇解释这句话,“父母的年纪,不可不知道,应该常常记在心里,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恐惧。”

    这是王震宇时常记在心里的话,他在课上总会引用。“责任分很多种,作为服刑人员,也应该承担对国家、社会、家庭和自己的责任。”王震宇会强调,在孝顺这件事上,要“论心不论迹”。服刑人员虽然不能陪伴父母左右,也应该多给父母打打亲情电话,多写些家信,尤其在团圆的节日里,一封小小的信件也会给家人带去加倍的温暖和力量。

    下课后,服刑人员钱林找到王震宇,说自己在听课时总是想起母亲,尤其是看了课上的短片《妈妈做的饭》,得了白内障的老母亲,翻山越岭从农村到城里,只为给女儿做一顿饭,让他心里更不是滋味。

    钱林因信用卡诈骗入狱,他服刑期间,母亲悲痛过度撒手人寰,妻子带着孩子改嫁,家里只剩下70多岁的老父亲,钱林自己有高血压和糖尿病,身体不好,“每次想到这些,我就非常悲痛,我活在世上也没什么意义。”

    王震宇知道,钱林改造态度一直不太积极,整日得过且过,40多岁的人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大很多,这次他能主动倾诉也是件好事。“你说母亲是最爱你的,那她在天上肯定希望看到你好好地生活,不想你一直堕落下去。”王震宇才说了几句,钱林的眼里就有了泪花。

    王震宇继续说下去,“母亲走了,父亲还在,你出去以后,更应该用自己的正规劳动去抚养父亲。妻子带着女儿走了,但你永远都是父亲,对女儿也有抚养责任,你出去以后也要给女儿做一个改邪归正的榜样,对吧?”钱林抹了抹眼泪,点点头。

    王震宇在给服刑人员授课

    此后,王震宇经常去找钱林谈心,告诉他在狱内也要勇于担当: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家庭负责;努力做改造积极分子,个人卫生标兵,争取司法奖励,早日回归社会;还可以学习文化、法律知识,参加水电工、园林绿化工、健康照护等技能培训,让女儿知道,自己没有逃避责任,跌倒了还能爬起来。

    服刑人员有时会因为一点小事发生争执,王震宇在课上反复强调“三思后行,互相尊重,换位思考,吃亏是福”,引导他们多思考多行善事,不止是在监狱里,而是应该内化为长期的行为准则。钱林出狱后,找了份安稳的工作,他还特地回到监狱,给王震宇送来一面锦旗,感谢他对自己的教导。

    (服刑人员均为化名)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