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上海新闻 > 新一代化学化工工程师如何培养?院士专家齐聚沪上探讨绿色工程教育
  • 新一代化学化工工程师如何培养?院士专家齐聚沪上探讨绿色工程教育

    时间:2021-04-16 14:58:13  来源:东方网  作者:

    东方网记者傅文婧4月16日报道: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工程教育要先行。由中国化工学会主办、华东理工大学承办的2021绿色工程教育暨未来工程师论坛15日在沪召开。论坛以“绿色引领创新•使命驱动未来”为主题,包括2场主论坛和4场平行分论坛,采取线上线下同步直播互动的方式进行。260余位来自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及产业界的专家学者和师生代表线下参会,共话绿色工程教育的新挑战、新思路和新实践。

    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院士,中国石化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工程教育中心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清华大学王孙禺教授,作大会主论坛报告。中国化工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华炜、上海市教委副主任毛丽娟、华东理工大学校长轩福贞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辛忠主持开幕式并作主论坛报告。

    钱旭红

    “思维卓越才能使我们的绿色工程卓越、教育卓越。只有思维的绿色发展,才有人类的绿色发展,以及工程的绿色发展。”钱旭红作了题为“思维卓越的绿色工程教育”的主论坛报告,涵盖了绿色论、量子论、知识论、无为论和思维论等内容。他阐释了绿色工程教育和绿色教育工程之间的关系、绿色化学12原则和绿色工程12原则,分享了如何通过知识的传授,建立思维逻辑,实现科学思维,如何辩证地看待世界、看待科学、看待社会。“绿色这个词本身就是跨界的,不跨界不可能做到真正的绿色。”他认为,绿色工程教育融合了从生态文明到人文哲社的多学科知识和思维。当前工程人才创造力不足的根源主要在于4种思维能力的缺乏——有逻辑思维能力的人没有形象思维能力,有批判思维能力的人没有创造思维能力,事实上,这4个能力缺一不可。

    傅向升

    傅向升在“石化的未来在未来工程师”的主论坛报告中,回顾了新中国石化产业发展的三大阶段,并通过翔实的数据和案例,分析了石化行业未来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原料瓶颈、创新能力、效益制约,以及碳达峰和碳中和对石化行业新格局的影响等。他认为,实现强国跨越、产业结构高端化、做好行业安全保障、实现绿色发展等,关键都在于未来工程师。“石化行业的绿色发展,目前面临问题的解决,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以及化学的创新和化工技术的进步,这些都有赖于未来工程师。”

    辛忠

    在题为“加强绿色工程教育,培养具有责任担当的卓越工程师”的主论坛报告中,辛忠从绿色发展理念、绿色工程教育的理论、绿色工程教育的国际经验与启示、华东理工大学的探索与实践、绿色工程教育的未来设计等5个方面,系统阐述了绿色工程教育“为什么做、怎么做、谁来做”的问题。辛忠指出,绿色发展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绿色工程教育应该成为所有工科专业、与工程相关的非工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我们化工的人回归化工产业领域,就要根植绿色,把根留住。这个根是人才、是绿色发展、是绿色转型。”报告中,他还就培养创新能力与家国情怀兼具的卓越工程师,分享了自己的育人思路:完善融入绿色工程理念的通识教育和专业课程体系、制定绿色工程人才的评价标准、设置绿色工程学位计划、开展绿色工程的微专业计划、编写绿色工程教育系列的教材、开展绿色工程创新创业教育。

    王孙禺

    “没有工程就没有丰富多彩的现代世界,没有工程也就没有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作为我国工程教育知名专家,王孙禺在“工程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的主论坛报告中,介绍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工程教育中心成立的背景,关于可持续发展与世界工程日、第二部工程报告《工程——支持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内容,以及围绕工程教育与工程师培养所开展的工作。他认为,目前工程师的能力与数量相对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要求还有差距,尤其需要培养更多的女性工程师和年轻的工程师。他表示,不同于学科层面的工科教育,工程教育包含了工程科学、工程技术、工程管理、工程文化等内容,工程师思考问题时,“要考虑社会影响,关心对环境的影响,保护自然和地球的健康,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均衡器和加速器”。

    论坛现场

    当天还举行了4场平行分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分别围绕“绿色工程教育与工程能力创新”“通识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工程伦理培养”“化工高等教育及专业认证”和“学科交叉与未来工程师培养”等话题,展开深度交流和探讨。大会召开期间,还面向社会各单位征集获奖教学成果、招生需求或优秀人才需求信息,在现场予以展示。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