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上海新闻 > 人净街知 | 垃圾分类“拎得清” 今天你“分”了吗?
  • 人净街知 | 垃圾分类“拎得清” 今天你“分”了吗?

    时间:2019-07-10 19:04:22  来源:新华网  作者:

       

        新华网上海7月5日电(虞礼锋 宗子钰)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施行,市民如何适应新规?垃圾分类难点何在?有何影响?未来是否应进一步细分垃圾种类?近日,新华网走上街头,一起看看市民朋友怎么说。

        谈及垃圾分类首日,28岁的上班族小张坦言,“第一天垃圾分类挺不习惯,垃圾种类容易搞混。”不过,他会通过新闻和微博等途径了解垃圾分类,虽然暂时对其了解不深,但对于干、湿垃圾的定义已经分析得头头是道。

        无独有偶,30岁的银行职员王女士对复杂的垃圾分类仍不熟悉,但她表示,“虽然刚开始垃圾分类会占用很多时间,但习惯后就会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她认为,垃圾分类的推广虽然不是太容易,但从现在起一步步做起来,相信未来会做得更好。

        “我对垃圾分类还不太熟悉,因此会在扔垃圾前通过搜索app、小程序或咨询阿姨等方式判断垃圾种类。”大三学生小周说。

        “猪能吃的是湿垃圾,猪不吃的是干垃圾,猪吃了会死的是有害垃圾,卖掉可以换猪的是可回收垃圾。”这对90后情侣来自互联网公司,他们分辨垃圾种类的方式十分有趣。此外,他们更为关心的问题是:垃圾分类投放后,后续分类处理情况。

        今年刚毕业张锋和王盈对于垃圾分类十分支持,他们认为垃圾混扔既耗费人力物力,也是一种资源浪费。“未来有必要继续细分垃圾种类,因为有些垃圾可以有别的分类,有更多用途可以回收利用。”他们建议垃圾分类从小抓起,中小学校皆可开展相关主题教育。

        赵阿姨今年53岁,是一名退休教师。她坚信垃圾混扔不仅污染环境,更有害健康,因此坚决支持垃圾分类工作。她表示自己经常通过微信、小区宣传活动等方式了解垃圾分类,现已基本可以熟练区分。

        来自意大利的汤姆,现在上海工作。在他的家乡,垃圾分类已开展近十年,但中国的分类于他更为复杂细致,尤其是在玻璃、纸张的分类上存在差异,“将垃圾分为四种已经够了,最重要的是让大家都好好分类,慢慢适应。”同时他提议,将说明书贴在垃圾桶附近的方式可简化垃圾分类投放工作。

        通过多位市民的“观点”,不难发现,垃圾分类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垃圾分类、资源回收,不失为明智之举。你我同行,未来可期!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