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上海新闻 > 城市“微更新”引入“社区规划师”
  • 城市“微更新”引入“社区规划师”

    时间:2019-04-17 17:27:38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徐磊青,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四项,主持国家重大研发计划课题一项。

        最近大半年,他在跟长阳路上明园新村里的一个小小变电站“较劲”——接下的“变电站及其周边公共空间更新改造”任务,设计几经周折,方案更新到第三稿。“不服气,”徐磊青有点倔,“我一定要把它做好。”

        近年来,同济大学30多位规划、设计、建筑领域的专家,在杨浦、浦东、静安、徐汇、虹口等全市十多个区担当起“社区规划师”。当基层社区的单元微更新,与立于学术前沿的大学新智“碰撞”,什么正在发生?

        规划设计请居民投票提意见

        一般人想象中,规划设计师的工作是坐在办公室画图做模型;真实的规划设计工作远比这复杂。然而,直接把茶几大小的规划设计模型扛到社区里,请居民投票,真挺罕见。2016年4月,徐磊青教授的团队在浦东新区塘桥街道,就这么干了。

        政府启动推进“社区微更新”,他带领小组参与塘桥金浦小区入口广场微更新的竞标。前期调研发现,菜场、住区、慈善商店、药店、升旗台、阅报栏、小学与各类餐饮,在这个长廊状区域共生……氤氲着上海旧小区特有的烟火气。

        规划小组将初步设计的广场模型和各细部的说明展板,搬到了实地,一边讲解,一边请周边居民投票、发表意见,这一过程持续了四天。越来越多的人围上来讨论,伸手要代表“喜欢”的笑脸贴纸和代表“拒绝”的愤怒贴纸。

        投票结果:“20米长、8米宽、5米高,爬满植物的木廊架”人气最高。原本出于方便社区管理考虑划出“临时停车位”的展板,却意外被争相贴上了“怒脸”,不少人顾虑车辆进出可能产生安全隐患。因为投反对票的太“踊跃”,规划组成员不得不把“停车区”展板盖上,“收到大家的意见了,不用再投了”。

        “比起从一片空白上画出图,对已有社区进行更新规划,难度更高。”徐磊青说,让居民充分参与并表达需求,才能真正完成被需要、被珍惜而可持续发展的社区新环境。三个月后,小组最终提交的方案在竞标中击败其他7家,全票通过。投票者中,除了行政管理部门、专业设计机构,还有两位居民代表。

        设计规划费用,是从项目总造价中按比例计算的。比起普通商业项目,社区更新总造价一般不高,其规划设计费用几乎可以算“公益性”了。曾有家业内知名的事务所,也看到了社区更新发展潜力,并为此专辟新部门,坚持了两年,这个部门还是在去年关了。

        徐磊青和他的同事图什么呢?他觉得作为研究者,本身就应不断探索和突破边界。“社区规划师”机制,处于城市设计前沿,要求深度介入城市更新,修复传统社区公共空间短板引发的人际疏离等痼疾。其次,与其相关的各部门机构沟通,最终下沉聚合到街道层面,如何提升这一平台的效能,是新课题。更重要的,大学也承担着育人和服务社会的功能。

        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张尚武教授认为,高校专家进入社区更新项目,是一种不断增加的社会需求。参与规划也牵引多方共同参与社会治理。

        纸上理论变成都市农园

        3月19日上午10时30分,赤峰路63号8号楼701室,同济大学景观设计学者刘悦来,正给6位大四学生上毕业设计讨论课,主题为全球社区花园建设特点。

        “在美国丹佛,这类项目资金并不完全来源于政府,还包含社会组织或企业,每个团体投入资金占比不超过25%。”学生王玥分析。陈昱萌负责调研新加坡情况,“那里有专门举办的花园节,包含多种竞赛,垂直花园、水下花园、微缩景观等不同门类……”

        讨论并非纸上谈兵,在刘老师的点评和指导下,各国相关模式及适应性不断与五角场街道情况进行比对。去年年初,杨浦区政府与同济大学签约,聘请12位专家为社区规划师。其中,刘悦来负责与区内五角场街道对接。讨论课上与学生碰撞出的金点子,完善后将被提交街道,未来有望开花结果。

        至今,他的团队已在上海10个区完成60多处微更新项目。位于杨浦区的“创智农园”,就是其中之一。工作日下午1时,阳光正猛。走进这2000平方米的花园,满眼绿意,还有可供采摘的“一米菜园”、闻香识草的“香草园”。很难想象,三年前这里原本是创智天地社区的一块狭长“边角料”,杂草丛生,堆满建筑垃圾。

        刘悦来特别自豪地介绍一个小水塘:“有6只青蛙,已经在里面度过了两个冬天,许多孩子来捞小蝌蚪回家养。”他理解,“生态文明”这宏大词语,耳边蛙鸣是释义之一。

        “这是一个永远没有完成的规划,”刘悦来说,通过各种方式,邀请更多社区居民参与。在社会认养区,划出30多块花圃,有孩子的家庭都能在这里拥有自家的小菜地。唯一门槛是要有劳有获。秋天,大家一起割稻子、收小麦。总共20平方米的稻田分5次收割,因为太珍贵了。

        采访时,遇到一位来园中小憩的杨女士,正追问志愿者怎样能带花草来和大家一起种。“想让这里变得更美,”她说,“我喜欢花,家和开的店都在附近,我还常邀请朋友来玩。”

        “每个人都是城市的主人,至少应该是所在社区的主人。可我们往往把对景观空间的权利让渡了,变成了被动的旁观者。”刘悦来说。这一点,广场舞大妈们提供了很好的范本,很多社区原来是没有广场的,她们去跳舞了,就有了广场。同样的道理,当人们主动投入到社区公共空间的绿化中来,从基本的培土、种植、浇水做起,人与人、人与自然的有机互动就开始了。

        打破心墙带动社区自治

        这几天,景建路一边墙上,悄悄开出一道门,1.5米宽。工人正忙着安装进出旋转架。来往行人忍不住近前询问什么时候能通行。五角场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徐万骅经过,在心里说了一句:“魔法之门”,真的开了。

        这道墙,一边是创智天地社区,一边是国定一社区。位于前者的创智农园建立之初,包括规划者和街道管理方就在考虑,能不能打通这一墙之隔,让这野趣花园成就更大范围的美好睦邻。设计师和孩子们在花木掩映的墙上绘出一道门,门牌号“九又四分之三”,跟哈利波特系列故事里那个魔法站台一样。

        随着创智农园的发展,“开门”的需求越来越急切。一方面,国定一小区的居民如果从正门走,要绕15分钟以上才能到达花园;另一方面,创智天地社区如果能有一道直通国定一的门,居民日常生活购物能方便不少。然而门到底开不开、后续如何管理维护等,还需要各方达成共识。

        “高校专家带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创新赋能,不仅激活了社区之美,也盘活了更多人参与社区事务的向心力,”徐万骅说,从设计到运营维护全过程中的广泛参与,带动社区自治理念渐入人心。

        3月13日那天,是开门的日子。徐万骅所在的街道交流微信群中,有人发了一句,“心墙破则形墙破”。多元参与,睦邻家园。作为城市发展重要单元,社区需要的,正是这样的健康“肌底”。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