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上海新闻 > 百年建筑变身上海公益新地标,还藏了一个博物馆
  • 百年建筑变身上海公益新地标,还藏了一个博物馆

    时间:2019-03-26 19:01:41  来源:东方网  作者:

    原标题:去处‖百年建筑变身上海公益新地标,还藏了一个博物馆

    据,乐游上海在上海生活了这么多年

    你知道上海还有一座民政博物馆吗

    上海民政博物馆是国内首家民政行业综合性博物馆,该楼是一幢具有中西合璧建筑样式的老建筑,总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展厅面积800平方米。题为《以人为本以人和为目标――上海民政历史文化发展陈列》的基本陈列,由序厅、历史文化、业务专题、区县民政、民政英模和民政信息总揽六大板块构成。

    展览运用了灯箱、雕塑、模型、绘画、模拟场景、多媒体演示等多种展示手段,反映了源远流长的民政历史,体现了自古以来民政事务履行济贫救困、助老扶幼、救助孤残的职责。讴歌了民政“孺子牛”精神;颂扬了关心支持上海民政事业发展,并作出重大贡献的上海社会各界人士;宣传了上海民政多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

    民政博物馆现为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上海市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上海市黄浦区半淞园路街道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地址:普育西路105号1号楼

    看完了民政博物馆

    自然也要到它所在的

    公益新天地转转

    公益新天地全称上海公益新天地园,占地23000,其前身是在辛亥革命之后建立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远东最大的留养类慈善机构“新普育堂”。此外,1928年中华工商部第一届国货大会及1929年第一次全国美术展览会都曾在此召开,1956年上海市人民政府正式接管新普育堂,更名为“上海市育儿院”,1964年改名为“上海市儿童福利院”一直沿用至2001年搬迁,之后期间还曾作为上海世博会的安保部队的屯兵点之一。


    公益新天地标志性建筑老门楼始建于1911年,陆伯鸿先生被委任为普育堂堂主。1912年,陆伯鸿先生得到允许,利用当时上海城刚拆掉的城墙砖,建造了“新普育堂”的首批五排大楼房。这些城墙砖最早可以追溯至1553年,保存了上海建城的历史。

    新普育堂的前身是清末官署设立的解决难民问题的善堂“普育堂”,收养残废贫病男女的庇民之所,所以公益新天地的慈善史已经有一百多年了。

    2010年,上海市民政局开始酝酿筹备公益新天地项目。经过近4年的积极筹备,公益新天地于2013年11月正式开园。“普育西路105号”重新以“公益新天地”之名吹响公益集结号。

    目前公益新天地面积达2万余平方米,由多幢两层中西合璧式建筑组成。园内绿树红廊错落交叠,鸟鸣充耳,一派市区罕有的古朴典雅景致。公益新天地位于上海外滩、豫园、新天地等地标的环抱之中,毗邻老城厢,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和海派风情,蕴含着社会创新的无限可能。

    公益新天地共有30多个入驻社会组织和项目,广泛分布在联合劝募、社区营造、艺术疗愈、应急救援、环境保护、亲子家庭、养老助残、心理援助、科创教育、文化交流、公益传播、法律服务等众多领域。

    作为上海首个市级公益园区,是上海公益之城建设中的万家公益基地之一,这里汇聚了上海众多创新性示范性优秀公益组织和公益人才。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普育西路105号

    交通:985、730、782、955、303、64、徐川专线

    电话:021-60256162(节假日除外)

    开放时间:10:00-16:30(节假日除外)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