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上海新闻 > 方:学前教育,理应学会“不教之教”
  • 方:学前教育,理应学会“不教之教”

    时间:2019-02-23 17:57:54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方

    “老、小、旧、远”是时下牵动最多群体的民生话题。其中,幼儿的托育和教育,令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一代牵肠挂肚。

    人们对“小”的问题,除了关心供给数量,更关心供给质量。去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名义出台的第一个面向学前教育的重要文件,其中明确指出,当前学前教育存在“小学化”倾向,并强调要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行动,坚决克服和纠正“小学化”倾向。而按照计划,上海各相关教育机构要在2019年1月底前完成去小学化的整改工作。

    不过,不少心情焦虑的家长却陷入了迷惑:“去小学化”是不是意味着什么都不教?社会竞争加剧、优质教育资源不足、对儿童及教育本质认识模糊,导致许多家长过分担心幼儿表现落后于他人,急切希望幼儿能够获得最好、最有效的成长支持。有人就觉得,如果让孩子先学一步,就算不能领先,至少也能避免落后,于是让孩子提前进行预设性学习。

    然而,这种因焦虑导致的“抢跑”型学习存在很大风险:家长让孩子把时间花在了非持续性的机械记忆上面,势必忽略培养那些让孩子终身受益的习惯、能力和品质。孩子过早地体验学业的压力与焦虑,自主学习的热情很容易被扼杀,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而其对社会情绪的影响,造成的焦虑蔓延甚至相互“踩踏”的现象,更不容小觑。

    教育问题,不能一味迎合情绪,更不能借以投机牟利。《吕氏春秋・君守》说,“不教之教,无言之诏”,指的是不以直接的方式进行教育,而是通过日常言行很自然地进行熏陶。上世纪60年代,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不教而教是教育的最大成功。今天的学前教育,正到了回归“不教之教”的时候。

    从教育学的视角看,“不教之教”,是在生活、游戏中自然地渗透、浸润,提升幼儿的认知能力。在这一时期,教给孩子的应是“活”知识,而非“死”知识。比如,利用分汤圆、分蛋糕等生活中的小细节,让孩子了解数学的一些基本概念;把日常所见的招牌、路牌甚至广告单指给孩子看,教其识字,而不是简单地把识字认数的卡片指给孩子,机械地要求其记忆、复述;还可以通过各种多感官、多样化的主题性活动,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其中,在语言能力、动手能力、社交能力、合作能力等方面得到综合提升。同时,“不教之教”更可以用孩子们能理解和接纳的方式,把“责任感”“爱国主义”等抽象品质,通过一个个生动场景展现在幼儿眼前,继而渗透到幼儿的言行中。

    有时,“不教之教”甚至可以是老师一句温柔的鼓励、一个坚定的眼神,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是非观,指引他们成为一个合格的小公民。从某种意义上说,从孩子踏进校门的第一天开始,幼儿园其实就在进行“幼升小衔接”――不仅为培养一个合格的小学生做准备,更要为培养一个合格的未来公民努力。而完善的人格培养,保护孩子的善良和爱心,激发孩子与生俱来的潜能,并融入到自己的身体力行中,正指向着教育的本质。

    泰戈尔说:人是一个初生的孩子,他的力量就是生长的力量。而如何教育孩子,教给他们什么,某种程度上就折射着我们如何面对自己、又如何面对社会。拒绝目光短浅、急功近利,这是解决“小”的问题的一个准则,又何尝不是我们处理各种社会问题的一个通行准则?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