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上海新闻 > “上海解放重点文物文献专题研析会”昨天举行
  • “上海解放重点文物文献专题研析会”昨天举行

    时间:2019-02-23 17:57:51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吴桐

    一场“上海解放重点文物文献专题研析会”昨天在龙华烈士纪念馆举行。今年是上海解放和新中国成立70周年,龙华烈士纪念馆特别整理出馆藏中与上海解放相关的27件重要文物文献,以及向民间收藏家征集而来的50多件相关文物文献,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前来研析。与此同时,龙华烈士纪念馆与上海东方宣传教育服务中心合作举办的“庆祝上海解放和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主题活动”也宣布正式拉开帷幕。

    加强对红色资源的研究利用

    龙华烈士纪念馆27件重要文物文献的背后,有着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其中一件藏品是上世纪40年代中共地下党李白修理电台使用的工具箱。李白于抗战开始后在上海从事与中共中央的通讯工作,先后设置六处秘密电台,曾三次被捕,1949年5月上海解放前夕被国民党杀害。李白烈士的事迹后来被改编成了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由孙道临主演,感动了一代人。

    藏品中还有一件是烈士周果生生前写给亲人的信。周果生在上海解放战役中任二十九军八十六师二五八团七连副政治指导员。1949年5月12日,年仅18岁的他在宝山潘家桥战役中不幸牺牲,他也是上海战役牺牲的连以上干部中年龄最小的。周果生生前最后一封信是1949年3月7日渡江战役前夕,在战场上写给自己的二哥和姐姐的。信中,他向家人汇报了最近战斗的情况,表现出英勇无畏的气概和与敌人誓死搏斗的决心。

    馆藏文物中还有一些图像资料,清晰直观地带观众回到1949年解放前后的上海。荣宝斋出品的彩色版画《解放大军渡长江》以艺术形式展现了惊心动魄的渡江战役。拍摄于1949年5月9日的一帧新闻照片《鸟瞰困境中的上海》展现了上海解放前夕的情景。还有美国加尼弗尼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上海解放前夜》专题摄影英文版,书中许多清晰照片呈现了上海解放前夕上海人民、军队、租界外国人的情况。

    龙华烈士纪念馆副馆长黄红蓝说:“纪念馆以往收集来的文物都放在库房里,我们自己研究能力不足,但也很少拿出来分享。通过举办主题性的文物研析会,可以汇聚社会资源,加强对红色资源的研究和利用,充分发挥其公共服务和社会教育作用。”文物研析会召开一段时间后,将举行相关研究成果研讨会,研究成果可以论文形式出版,并为策展布展提供参考。

    广泛征集民间收藏纳入展览

    除了馆藏重要文物,龙华烈士纪念馆还向社会征集了部分文物。民间收藏家葛卫东带来了35件个人收藏,其中包括一份《解放日报》创刊号。1949年5月28日,上海解放后的第一天,申城上空的枪炮声刚刚停息,十万多份飘着油墨香的《解放日报》创刊号,便已出现在大街小巷,传播着“大上海全部解放”的消息。葛卫东说,反映重大历史事件节点的报纸,一直是红色文献收藏中的热点,《解放日报》创刊号原件如今难得一见,非常珍贵。

    另一位民间收藏家郭乃兴带来了22件相关的藏品。其中包括一面上海工人纠察队的队旗以及两枚袖章,一枚是先遣部队上海联合办事处的袖章,一枚是华东野战军、华中野战军、中原野战军、皖南行政公署驻沪联合办事处的袖章。郭乃兴说:“这两块袖章都是以白布为底,上面是手写的毛笔字。它们是临时做成的,是特殊时期的产物,很有收藏价值。”

    专家学者们近距离观摩研究了各项文物。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教授刘统说:“高手在民间,希望龙华烈士纪念馆能向社会广泛征集更多有关上海解放的珍贵文物,用于历史研究和展览。”上海市社联副主席、党史学会会长忻平建议,在广泛征集的基础上,可以将收集来的文物进行分类整理,便于专家学者进行有针对性的相关课题研究,更深入地回顾历史。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