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上海新闻 > 只要思维“洋气”,田间地头都浪漫
  • 只要思维“洋气”,田间地头都浪漫

    时间:2018-12-12 08:08:54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

    开车驶入崇明竖新镇仙桥村的主干道――仙桥中路,一股浪漫气息扑面而来:路边不少农宅外墙上的彩绘,这让一条乡间小路“摇身一变”成了后现代艺术的展厅。这些农宅中,不少已经过专业设计改造变成了民宿,尽管“骨架”还是乡村常见的砖瓦房,但里面已焕然一新:有的在传统的土灶一侧装了电磁炉、烤箱等乡间不多见的厨具,有的在农家大院里摆了全木质的秋千椅,椅子边还放着不少漂亮盆栽。连路边对民宿的介绍都是“国际化”的,村里的主要导向牌上印有中、英、日、韩四种文字。

    “乡野味”让游客趋之若鹜

    竖新镇党委委员沈东告诉记者,仙桥村探索“农旅结合”、和民宿产业“结缘”已有近十年,如今民宿已成仙桥村重塑乡村风貌、提高村民生活水平、造就乡村“浪漫气质”的重要抓手。“相较于城市酒店,民宿有鲜明而浓郁的‘郊野味’;相较于传统的‘农家乐’,民宿则多了文化气息、多了个性化的深度体验,更能吸引城市游客。”目前,仙桥村共有民宿22幢,其中7幢在装修,15幢已对外营业。

    “今年是我当书记的第27个年头,我亲眼看到了民宿产业发展给村里带来的变化、给村民带来的好处。”仙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管仕忠告诉记者,仙桥村一直到本世纪初还没什么产业,一年到头就是“三麦油菜老来青”,村民种完这个种那个,最多养点鸡、鸭和羊,农副产品大多是自给自足。转机发生在2010年,当时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的一支团队在村里探索“桃花村试验”,这个带点乌托邦气息的试验被人们称为村庄版的“田子坊”或“八号桥”――“城里人”在这里租下土地进行各种创意设计,打造生态旅游景点,将乡村土地变成五彩缤纷的天然图画,其中就包括开发田间民宿。“这是发展乡村旅游、探索农旅结合的新路子,我们非常欢迎。”

    日前,记者跟着村干部来到仙桥村内一家名为“花觅”的民宿,这是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的团队在仙桥村打造的民宿之一。“花觅”本来是一栋三层农家小楼,屋主常年不住在村里,团队租下整栋楼重新设计。经过改造后,小楼朴素精致,原本刻意掩映的“乡野味”被精心设计后“定向放大”,变得非常浪漫。比如,“花觅”内部的部分墙体红砖是裸露在外的,很“原生态”,但屋内的洗漱环境、床榻、公共活动空间等又都可比肩星级酒店标准:小楼一层被全部改造成了公共空间,有宽敞明亮的客厅、现代化的厨房、舒适的阳光回廊,还有一个安静的读书角。这里兼具乡野的韵味和现代生活的舒适,这种“混搭风”让不少游客趋之若鹜。

    收入高了村里也更热闹了

    不只在外形上吸引游客,仙桥村民宿也能给游客带来“沉浸式”的乡村体验。这里有独特的“老板娘文化”:民宿经营方在村里专门聘请了管家,负责接待客人、安排入住、推荐游玩景点,如可以去哪里采摘蔬果、什么地方适合野炊、去哪可以买到地道的土鸡蛋等。在这里,游客可以自己动手完成一桌美餐、自己安排作息,睡醒了就去村里各处走走,在农田里逛逛,甚至还能跟着村民体验一把农活。

    管仕忠告诉记者,发展民宿是一件“多赢”的事。老百姓的闲置房屋可以整体出租,一年有3万元左右的收入,按照合同每三年会有一定涨幅,有的百姓租掉房子后还在民宿里打工,能领一份工资。对村里来说,民宿项目可以整体提升环境,还提升了村里的知名度,吸引了更多市场信息、城市资源“流”入农村。对民宿经营者来说,如今乡村游如火如荼,每到周末村里的民宿基本能住满,如今有意向去仙桥村开民宿的经营者很多,村里的闲置房子都有些“不够用”了。“民宿发展起来后,老百姓收入高了,村里也更热闹了,总有人说‘现在村里天天都有人来走亲戚’,邻里间气氛更活跃。而且,‘城里人’来得多了,农户的精神面貌和生活习惯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

    近年来,仙桥村除了发展民宿,还鼓励艺术工作者长驻乡村,在田间地头设计艺术作品、在农宅上画墙绘,为村民和游客营造崭新的乡村体验和文化氛围。“只要思维‘洋气’,一块红砖、一块门板、一个农家常见的谷筛也能散发出浪漫气质。我们希望有更多思维‘潮’、想法多、理念先进的团队来村里找灵感、做项目。”管仕忠说。(解放日报记者 茅冠隽)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