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上海新闻 > 从关注“疾病”到“疾苦” 医生的这个小动作让病人感动
  • 从关注“疾病”到“疾苦” 医生的这个小动作让病人感动

    时间:2018-11-17 17:49:32  来源:东方网  作者:记者刘轶琳、通讯员陈德芝

    东方网通讯员陈德芝、记者刘轶琳11月16日报道:“每次查房,看两个病人之间,医生总要消毒双手。可究竟是看完一个立即消毒,还是看下一个之前才消毒,对医生来说并没有什么差别,但给病人的感受却可能不一样。

    在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日前召开的“生命关怀・伦理叙事・人文实践・医患共同体研讨会暨上海市医学伦理学会2018年年会”上,华山医院的陈勤奋医生留意到这样一个细节。“实际上,刚看完一个病人就洗手,病人可能觉得医生‘嫌弃’他;但在看新病人之前才洗手,病人会觉得医生‘尊重’他。”这个颇为微妙的小细节,体现了医疗服务的另一面――医学伦理中的人文情怀。

    本次年会上,11个医学伦理展示项目、11个青年伦理创新展示项目获评。在今年开展的“伦理叙事实践和研究”活动展示中,40个“平行病历”成为亮点,通过医护人员的感受,说自己如何与患者一起穿越疾苦,将关怀细腻地融入患者身体与心理等层面,使医疗变得有温度。

    平行病历,又称叙事医学,诞生于欧美发达国家,提倡医者把从医过程中正规病历之外的细枝末节、心理过程乃至家属感受都记录下来,使临床医学更加富有人性、充满温情,也丰富人类对生死、疾苦的理解和认知,为紧张的医患关系“松绑”。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老年医学科护士陆莉娟说,她曾遇到过一位服下过量安眠药被抢救过来的老人。尽管家里小辈嘘寒问暖,可老人始终心事重重。原来,这名老人此前突发脑梗,行动不便让他情绪低落,觉得自己连累了家人,于是服药自杀。陆莉娟了解之后,时不时借着发药的机会找老人说话,每天变着法子开导他。老人慢慢树立起了康复的信心。出院那天,全家来接他,虽然行走仍不便,但是同入院那天相比仿佛变了一个人。

    这个故事被收录在同济医院日前编写的《怀揣善良爱暖人间》一书中。这本叙事故事集收录的所有故事均为医院一线医务工作者所写的平行病历,充分体现医疗过程中的人文情怀和医务工作者对医学伦理的感悟思考。

    同济医院党委书记许树长说,每个病人背后,都可能有触动心灵的故事,可是医务工作者该如何去了解和倾听?医学伦理如今涵盖的内容越来越多,什么该做或不该做、如何维护患者权益、如何让患者活得更有尊严等,都是医学伦理要考虑的。“当代生命医学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以及在临床上的广泛运用,如器官移植、转基因、辅助生殖等技术,引发社会、伦理和法律争议。此时,对于医学伦理的需求更加急迫。”

    据上海市卫健委党委副书记郑锦表示,上海市医学伦理学会以“医学之善”为核心,以17个基地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使医学伦理科普进校园、进社区、进楼宇。今年,上海推出24家全国文明单位十大率先服务举措倡议,其中之一,就是伦理学会开展的“叙事医学”、“伦理查房”实践探索活动。随着有人文“温度”的医疗服务进一步传播,将产生越来越积极的社会影响。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