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上海新闻 > 改善民生和保护历史风貌并举
  • 改善民生和保护历史风貌并举

    时间:2018-11-17 17:48:22  来源:文汇报  作者:

        在下阶段的旧区和旧住房改造中,上海将重点关注无卫生设施的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以解决实际居住困难为出发点,加大成套改造、拆除重建改造力度,同时有序实施历史风貌和历史建筑保护利用。

        “旧区改造的核心是平衡好旧改地块中居住困难群众改善生活的需求和城市风貌保护、历史文脉延续两者的关系。”市住建委主任黄永平在昨天举行的市政协2018年末委员视察“坚持‘留改拆’并举,深化城市有机更新,进一步改善市民居住条件”专题座谈会上表示。

        为推进老城厢历史风貌保护和改善群众居住难题,今年7月以来,市政协启动重大调研课题“老城厢历史风貌保护与旧区改造对策研究”。

        记者了解到,截至去年底,中心城区尚未启动改造的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约274万平方米、居民15.5万户,主要集中在黄浦、杨浦、虹口、静安四区。卫生设施短缺的老旧住房数量不少,涉及居民约33万户(无卫生设施17.8万户,共用15.2万户),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大部分集中在二级旧里以下房屋范围。在历史风貌和历史建筑保护利用方面,各区将进一步加强保留保护建筑管理,并积极探索保留保护建筑改造试点,强化成片活化的积极保护模式,结合区域实际和居民意愿,因地制宜实施分级分类保护。

        当天,政协委员们还视察了复兴东路404弄房屋修缮内部整体改造和豫园地区的福佑地块。

        全程参与调研课题的政协委员、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教授卢永毅表示,老城厢旧改问题很突出,但老城厢也是上海城市之根、海派文化源头,其文化价值的保护、挖掘尤为重要。“老城厢每一步的旧改进程和保护更新决策,都应从全市高度和长远发展来看。”他同时表示,当下老城厢的保护更新面临着一种新的模式转换,“我们认为是从大规模到小地块,用绣花精神来保护细微之处,这种转变可能会成为更好的城市更新模式。”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主任蔡永洁提出,随着“留改拆”的不断深入,“拆”了之后要怎么办,“如何在拆除后继续传承老城厢的风貌,这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

        交通银行博物馆馆长杨德钧认为,对老城厢的“留改拆”应坚持规划先行。“改造应是长期行为,挖掘、传承老城厢文化,有的要保留形态,有的则保留基因,这是让它能够留存百年的重要抓手。”

        在华东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张桦看来,对历史风貌区的保护不能千篇一律,而应该保有多样性。“最难的是立足于居住生态、商业生态的活化保留,避免留下没有生命的‘假古董’。”(周渊)

        原标题:政协委员热议“留改拆”——

        改善民生和保护历史风貌并举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