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上海新闻 > 保护中医可与保护动物并行不悖
  • 保护中医可与保护动物并行不悖

    时间:2018-11-13 18:12:40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

    名贵动物可入药了。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严格管制犀牛和虎及其制品经营利用活动的通知》,允许将养殖老虎和犀牛的成分用于医疗或医学研究,犀牛角和老虎骨头研磨后的粉状物可在正规医院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认证的医生使用。通知中还提及,犀牛角、虎骨在“特殊情况”下得以被允许使用,“特殊情况”包括科学研究、医药、文化交流。

    专家认为,名贵动物入药有利于中医药继承发扬。不过也有人担心名贵动物本就珍稀,药用可能导致滥用、猎杀,濒危动物生命受到威胁。那么,保护中医与保护动物相悖吗?有否可能从中找到平衡点?

    入药疗效千百年来获认可

    虎骨、犀牛角药用真有效果吗?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药剂科副主任药师史秀峰告诉记者,虎骨在治疗骨折、骨伤,犀牛角在治疗高热惊厥中有非常突出的疗效。诸多古代医籍(包括本草纲目等)都对这两种名贵动物入药疗效有明确记载。同仁堂研制的经典中成药“安宫牛黄丸”曾以犀牛角为原料之一,对治疗高热有独特疗效,广受青睐。

    名贵动物入药于1993年戛然而止。当年,国务院颁发禁令,禁止运输、携带、邮寄犀牛角、虎骨进出国境,同时取消犀牛角、虎骨药用标准,不得再用犀牛角和虎骨制药。有关虎骨的一切贸易活动被叫停,原卫生部在《中国药典》中删除虎骨药用标准,与虎骨有关的所有中药成药全部停产。杭州胡庆余堂药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许麦成回忆,当年一纸禁令下达后,药厂库存的犀牛角既不能违规入药,又因珍稀名贵无法处理,只能继续库存。现在则可将这些资源合理利用起来了。

    虎骨、犀牛角从临床消失这25年来,许多中医学生只在课本里看到名贵动物用药,临床实践从未见识过,医籍中的经典名方成了“传说”。名贵动物无法入药,只能采用替代品。例如,虎骨治疗骨伤最终替换为狗骨、牛骨等,犀牛角则普遍以水牛角替代。“替代品难以达到原来的疗效。中医就是如此神奇,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从这一角度看,虎骨、犀牛角不见了,着实可惜。”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医从业人员说。

    有限度放开应用是准则

    此番国务院新规一出,中医界人士认为是“利好”。面对濒危动物保护的话题,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中医药发展办公室主任张怀琼指出:国务院印发的通知所说的“允许应用”,只是有限度的放开、应用,而非普及应用。

    通知明确,只有从人工繁育的犀牛和老虎(动物园饲养和繁育除外)所获取的犀牛角及自然死亡后获取的虎骨,才能用作科学研究或临床救治,并需在符合条件的医院,由经过国家中医药局确定的处方医师实施。张怀琼认为,虎骨、犀牛角本身名贵、价值较高,“有限应用”即不应是普通疾病或普通用药,只有危急重症领域才能限量、合理应用。

    虎骨、犀牛角的应用,与野生动物保护真的矛盾吗?许麦成认为并不矛盾。首先,这两种药材在25年前一直存在,当年的禁令只是不再使用,原有的这些资源有待充分利用。其次,当前我国关于野生动物资源利用有相应的法律法规要求,需经过行政许可审批,只有来源合法的情况下方能利用,与25年前截然不同。羚羊角、麝香等利用已取行政审批手段加以控制,避免非法滥采滥杀。自然死亡的老虎,其虎骨如不加以利用,也会形成资源浪费;此外,犀牛驯养繁殖技术成熟,取其角入药,并非如人们想象中的制成工艺品那般“整只割下、致其死亡”,犀牛角角化一段时日,需要刮掉表面角化,新的表面角化也会继续生成,“犀牛角定期去除表面角化,就像人类要定期修指甲一般。”

    严格监管确保正当交易

    “这一通知说明中医药对人类健康的贡献得到充分肯定。”张怀琼说,这也要求进一步严格加强规范、监管,谨防滥用甚至滥杀现象出现。例如,虎骨必须应用在危重的骨伤救治,如果强身健体也用虎骨便属滥用。许麦成建议,名贵动物入药“解禁”还应严格规定入药的应用范围,不妨先尝试圈定个别病种、实现限量。

    专家指出,历经这些年来的探索,我国野生保护动物管理趋于完善,为此次新规“落地”奠定了基础。不过,严格的监管、规范的交易,以及详细的可追溯数据系统,须随新规落地及时跟进。史秀峰认为,应用备案、批文等可追溯数据系统,规范管理稀缺药材、名贵药材,可以保障正当合法的交易。在医疗机构内,有毒性的药品管理较为完善成熟,虎骨、犀牛角的可追溯系统不妨从中借鉴。

    许麦成建议,目前犀牛角、虎骨仅局限在经认可的医疗机构内的医生处方药,在探索一段时间后,可否试点限量用于少数急救用的中成药产品(如“安宫牛黄丸”),让资源得到最优化利用,让名贵药材为人类健康做出应有贡献。(解放日报记者 顾泳)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