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上海新闻 > 这位中共创始人的后代为何赴俄罗斯寻找鲜人为知的档案
  • 这位中共创始人的后代为何赴俄罗斯寻找鲜人为知的档案

    时间:2018-01-22 16:56:21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洪俊杰

    原标题:这位中共创始人的后代,为何赴俄罗斯远东地区寻找鲜人为知的档案

    与别人瞻仰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时的心情略有不同,68岁的俞敏多了几分“亲情”:因为在纪念馆一楼,有着俞秀松烈士的画像。

    俞秀松,生于1899年,卒于1939年,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也是中国共青团创始人之一、首任书记。原想教育救国的他,最终选择革命救国,为了追求真理,他曾三赴苏联学习工作,不幸客死异乡,“俞秀松是我的大伯,我是过继给他的。”

    为还原中共建党史,2015年10月中共一大纪念馆组织人员赴俄罗斯远东地区查找、征集档案资料。“对我来说,此行也是在重走先辈的革命道路,感受伟大的信仰力量”。俞敏在留言簿上写到:“信仰,是共产党人的根与魂,要用鲜血与生命铸就。”

    “不去莫斯科,去远东”

    俞敏的办公室挂着一幅地图。“这里是莫斯科,这里是上海”,他的手指在两地间划了条弧线,经过的就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大都通过西伯利亚铁路前往莫斯科,而这块广袤土地是必经之处。

    在远东,来自中国的有志青年会填写表格、履历、递交介绍信等,而俄共(布)与共产国际对华主要工作机构,早期的东方民族部,之后的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也都设在远东伊尔库茨克。“人来人往总会留下痕迹,远东应该有些中共早期资料”,俞敏认为。

    光凭历史判断还不够。2004年,俞敏去远东哈巴罗夫斯克寻找俞秀松工作过的《工人之路》报社旧址,到了2015年5月,他受邀前往海参崴参加纪念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远东大阅兵。“当地档案馆的历史资料保存完整,应该可以从中找到有用线索”,于是俞敏提出建议,不去莫斯科,去远东查档。

    这不是件容易的事,之前没有机构做过尝试。“我们提前半年开始做功课”,同行的中共一大纪念馆陈列研究部副主任张玉菡说,一方面,要整理好相关的人名、地名与事件名,做到有的放矢;另一方面,还要事先了解远东各家档案馆的馆藏,根据这些信息查找需要的档案,然后向对方发邮件预约。

    “在那个救亡图存的年代,许多像俞秀松这样的革命青年途经远东前往莫斯科,他们的事迹至今不为人所知”,俞敏有些激动地说:“我们去远东寻找先辈的足迹,就是要铭记那段历史,感悟革命精神。”

      “收获比预期大”

    时间紧、任务重,这是查档小组所有人的感受。在2015年10月12日到24日的13天时间里,一行6人先后前往远东伊尔库茨克、哈巴罗夫斯克等四地,走访了13家档案馆、博物馆、纪念馆,查阅近百万字的档案资料。

    在远东,档案馆一般上午9点开门,下午4点关门,周末闭馆。为了能用足开放时间,查档人员尽量少喝水少上厕所,中午就在休息室啃个面包,然后回来继续工作。“我去过当地几次,和馆方比较熟悉,主要负责联络沟通”,俞敏说。

    查档是个专业且枯燥的工作,既需要精通俄语,也要熟悉这段历史,还要保持精力集中,能在短时间内快速翻阅案卷,选出所需资料,然后按照馆方的规定,或是复印、或是拍照、或是手抄。同行的李玉贞教授是国内中共创建史、国际共运史方面的专家,80多岁的老人弯着腰埋头一整天翻资料。有次因为太辛苦感到心脏不适,大家赶忙为她叫来救护车。

    俞敏告诉记者,在伊尔库茨克还有“惊喜”。经过多方打听,大家终于找到了位于士兵街第四大街的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旧址,这是一栋黄色的两层建筑,“看到我们一直牵挂的建筑就立在眼前,我们像小孩子那样兴奋。”

    “收获比预期的要大。”这次远东之行不仅填补了中共党史界从未涉足当地的空白,还找到大量曾在上海出版、见证中共早期历史的《上海俄文生活日报》。共产国际派往中国的第一位使者维经斯基,在中国的公开身份就是这张报纸的记者。

    2016年7月1日,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一大纪念馆新改建完成了基本陈列《伟大开端――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陈列》,而那些从远东征集的档案也在其中,静静地告诉观众那段建党伟业。

    对于俞敏来说,他能从这些档案中读到共产党人的初心,就像俞秀松在1920年6月29日日记中写的,“因为大多数人都受苦痛,我暂时不能不牺牲我的快乐,去救大多数受苦痛的人。”

    “不能忘记来时的路”

    在俞敏看来,俞秀松之所以会走上革命道路,很重要的原因是读书时接触到了先进思想。俞秀松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校园内新文化思潮风起云涌,陈望道、夏尊等在此执教,而青年俞秀松也在校内创办《浙江新潮》刊物,旨在呼吁破坏束缚、建设自由社会。

    因此,俞敏很关注青少年群体的党史党情教育工作,目前担任着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副秘书长兼青少年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共青团中央青运史档案馆青少年研究教育中心主任。

    “我们充分利用包括中共一大纪念馆在内的上海红色资源,组织本市青少年开展学党史、知党情、感党恩‘红色印记’主题教育活动”,俞敏说,仅2017年就开展了18场党团史进校园活动,通过讲故事、面对面互动等方式,介绍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建党历史,直接参与学生人数超过1.4万,“我们想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孩子们真切感受到什么是共产党人的信仰。”

    在平时,如果有了空闲时间,俞敏也会去一大会址纪念馆走走,不仅去讨论青少年党史教育工作,也会去瞻仰俞秀松的遗物,包括从1920年到1928年期间俞秀松写给亲朋好友的20多封信,以及俞秀松生前收藏的《美国共产党宣言》,现为国家一级文物。

    “解放后,我的长辈把俞秀松遗物捐给一大纪念馆,而我又参与一大的档案征集及教育下一代工作,这大概就是一种传承。”俞敏在用自己的方式让一大精神代代相传,“因为我们走的再远,也不能忘了来时的路。”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