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上海新闻 > 气温屡破冰点 沪各行业劳动者坚守岗位辛勤付出
  • 气温屡破冰点 沪各行业劳动者坚守岗位辛勤付出

    时间:2018-01-13 16:16:41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戚颖璞 陈玺撼

    1月9日上海进入“三九”。1月10日、11日、12日,上海连发三个霜冻预警,闵行、金山等郊区气温一度达到零下6℃左右。昨天,市中心最低气温零下2.8℃,创入冬以来新低。今天,申城气温持续走低。

    寒冬之下,申城各行各业劳动者坚守岗位,24小时持续不断为城市正常运营默默奉献,如冬日阳光般带来融融暖意。前天和昨天,本报记者分别在24小时中的不同时段实地走访户外工作劳动者。因为他们的坚持和服务,让生活在上海这座城市的人们感受到了严寒中的“城市温度”。

    11日21时30分,0.3℃,人民广场

    离下班一刻钟,扫帚并未停

    夜渐深,人民广场此刻温度只有0.3℃,过客寥寥。循着扫帚簌簌的声音,记者找到了身材瘦小的周娟,虽然穿着单位新发的冬季制服,仍无法掩饰冷风在鼻尖和手上留下的紫红。距离下班只剩一刻钟了,但她手中的扫帚并未停下。“人民广场是上海的窗口,我们人民广场保洁班又是著名班组,可不能丢脸。”周娟说。

    这么冷的天,树叶掉得差不多了,路人也少了,垃圾就少了,做道路保洁会不会轻松些?事实并非如此。口香糖和小广告要用铲子,擦垃圾桶要用百洁布,掏草丛要用钳子,去路面冰雪要用铁锹和铲雪板……数千平方米保洁范围内,只靠扫帚根本不行。即使工具齐备,她每天仍要走上万步,挥动扫帚和弯腰上千次。正是这些看似平凡的重复,保障了上海容貌的整洁。

    令周娟感到高兴的是,行人的素质在不断提高,乱扔垃圾的现象有所减少。

    12日2时,零下2℃,沪闵高架

    橙色城市“夜行侠”大显身手

    零下2℃。正在封闭维护的沪闵高架上,寒风如刀割。当记者问候一名身着橙色工作服的养护工人时,“全副武装”的她只用眼神简单回应,便又迅速投入到工作中。

    沪闵高架8.5公里全线需要日常维护,短短5个小时,100多人要完成防眩板、防噪屏、路面保养和清洁、下水道疏通等多项内容,时间并不充裕。上海城建城市运营集团下属高架养护公司工作人员陈留君表示。受寒潮影响,洒水事项被取消,双向车道中间的防眩板、道路两旁的防噪屏改为人工擦拭。陈留君说,那位“无声”回应记者的工人,从事的是防眩板清洁工作,她需要完成高架路60个号段的任务量,步行1.2公里。而防噪屏高达数米,需数十人分工协作进行擦拭。每当人们沉睡时,都是这群橙色城市“夜行侠”大显身手的好时机。

    12日7时,零下1.9℃,洋山港气象站

    争分夺秒观测确保港区安全

    零下1.9℃,风力6级到7级,部分地区有霜和结冰天气现象。上海海洋气象台洋山港气象站站长沈其艳裹紧羽绒服,走到室外观测场进行常规的设备巡视,由此开始一天的繁忙工作。自1月9日至今,她还没有离开过岗位。

    气象观测员的工作以秒计算。再过1小时,沈其艳就要进行一天中第一次观测结果数据的收集和上报。世界气象组织的所有成员国都遵循同一个观测时间:北京时间8时、14时、20时,三个时间点的观测结果必须在5分钟内上报。观测结果包括风向、风速、气压、气温、湿度等。

    碰到寒潮风大浪高等天气,沈其艳和同事会变得格外忙碌,需要完成每小时一次的加密观测。争分夺秒,主要是为确保洋山港区的建设和安全生产。近海地区的天气和市中心差别不小,天气预报不能完全按照中心气象台的预报结果。沈其艳和同事必须根据当地天气情况及时发布各类预报预警,提供气象专报,确保洋山港和近十家港航单位能够及时获取天气情况。

    今冬的首轮寒潮天气,在沈其艳眼中只是一个“小坎”。海岛风大低温,坚守在此20年的沈其艳早已习惯:“今年1月10日,风力一度达到10级。2017年7级左右大风天气就有60多天呢。”随着技术发展,大多数气象数据可自动化收集,气象观测员的工作环境相比20年前有了很大改观。

    12日9时30分,零下3.8℃,闵行区横沥港南段岸边

    美化河道,锦上添花

    温度降到零下3.8℃,54岁的王林云和其他五位岁数相仿的河道保洁员在草丛里忙得热火朝天。

    三人负责修剪已经光秃秃的美人蕉,两人负责捡拾掉入草丛里的枯枝落叶,堆放到另一人操控的船只上。不到1小时,这条“流水线”就在岸边开出了近百米的通道,经过修剪的美人蕉来年将开得更加烂漫,与经过整治的清洁河水相映成趣。

    一个细节不禁令记者心生疑问:老王只穿了件单薄的工作服,外面披了件夹克,不冷吗?“穿得多干活不方便!”额头上沁着汗珠的老王说,河道养护有其特殊性,在岸上要钻草丛和小树林,把脏东西找出来;在河里要捞漂浮物,甚至下水修剪水生植物,如果穿得太厚,影响发挥。就在上个月,老王还和其他河道养护工穿着皮衣皮裤泡在水里,把河泥上枯萎腐烂的水生植物割掉。

    在干了12年河道保洁的老王看来,去年上海河道的变化真的很大。“两岸的违章建筑拆除后,河里的‘怪东西’少了很多。”老王坦言,以前河里什么都有,尤其是旧沙发、旧床垫这样的“大块头”,泡了水很重,要好几个保洁员齐心协力才能清除。现在,两岸直接往河里扔垃圾的情况相对好转,河面上的保洁工作比以前轻松了不少,大家就有更多精力去养护两岸的绿化,多做一些美化河道、“锦上添花”的事情。

    12日13时,0℃,浦东机场卫星厅项目

    大风考验施工队伍

    浦东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卫星厅项目现场,赵杰荣正在屋面上指挥施工,大面积的三角钢屋盖上,大风正考验着施工队伍的耐心与毅力。由于机场靠海,屋面又有一定高度,工人们需同时承受寒潮的低温与远超地面的风力。只见钢结构之间凝固着厚达5厘米的冰块,纹丝不动。

    上海建工机施集团钢结构项目技术员汤贝贝表示,寒潮为工地施工带来不少挑战。为避免大风将材料吹至空中,工人们便在不施工时,将材料搬离工地,在施工时再搬回去。焊接时,由于钢结构表面温度极低,必须提前加热,才能保持焊接效率。

    寒潮下的干燥天气下,火灾易发。施工现场“全副武装”,安全指数“飙升”:每个动火作业点上都配备了灭火器,每隔60米就能看到消防栓。工人们还自制了简易接火盆悬挂在焊接点上,接住施工时落下的零星火苗。

    寒冷之下不乏温情。施工队根据天气情况调整了作息时间,早晨延后1个半小时,7时30分开始开工,16时30分就结束工作。防风口罩、耳套、手套、冲锋衣、热茶水等防寒物品一应俱全,还有班车接送。下班后,工人们在长廊里,给家人打视频电话。赵杰荣表示,自己也十分思念家人,但是必须从大局考虑,保证整体施工。“这是世界上单体工程最大的卫星厅项目,若在完工后告诉家人,工程里也有我的心血和付出,多么令人自豪!”

    12日18时,1℃,虹口区四川北路1906弄

    方便居民,带水操作

    虹口供水管理所的维修人员高师傅正在紧急处理一起居民的水表开关漏水事故。他将地上的砖块挪开,用双手伸进地下开关附近,换下水表蓝色接口,检查漏水原因后,放出大量污水,瞬时,双手都被冰水淹没。高师傅面不改色,继续作业。从水中提起时,双手已冻得青筋毕露。

    “遇到极寒天气,最麻烦的就是这双手。”高师傅坦言,“因为温度太低,双手失去知觉,大大增加了维修难度。”由于水表接口有相应纹路,如果使用了手套等防护措施,就不能感应到准确位置。他本可以关闭水阀,但考虑到不影响小区居民正常用餐,还是决定带水操作。

    “经历了2016年寒潮,水务集团加强防范,提前做好防寒抗冻准备工作,确保今冬申城供水无忧。”上海城投水务供水公司东汉阳路供水管理所所长姜晨欣表示。寒潮以来,他与工作人员24小时待命,确保居民正常用水。在寒潮到来之前,东汉阳路供水管理所早做准备,提升了水管保温等级。外立管保温层厚度增加到3厘米,在保温棉外层继续加设PVC套管,同时检查破损情况。

    18时45分,高师傅完成了对紧急事故的维修,面对居民感谢的笑容,他表示:“只要用户满意,我们就有成就感。”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