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上海新闻 > 创新创业哪家强?上海7家全国双创示范基地首次同台PK
  • 创新创业哪家强?上海7家全国双创示范基地首次同台PK

    时间:2017-11-15 16:16:08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黄尖尖

    原标题:创新创业哪家强?上海7家全国双创示范基地首次同台PK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同于传统的以技术密集型科技为主导的创新,是一种鼓励人人创新、草根创业的创新活动,让普通人都能拥有将创意变成现实的机会。 


    去年10月的一天,蓝色的彩旗和展板布满杨浦创智天地,在当年的全国双创周活动上,作为首批全国双创示范基地,杨浦和上海交大首次亮相。“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同于传统的以技术密集型科技为主导的创新,是一种鼓励人人创新、草根创业的创新活动,让普通人都能拥有将创意变成现实的机会。

    201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正式系统部署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工作,并确定了包括上海杨浦和上海交大在内的首批28个双创示范基地。2017年6月,伴随着徐汇区、复旦大学、上海科技大学等成为第二批双创示范基地,创新创业在全国遍地开花。

    如今,上海7家全国双创示范基地有区域、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根据各自优势形成不同的定位,服务上海经济的发展。11月14日上午,一场全国双创示范基地(上海市)经验交流会在中国(上海)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举行,7家本市双创示范基地同台交流成果和经验。

      区域示范基地:一个致力城市更新,一个聚焦科技服务

    作为上海中心城区里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区域,杨浦是上海的新旧交错之地。一面是高校和科技园区林立,科创企业集聚,一面是尚存的大量老工业基地土地和老厂房资源。针对这一特点,杨浦提出了以科技创新带动城市更新的思路。

    近年来,杨浦集中打造了一批“老工业转型+新经济集聚”的老厂房改造项目。“长阳创谷”项目,利用中国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留存厂房改造成双创空间,吸引了摩拜单车、智能云科、英语流利说、启迪之星等一大批知名双创企业入驻。创智天地、国定东路、长阳创谷、环上海理工大学四大创业创新街区,更是将创新创业的种子植入社区。

    杨浦长阳创谷

    如今,杨浦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取得初步成效。2017年前三季度,区级财政收入累计完成100.21亿元,同比增长5.3%,在七个中心城区中位居前列。区域内集聚了包括7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在内的科技园区20家,入驻了腾讯众创空间、清华启迪之星、INNOSPACE+等71家各具特色的众创空间。

    另一边,聚焦科技服务和人工智能是徐汇双创建设的关键词。统计数据显示,徐汇区汇聚了150余家各类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占上海全市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总量的六成,数量为上海市各区中最多,其中,20多家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为国家级品牌机构。

    徐汇漕河泾开发区

    在科技服务业中的知识产权领域,徐汇区的服务业已形成了相当的集聚效应。下一步,徐汇将加快知识产权功能平台建设,提升知识产权服务能级;同时拓展科技金融服务方式,助力科技创新主体成长,鼓励和引导企业直接融资、为小微企业度身定制融资平台、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天使投资引导基金,为企业成长打造全链条的生态环境。

    高校基地:建设“前孵化”研发体系,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从一项科研成果,到成功孵化,再到产业化,高校的位置在哪里?这是复旦大学副校长金力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从孵化到产业化,是创业的‘最后一公里’,而高校应该发挥作用的就是在这个被称之为‘前孵化’的阶段。”

    如果说创新产生于研究的过程,那么产业化往往发生在研发阶段,这也是高校过去所忽视的。“高校的研发能力弱、体制支撑差和资源有限,是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难点。”金力指出,而企业对接渠道不足和资本化的意愿弱,也增大了转化的难度。教授是否有能力主导产业化?高校是否有能力主导产业化?这样的问题,摆在了三所高校双创基地面前。

    复旦大学

    建设“前孵化”研发体系,是复旦大学创建双创示范基地的战略定位。在前孵化阶段,复旦依靠建立地方产业研究院、校企联合实验室和新型研究机构三类“前孵化”载体,分别对接地方、企业和国家的科创发展需求,同时形成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共建新型研发与产业化机构的“双基地模式”,弥补了学校、地方各自短板,促进校企互动,目前已在校园周边建立多个双基地园区。

    上海交通大学则构建了完整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政策体系,相继出台与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落实《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职务发明管理办法相关的10份文件,完善设计了知识产权转让、知识产权许可、知识产权作价投资、知识产权自主转化、专利直通车共五种科技成果转化操作模式。截至今年10月31日,上海交大知识产权交易达到117项,交易总额达7604.5万元。

    上海交通大学

    今年8月,在上海交大研制出的陶铝新材料基础上,淮北市政府与交大及安徽、上海两地相关企业共同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建设交大陶铝新材料创新中心。新型复合材料技术落户安徽,将在大学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政产学研”合作模式下助力创新型国家建设与地方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助推“材料轻量化革命”。

    上海科技大学

    具有原始科研创新成果优势的上海科技大学,则进一步开展与国际接轨的双创建设。上科大与牛津大学科技创新公司、美国大学经理人协会、希伯来大学技术转移公司等国际知名技术转移机构在知识产权运营、技术许可评估、产业对接、技术转移专业人才培训等方面开展深入的国际合作,这些合作充分调动了上科大教授的主动性,吸引名校的校友资源和科创成果,扩大产业化市场,增加双创资本,帮助双创基地融入全球双创产业链。目前,上科大参与或主导的上海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用户装置、活细胞结构与功能成像等线站工程、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上海光源二期线站工程等国家科学中心重点建设项目已开工建设,服务于上海的科创中心建设。

    院所与企业示范基地:依靠自身品牌,创新模式向全国推广

    在本市7家全国双创示范基地中,有一家是企业示范基地――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近年来,宝武主动开放共享模式,运用互联网技术形成了以共享中心、创意中心等为核心的众研平台,建立IPD研发协同评价系统以及完善CKM知识共享系统,预计今年可实现研发协同效益1亿元。

    宝武集团

    作为老牌国企,宝武还利用传统企业因产业结构调整而腾换出来的土地和厂房资源,结合城市更新需求,进行园区开发,产城融合,成为创新创业的承载平台。如上海二钢地块将建设成的“互联网+产业园”,上海特钢地块将建设成的吴淞口创业园,武钢将打造智能信息产业园等,都将吸纳集团和社会员工就业创业。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依靠上海微技术工研院、微系统所和新微集团,形成“三位一体”的协同创新体系。其中,微系统所可提供技术、人才资源,构成双创基地的技术研发平台,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是双创基地的中试产品化平台,而新微集团是双创基地建设的资本与运作平台。

    新微创源孵化器,作为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双创基地的服务主体,以物联网与先进传感器产业孵化为特色,目前登记在册各类企业60家,与微系统创新体系相关企业达20家,其中传感器与物联网产业相关企业数占总企业数90%。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建设创新创业要打造完整的创新链、资金链和产业链。”该研究所负责人表示,上海新微科技集团致力于打造从研发、孵化与产业园到资本的创新链,“三位一体”的创新体系正向全国推广,目前已在福州、南通、重庆等地建设研究院,与上海联动发展,带动下一步创新创业的发展。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