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新闻 > 保险信托 > 工银安盛保费降90亿 安盛集团何去何从
  • 工银安盛保费降90亿 安盛集团何去何从

    时间:2018-12-17 08:55:21  来源:  作者:

    随着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加速,外资(合资)保险公司在行业中动作频频。

    然而,作为合资保险公司的“老大”,亦是银行系险企的“领头羊”,工银安盛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工银安盛”),原保险保费收入长年稳居首位,今年却遭遇到保费大降的局面。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工银安盛原保险保费收入为278.4亿元,虽然在外资(合资)保险公司中仍占据首位,但较2017年同期的369.4亿元,下降了90亿元。

    2018年3月,工银安盛曾在上海召开年度工作会议,提出将继续坚持“保险姓保”和规模价值并重的经营理念,保持成立以来的良好发展态势,同时进一步聚焦转变增长方式、优化产品结构和营销模式的提升。

    形势逆转

    2018年是工银安盛以此名称经营的第6年,2012年7月更名之后仅一年时间,公司就稳坐外资(合资)保险行业的“铁王座”。

    数据显示,2013年~2017年的5年时间,工银安盛的发展相当迅速,原保险保费收入分别为102.9亿元、154亿元、235.4亿元、342.7亿元、396.5亿元,其原保险保费在5年间涨了近3倍。

    工银安盛此前曾表述称,2017年其原保险保费收入连续5年来再创新高,未来还将保持成立以来的良好发展态势。但2018年以来的数据显示,预期的态势恐难持续。

    事实上,其原保险保费收入下滑的趋势,自今年“开门红”就显现出苗头,并非是从今年三季度才开始。数据显示,今年1~3月工银安盛原保险保费收入为108.91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62.89亿元同比下降了58.57%。

    就外资(合资)人身险企而言,今年1~10月,外资(合资)人身保险市场原保险保费收入为1707.38亿元,较2017年同期仅上涨2%,而2017年度此项数据较2016年度同比上涨39.29%,增速放缓之势明显。

    而《中国经营报(博客,微博)》记者发现,与工银安盛同为银行系背景的9家保险公司,在今年过半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保费下滑趋势。其中,交银康联人寿保险有限公司1~10月原保险保费收入跌幅最为明显,从2017年同期的128.24亿元大幅下滑至64.84亿元,同比“腰斩”。其余三家有下滑趋势的分别为中银三星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农银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建信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其原保险保费收入分别同比下滑30%、27.34%、11.68%,规模保费也多显示下降。

    工银安盛相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工银安盛在公司成立的前5年,以“规模与价值并重”作为经营策略,并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目前,原有的经营模式已无法满足新形势的需要。因此公司顺应保险行业发展的趋势,主动转变经营策略为“高质量发展”。保费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今年以来,在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和日趋严格的监管要求影响下,各银行系寿险公司都进入了压缩趸交、发展期交业务的转型阶段,趸交保费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教授、保险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表示,“银行系险企保费下滑的原因还由于离柜业务占比较高。由于目前多数业务都是通过手机、电脑办理,导致直接在柜台办理的业务越来越少,整个业态中离柜业务办理量可能高达87%以上,而去银行办理业务的客户处于年龄层偏高人群,因此银行网点呈现空心化,对发展不利。”

    过度依赖银保渠道

    作为由工商银行(601398,股吧)(601398.SH)、安盛中国和中国五矿合资组建成立的合资寿险公司,工银安盛此前的发展非常迅速,得天独厚的银保渠道为其带来了大规模保费。

    其年报数据显示,2013~2017年工银安盛与工商银行进行代理保险业务总规模保费分别为89.5亿元、140.5亿元、206.2亿元、319.31亿元、364.15亿元,而上述各年工银安盛总规模保费分别为107.36亿元、157.02亿元、238.74亿元、346.08亿元、400.58亿元,银行代理业务占比分别达到83.4%、89.5%、86.4%、92.3%、90.9%。

    2018年的年度数据虽尚未公布,但就披露的三季度关联交易数据显示,工银安盛银保渠道总规模保费约为231亿元,占总规模保费的88.17%。占比虽有小幅下滑,但依旧显示对银保渠道较高的依赖度。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指出,“银行系险企在目前发展道路上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没有独立性,未来一旦‘断奶’,就可能出现危机。当前,银行系险企应增加开拓动力,慢慢逐渐脱离‘母体’。唯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独立起来,历练出核心竞争优势。”

    不过借助股东优势也并非是缺点,宋清辉还表示,“银行系险企是银行的‘亲儿子’,一切业务优先,可以把银行手中大量客户资源转化为保险客户。相较于非银行系险企,这是银行系险企最大的优势。”

    工银安盛相关人士指出,未来银行系寿险公司的经营重点将集中在营销模式转型与客户经营能力提升两大领域。通过全面融入母行战略、大力提升自主销售能力等手段,进一步开发集团客户需求,促进高价值保障型产品销售。

    高管、股东接连变动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7年9月,工银安盛总经理离任,该职位空缺近半年。随后,其董事长亦发生更替。从2018年二季度开始,工银安盛的董事长、总经理人选逐渐敲定。

    4月27日,工银安盛官网发出一则通告,自2018年4月11日起,由马健接替孙持平担任公司董事长、执行董事职务。紧接着,6月21日再次发通告称,自2018年6月11日起,吴茜担任公司总裁职务。

    据了解,董事长马健是由大股东工商银行委派,曾任工商银行总行私人银行部党委书记、总经理,负责工行海内外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简历显示,马健1981年10月进入金融系统工作,1984年10月加入工行,就职于多个领域,2012年5月起就职于私人银行部,可谓是工行的“老人”。

    总裁吴茜曾先后担任工行总行财务会计部境外及直属机构财务处处长,总行财务管理中心处长,总行财务部会计部副总经理职务,是由安盛集团委派的人选。

    高层更替虽已完成,但股权变更还在路上。9月21日,中保协挂出一则公告称,工银安盛拟变更股东获得三方股东通过的公告,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五矿”)将其持有的10%股权,转让给旗下的五矿资本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五矿资本控股”)。转让完成之后,工银安盛的股权结构将变更为工商银行、安盛中国、五矿资本控股、中国五矿,持股比例分别为60%、27.5%、10%、2.5%。

    实际上,此次股权变动于2017年11月发出之后就处在等待期。如今已满1年,但该事项还未获得银保监会批准。但相较去年,此事项已获工银安盛三方股东与五矿控股股东大会许可。

    根据中国五矿转让股权的资产评估报告,中国五矿转让10%而非全部12.5%股份的原因,是剩余2.5%为安盛集团拟购买的期权标的,为避免未来2.5%的股权期权存在限制转让的问题,仅交易余下的10%的股权。

    此外,安盛集团已全资收获一张财险牌照,对于工银安盛这张寿险牌照是否也有进一步打算,本报记者将持续关注。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