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北京新闻 > 罗易成:卖掉房子 5年寻访全国各地260余位手艺人
  • 罗易成:卖掉房子 5年寻访全国各地260余位手艺人

    时间:2021-01-22 12:05:47  来源:  作者:

    原标题:卖掉北京的房子,5年寻访全国各地260余位手艺人

    他让古老的手艺变得体面

    5年时间寻访260余位手艺人,曾经的广告人罗易成迄今已完成《中国守艺人一百零八匠》《求同存艺》两本书。近日,其新书《求同存艺》面世。那些久居幕后的手艺人通过罗易成的文字和影像走向公众,罗易成和家庭成员也获得了生命的成长。

    罗易成(右)与东昌府手工制笔传承人孙金龙。

    罗易成与傩戏面具雕刻传承人杨云霞及她的傩戏面具舞表演团队。

    发起“守艺人一百零八匠”计划

    罗易成曾是一位著名的广告人,如果不出所料,他会顺利干到五六十岁直到退休,但2015年,他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改变。

    2015年随着新媒体时代来临,更重要的是有了第二个儿子,罗易成面临事业和家庭的双重困惑。如果说,过去拍一个电视广告要好几个月,做一个海报要构思好几天,但“双微一抖”等新媒体形式的兴起,令罗易成所处的传统广告行业也开始转型,他发现广告“寿命”变得愈发短促,常常是发布一天就寿终正寝。通宵达旦的创意和苦熬,换来的却是“速朽”,这是罗易成无法接受的,身心劳累的他更疑惑:“如何当爸爸,心里没有底。”

    在迷茫的时刻,罗易成没有像很多人一样依着惯性前行,他停了下来,2015年辞去了广告公司的工作。从那以后,他一直在路上,走遍了全国各地。在行走中,罗易成碰到一些手艺人,他说,仿佛回到了儿时街坊邻里中间,久违的亲切感回来了。罗易成更发现自己和这些手艺人命运何其相似。“我从传统广告到互联网转型是个挑战,而他们比我面临的挑战更大。”手艺人面对市场转型变得无所适从,而罗易成想为这些手艺人做点什么。

    罗易成卖掉了在北京的房子,前后投入三四百万元,发起“中国守艺人一百零八匠”计划,至今他已在包括台湾地区在内的全国各地采访了260多位手艺人。

    得到前辈段改芳指引

    “爸爸这几天来太原,是为了准备‘中国守艺人一百零八匠’第二阶段的拍摄、走访计划,把自己构思的想法和一些不明确的内容请教这里的段改芳老师。” 2018年7月,罗易成给他的两个儿子写下这样的文字。

    这已是他第十几次拜访段改芳老师。“让圈里人认可你,第一关很难,但后面就好了。”罗易成最初凭着一股热情无知无畏地闯入传统手艺人的圈子,所幸他遇到了段改芳老师这样德高望重的前辈,让他顺利通过“第一关”,不仅得到段改芳专业的指引,还通过她的牵线找到相应的手艺人。段改芳今年80岁,她与韩美林、冯骥才相熟,一辈子都在搜集和研究民间手艺,过去五十多年里,她把山西一百余个县及众多乡村都走遍了,她和许多手艺人都有三代人的交情。当年条件艰苦,段改芳完全靠纸和笔,一个字一个字地记录,一个图样一个图样地描绘。她曾费了很多心血买回河南淮阳的泥泥狗,家里堆不下,她就把一些文字资料和这些泥泥狗放进地下室,一天一个小偷钻进地下室,发现没什么可偷的,一怒之下放了火。

    “我很欣赏段改芳老师那种人生状态,心里面有很多未知东西,要去整理,这样会活得有期待感。”十几次接触下来,段改芳成了罗易成的精神动力和榜样。

    5年来,罗易成寻访过闫民老师。闫民以前在兵工厂上班,其祖父曾为义和团打过兵器。后来闫民辞掉兵工厂的工作,把精力放在研磨冷兵器上,这一放就是三十年。他卖掉了一套房子,花三十几万买磨石。他甚至可以花二十年时间只为修复好一把民国时期的刘云锋佩剑,至今这把佩剑他仍收藏着,谁也不卖。

    罗易成还寻访到擀毡手艺人王玉成。擀毡这项工艺已有上千年历史,是王玉成祖孙三辈的谋生技艺。随着社会的发展,毛毡也开始退出人们的生活,但王玉成过得很开心满足,一门心思想把自己擀毡的手艺传承下去。

    甘当手艺人和社会之间的桥梁

    “我过去出书是想告诉别人,原来还有这样厉害的手艺人,而这些人我都能找到。”罗易成说,因此他最初寻找到的都是那些年长的手艺人。但后来他的思考路径发生了转向,他认为,古老的手艺行当更需要充满生机。

    罗易成寻访了楚式漆艺传承人郝冠雄、“泥人刘”第四代传人刘嘉豪等年轻手艺人。罗易成说,郝冠雄在台湾学艺的过程中,每天刷漆、打磨的就是一个红碗,从胎体制作到最终完成一共74道工序,这意味着做一只碗至少需要74天。看似简单的单色漆碗,需要三个月的工期预算。郝冠雄曾经浮躁过,他一度想快些学犀皮、描金技法,但他的老师、台湾漆艺大师王天胤告诉他,扎扎实实学基础。

    不仅寻访年轻手艺人,罗易成还通过各种形式开始了传统手艺的推广之路。他曾经为民间手艺人办过个展,尽管赔了个干净。他还与高端房地产项目合作,让传统手工艺品成为客户的伴手礼,他还与一些企业合作,期待让包括郝冠雄的漆艺在内的手工艺品出现在更多广告中。他说自己是手艺人和社会之间的一座桥梁。

    罗易成一再说,他所做的一切,不希望以卖惨或者落魄的方式呈现手艺人的生存现状。他更希望以体面的方式进行呈现,所以他的第二本书新书发布会选择在了高大上的环境,“我把发布会的现场图片链接发给台湾手艺人看,他们说这个事情做得挺体面的。”

    对于传统手工艺,罗易成有一个认识,“我们没必要放大守艺的价值,我并不推崇民艺以产业的方式复兴,它就应该小众而独特地发展。就像我们的饮食里需要盐,但也不能因为盐很重要就毫无节制。”

    带着俩儿子一起寻访手艺人

    “我一直相信,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童年的回应。”罗易成说。

    罗易成儿时在湖南衡山脚下长大,从他家四处望去都是山。那个时候,家里用的锄头、耙头、箩筐以及淘米用具,都是村里的木匠、铁匠、篾匠手工做的,在童年罗易成的眼中,包括父亲在内,当地的成年男子大部分都是动手能力很强的半个手艺人。他现在在长沙家里放的竹摇篮,他父亲出生的时候就睡过,70年过去了,到现在依然保存完好。

    带着儿子一起出行,一起寻访手艺人,罗易成做出了这样的决定。他的孩子更自带古风,随身带着笔墨纸,“我会鼓励他们去写毛笔字,用最传统的桑皮纸、枸皮纸、麻纸等手工抄的纸。因为你能感受到墨色在纸上意想不到的晕染变化。”

    罗易成的两个儿子,9岁的大儿子罗阅章和6岁的小儿子罗问章,他们至今已走过了30个省、市、自治区,寻访手艺人,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得以迸发。罗易成带着两个儿子来到河南安阳殷墟遗址旁的中国文字博物馆,他指着馆内展出的龟甲和兽骨把甲骨文的故事讲给他们听,告诉他们这是我们祖先创造的文字,大儿子阅章回应说:“爸爸,我们祖先能创造文字,我也能创造文字。”结果他当晚在酒店掏出笔墨纸即兴创作,这种有字天书他已写了2000幅了。

    “传统手艺对待自然、对待人、对待世界,是善意的,能传递人和人的情感。”罗易成希望,他的孩子还有更多的孩子以及更多的人,都能感受到这份情感。

    原标题:卖掉北京的房子,5年寻访全国各地260余位手艺人

    他让古老的手艺变得体面

    5年时间寻访260余位手艺人,曾经的广告人罗易成迄今已完成《中国守艺人一百零八匠》《求同存艺》两本书。近日,其新书《求同存艺》面世。那些久居幕后的手艺人通过罗易成的文字和影像走向公众,罗易成和家庭成员也获得了生命的成长。

    罗易成(右)与东昌府手工制笔传承人孙金龙。

    罗易成与傩戏面具雕刻传承人杨云霞及她的傩戏面具舞表演团队。

    发起“守艺人一百零八匠”计划

    罗易成曾是一位著名的广告人,如果不出所料,他会顺利干到五六十岁直到退休,但2015年,他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改变。

    2015年随着新媒体时代来临,更重要的是有了第二个儿子,罗易成面临事业和家庭的双重困惑。如果说,过去拍一个电视广告要好几个月,做一个海报要构思好几天,但“双微一抖”等新媒体形式的兴起,令罗易成所处的传统广告行业也开始转型,他发现广告“寿命”变得愈发短促,常常是发布一天就寿终正寝。通宵达旦的创意和苦熬,换来的却是“速朽”,这是罗易成无法接受的,身心劳累的他更疑惑:“如何当爸爸,心里没有底。”

    在迷茫的时刻,罗易成没有像很多人一样依着惯性前行,他停了下来,2015年辞去了广告公司的工作。从那以后,他一直在路上,走遍了全国各地。在行走中,罗易成碰到一些手艺人,他说,仿佛回到了儿时街坊邻里中间,久违的亲切感回来了。罗易成更发现自己和这些手艺人命运何其相似。“我从传统广告到互联网转型是个挑战,而他们比我面临的挑战更大。”手艺人面对市场转型变得无所适从,而罗易成想为这些手艺人做点什么。

    罗易成卖掉了在北京的房子,前后投入三四百万元,发起“中国守艺人一百零八匠”计划,至今他已在包括台湾地区在内的全国各地采访了260多位手艺人。

    得到前辈段改芳指引

    “爸爸这几天来太原,是为了准备‘中国守艺人一百零八匠’第二阶段的拍摄、走访计划,把自己构思的想法和一些不明确的内容请教这里的段改芳老师。” 2018年7月,罗易成给他的两个儿子写下这样的文字。

    这已是他第十几次拜访段改芳老师。“让圈里人认可你,第一关很难,但后面就好了。”罗易成最初凭着一股热情无知无畏地闯入传统手艺人的圈子,所幸他遇到了段改芳老师这样德高望重的前辈,让他顺利通过“第一关”,不仅得到段改芳专业的指引,还通过她的牵线找到相应的手艺人。段改芳今年80岁,她与韩美林、冯骥才相熟,一辈子都在搜集和研究民间手艺,过去五十多年里,她把山西一百余个县及众多乡村都走遍了,她和许多手艺人都有三代人的交情。当年条件艰苦,段改芳完全靠纸和笔,一个字一个字地记录,一个图样一个图样地描绘。她曾费了很多心血买回河南淮阳的泥泥狗,家里堆不下,她就把一些文字资料和这些泥泥狗放进地下室,一天一个小偷钻进地下室,发现没什么可偷的,一怒之下放了火。

    “我很欣赏段改芳老师那种人生状态,心里面有很多未知东西,要去整理,这样会活得有期待感。”十几次接触下来,段改芳成了罗易成的精神动力和榜样。

    5年来,罗易成寻访过闫民老师。闫民以前在兵工厂上班,其祖父曾为义和团打过兵器。后来闫民辞掉兵工厂的工作,把精力放在研磨冷兵器上,这一放就是三十年。他卖掉了一套房子,花三十几万买磨石。他甚至可以花二十年时间只为修复好一把民国时期的刘云锋佩剑,至今这把佩剑他仍收藏着,谁也不卖。

    罗易成还寻访到擀毡手艺人王玉成。擀毡这项工艺已有上千年历史,是王玉成祖孙三辈的谋生技艺。随着社会的发展,毛毡也开始退出人们的生活,但王玉成过得很开心满足,一门心思想把自己擀毡的手艺传承下去。

    甘当手艺人和社会之间的桥梁

    “我过去出书是想告诉别人,原来还有这样厉害的手艺人,而这些人我都能找到。”罗易成说,因此他最初寻找到的都是那些年长的手艺人。但后来他的思考路径发生了转向,他认为,古老的手艺行当更需要充满生机。

    罗易成寻访了楚式漆艺传承人郝冠雄、“泥人刘”第四代传人刘嘉豪等年轻手艺人。罗易成说,郝冠雄在台湾学艺的过程中,每天刷漆、打磨的就是一个红碗,从胎体制作到最终完成一共74道工序,这意味着做一只碗至少需要74天。看似简单的单色漆碗,需要三个月的工期预算。郝冠雄曾经浮躁过,他一度想快些学犀皮、描金技法,但他的老师、台湾漆艺大师王天胤告诉他,扎扎实实学基础。

    不仅寻访年轻手艺人,罗易成还通过各种形式开始了传统手艺的推广之路。他曾经为民间手艺人办过个展,尽管赔了个干净。他还与高端房地产项目合作,让传统手工艺品成为客户的伴手礼,他还与一些企业合作,期待让包括郝冠雄的漆艺在内的手工艺品出现在更多广告中。他说自己是手艺人和社会之间的一座桥梁。

    罗易成一再说,他所做的一切,不希望以卖惨或者落魄的方式呈现手艺人的生存现状。他更希望以体面的方式进行呈现,所以他的第二本书新书发布会选择在了高大上的环境,“我把发布会的现场图片链接发给台湾手艺人看,他们说这个事情做得挺体面的。”

    对于传统手工艺,罗易成有一个认识,“我们没必要放大守艺的价值,我并不推崇民艺以产业的方式复兴,它就应该小众而独特地发展。就像我们的饮食里需要盐,但也不能因为盐很重要就毫无节制。”

    带着俩儿子一起寻访手艺人

    “我一直相信,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童年的回应。”罗易成说。

    罗易成儿时在湖南衡山脚下长大,从他家四处望去都是山。那个时候,家里用的锄头、耙头、箩筐以及淘米用具,都是村里的木匠、铁匠、篾匠手工做的,在童年罗易成的眼中,包括父亲在内,当地的成年男子大部分都是动手能力很强的半个手艺人。他现在在长沙家里放的竹摇篮,他父亲出生的时候就睡过,70年过去了,到现在依然保存完好。

    带着儿子一起出行,一起寻访手艺人,罗易成做出了这样的决定。他的孩子更自带古风,随身带着笔墨纸,“我会鼓励他们去写毛笔字,用最传统的桑皮纸、枸皮纸、麻纸等手工抄的纸。因为你能感受到墨色在纸上意想不到的晕染变化。”

    罗易成的两个儿子,9岁的大儿子罗阅章和6岁的小儿子罗问章,他们至今已走过了30个省、市、自治区,寻访手艺人,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得以迸发。罗易成带着两个儿子来到河南安阳殷墟遗址旁的中国文字博物馆,他指着馆内展出的龟甲和兽骨把甲骨文的故事讲给他们听,告诉他们这是我们祖先创造的文字,大儿子阅章回应说:“爸爸,我们祖先能创造文字,我也能创造文字。”结果他当晚在酒店掏出笔墨纸即兴创作,这种有字天书他已写了2000幅了。

    “传统手艺对待自然、对待人、对待世界,是善意的,能传递人和人的情感。”罗易成希望,他的孩子还有更多的孩子以及更多的人,都能感受到这份情感。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